「考城隍」是《聊齋誌異》的第一篇故事,字數並不多,卻是首篇。到底考城隍考甚麼?
宋燾公亡後赴考城隍,表現了陰陽之間的考驗。我們在宋燾公的「燾」字上也發現作者的許多巧思。「燾」字,下面四點「灬」是「火」字,所以「燾」字是「火」字與「壽」字所組成,壽是在人是間的生命,以「火」燒盡的生命盡頭後的真相是甚麼?對一生的道德評價後要走的路,那就是考城隍所要體現的價值。
這個道德評價用紙筆測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題目考宋燾公的道德觀,宋燾公認為「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所以善行必須是「無心為善」發自內心沒有任何外在代價的。這個道德評價也考驗宋燾公的行為,所以主考官對宋燾公說:「河南現在缺一位城隍,你可以立即就任。」宋燾公並未因此而欣喜,他立刻想到他年邁的母親。因為他的「仁孝」是「無心為善」,發自內心沒有任何外在代價的。縱然在外在代價前,他仍然展現他「仁孝」之心,並非「有心為善」以求回報,言行一致的表現就是他這生真實的道德水準。
人生在世時有各種外在的東西,所以「有花有酒春常在。」死後萬般帶不走,面對考驗時,只有憑藉這種道德修養,才可以在無任何外在事物的環境下「無燭無燈夜自明」。
「考城隍」考甚麼?不就是考人生、考這一生真實的道德修養,並且告訴世人「陽間過陰間一人非二人;有心修無心善行終有報」。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考城隍」為何是《聊齋誌異》的首篇了,因為無論任何生命都是「善惡有報」,所以必須修養道德為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