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國務院辦公廳3月19日下發通知,副總理胡春華不再擔任防汛抗旱總指揮,此前的副總指揮、國務委員王勇接任了該職位。胡春華在就任不過9個月後突然被削去總指揮職務,引發猜測。

去年6月,總指揮是胡春華。副總指揮有5人,分別是王勇、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應急管理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黃明、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馬宜明和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主任高雨。

調整後,副總指揮分別由黃明、鄂竟平、馬宜明、國務院副秘書長孟揚新4人擔任。黃明列第一副總指揮。

中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按慣例,一般由分管農業、水利的副總理擔任,姜春雲、溫家寶、回良玉、汪洋先後擔任該職時,都是這種情況。近30年來,2至5人的副總指揮名單中,水利部部長、國務院副秘書長也已成常規配置。

2018年3月,中共機構改革令這一格局出現了變化。根據多維網獲得的高層分工,副總理胡春華分管人社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扶貧辦、氣象局等。

而續任國務委員的王勇分管民政部、應急管理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王勇在上一屆班子中分管應急救災、安全生產、國資委。

「習沒給胡春華留面子」

旅美時評人鄭浩昌對本報分析,因為機構改革,安監總局升格為應急管理部,再加一個新組建的市場監管總局,王勇的權力有相當增長。

但這也帶來一個新問題,在中共新的組織構架裏,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公安部的消防等,乃至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的職能都整合進了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這令應急管理部在防汛抗旱中的地位大漲,超越了傳統的水利部,成為新的「老大」。這就是為何防汛抗旱副總指揮中,首次出現副國級官員(王勇)名字的原因。

鄭浩昌表示,儘管如此,胡春華、王勇分任防汛抗旱一、二把手並不影響實際運作,胡春華依然可以掛著總指揮的名頭,而讓王勇去具體辦事,這就像非公安出身的公安部部長也能掌控公安部一樣,具體業務是由常務副部長把控的。

他認為,習近平最終決定,讓實際辦事的王勇也掛上一把手頭銜,而沒有給胡春華留面子,這充分說明了胡春華在習的眼中的實際份量。

胡春華仕途走勢跌

現年56歲的胡春華與孫政才在中共十八大上升任政治局委員,他倆一直被外界視為中共下一代「接班人」,但十九大前夕風雲突變,有望躋身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孫政才意外落馬。

有報道稱,習近平突然拿下由江澤民派系培植起來的孫政才,等於是斷了江的「後路」。

作為團派代表人物、與孫政才同年的胡春華此後仕途走勢大跌,十九大上未能躋身政治局常委,雖保留了政治局委員並出任副總理,但權力與前任汪洋相比明顯縮水。

汪洋任副總理時,除擔任防汛抗旱總指揮外,還擔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的中方牽頭人;但現在防汛抗旱總指揮被王勇取代,中美經濟對話的中方牽頭人從中共十九大後一直由副總理劉鶴擔任。◇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