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內蒙古包商銀行被接管驚動金融圈後,有官媒引述消息稱,中國大陸再有部份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問題,憂慮引發擠提危機,但相關報道迅速遭官方刪除,並被迫道歉。這反映出中國目前潛在金融風險的暗流洶湧。 

《證券時報》旗下的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登出道歉公告。此舉反而令當局的動向欲蓋彌彰。(網頁截圖)
《證券時報》旗下的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登出道歉公告。此舉反而令當局的動向欲蓋彌彰。(網頁截圖)

《證券時報》旗下的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5月29日引述金融監管人士消息稱,部份農村及城市商業銀行,因面臨嚴重的信用風險,處於技術性破產的邊緣。這類金融機構要按照市場化原則清退。(註:技術性破產是指企業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而導致的破產。) 

根據《央行金融穩定報告(2018)》,2018年一季度,中共央行完成了對超過4,000家金融機構的首次央行金融機構評級,其中,評分結果在8級至10級的高風險金融機構達420家。 

但這條消息在大陸各大網頁上被迅速刪除,據稱報社遭遇壓力。 

5月30日,「券商中國」公開道歉,稱所推送<央行放大招,問題金融機構處置動真格!出資100億成立存款保險基金公司…>稿件中「有關監管部門人士對城商行、農商行信用風險狀況的表述內容不實」。

包商銀行被接管 或引新一輪倒閉潮

5月24日,曾被中共監管層評定為中國首批風險最小七家城商行之一的包商銀行突然被中共央行和銀保監會接管。在業界,「接管」只是「破產」的代名詞。外界並分析接下來可能引發一輪小銀行倒閉潮。 

中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中共兩會期間曾預警,「金融機構不能只生不死,要有正常的淘汰,銀保監會正在研究高風險金融機構退出市場的問題,如果達到標準,高風險金融機構就可以退出市場。」 

自由亞洲電台則引述一份被指來自企業的內部郵件顯示,目前央行已有一份疑似被託管的銀行名單,但目前名單仍未曝光。大陸一家銀行的高管證實,確有其它銀行已被託管,她承認其工作的銀行狀態不佳,兩年無年報,自己也即將離職。 

另有銀行業李女士指,名單中至少已有兩家確定出事,她聽到消息,有一些銀行面臨危機。她同時也轉述一家銀行管理層的消息,稱監管部門正在嚴查消息的來源。

中小銀行老毛病 因經濟下行而凸顯

被接管的包商銀行只是中國大陸銀行問題的一個縮影。

長期以來,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混亂、違規放貸、資產負債倒掛及資產質量惡化,是不少中小銀行發展的通病。在經濟下行的時候,風險就會暴露出來。 

商界人士文麗對自由亞洲指出,農商行和城商行多是原信用社系統,人員和營運一直有問題。但過去經濟上行所帶來的資金流量掩蓋了問題,但隨著經濟下行,所有的問題都會爆發。

有自媒體表示,「城商行和農商行由於業務的地域性很強,和地區的經濟密切相關,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部份經濟不太好的地區的城商行和農商行隨時有破產的風險。同時,由於這些銀行大股東要麼是地方政府,要麼是一些民營企業,長期以來,普遍治理結構和風險控制都比較弱,很多銀行都成為了地方政府或者民營企業的提款機。」

不良貸款「隱身」 被偽裝為「關注類貸款」

《金融時報》報道,多年來,中國中小銀行常通過把不良貸款列為「關注類貸款」將其掩蓋,關注類貸款是已逾期、但尚未被視為不良貸款的貸款。 但在2018年,中共監管機構迫使銀行承認原本被偽裝為「關注類貸款」的壞賬,這導致去年不良貸款處置和核銷規模達到1.75萬億元人民幣(合2,580億美元),為20年來最高。一些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超過40%。 

對於被發現掩蓋不良貸款的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監管機構正加大罰款力度。

過去一個月,至少有5家大型金融機構被罰款,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天津農商銀行和盛京銀行被處以罰款,目的是威嚇其它金融機構。 

《金融時報》表示,這顯示中共當局對於中小銀行壞賬問題可能失控的擔憂日益加劇,中共最高領導層擔心,這一問題的發展趨勢可能造成金融和社會不穩定。 

外界仍對去年11月份的四川自貢銀行的擠兌事件記憶猶新。

當時,一條「自貢銀行三大股東捲款」的消息很快在四川省自貢市引發恐慌,大批儲戶湧到銀行的十多間分行提款,發生擠兌。當局緊急「闢謠」抓人。

高風險金融機構 單靠「關門」難「大吉」

「券商中國」的報道也提到,金融機構經營不善而退市會牽涉到普通金融消費者、債權人、債務人、投資者等多方糾紛,而金融市場的輿論效應對市場情緒的感染和風險的傳遞會起到連鎖反應,加劇高風險金融機構處置的複雜性。因此,對於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處置不可能是簡單的「關門大吉」。 

對於新一輪中小銀行的金融風險,路透社表示,可以預見的是,高風險金融機構的兼併重組甚至破產退出,在複雜嚴峻的經濟金融形勢下已然無法繼續「紙上談兵」,包商銀行已令存款保險制度在「實操演練」上踏出第一步。 

文麗指,政府會以20年前處理四大國有銀行壞賬之法,處理此次金融風險,把壞賬轉嫁到全民頭上。 

經濟學者程先生則對自由亞洲表示,當局善後的方式,依然只有注資這個辦法。他還認為,包括貿易戰在內,如果打到一定程度,官方依然會靠財政補貼不惜代價地出口換取外匯。他認為,像以前餓死幾千萬人一樣,官方不會在乎通脹給民眾帶來的傷害。◇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