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還沒落幕,卻已經分出勝負。

7月6日,美中雙方相互祭出34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進口關稅,象徵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雙方交火迄今已逾100天。

目前美國累計已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而中方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規模則達1100億美元。

儘管貿易戰尚未結束,但目前至少已有六大警訊,投射出中共的敗像與危機。

警訊一:經濟前景悲觀 中共面臨巨大壓力

今年初,中共向全國強力灌輸《厲害了,我的國》,自詡泱泱大國,並稱中國經濟前景良好,是「穩中求進」。

但就在貿易戰開打後,一切變了樣。

7月底,政治局會議改口稱經濟展望是「穩中有變」,並強調要「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眾所周知,中共的官場話語要倒過來解讀,中共中央喊出要「六穩」,就意味著這六項領域統統不穩。

8月底,中共發改委用12個字來說明經濟走勢:「穩中有變,風險增多,難度加大」,反映出當局進一步感受到經濟下滑壓力,對前景感到悲觀。

9月底,官方突然下令「管控」媒體的六項經濟報道選題,包括:

1. 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經濟面臨較為明顯的下行壓力。

2.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已成隱患。

3. 中美經貿摩擦影響逐漸顯現。

4. 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5. 滯脹預期升溫。

6. 借社會熱點事件渲染民眾生活艱難。

連續三個月,中共官方的言詞態度變化與管制媒體的舉措,足以反映當局明顯感受到越來越強大的經濟壓力與危機感,從而開始收緊言論、壟斷資訊,企圖阻止民眾與外界了解到中國經濟的真實走勢。

至此,不難預見,接下來官方發布的各項經濟數據與消息,都很可能會被當局「摻水」、「美化」,以迎合當局的維穩及宣傳需求,其可信度與參考價值將大大降低。

特別是10月7日,中共央行宣佈10月15日起,降低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對市場實際釋出7500億人民幣流動性。但沒想到,原本是刺激經濟的利好消息,竟在隔天引發中國股匯市猛烈暴跌。

這已足以反映出,大盤投資者早已掌握中國經濟展望不佳,市場瀰漫悲觀情緒,而當官方出手刺激經濟,更加應證經濟壓力的嚴峻,促使國內外投資者紛紛收手,撤離股市。

警訊二:資金外逃避險 企業持續撤離中國

資金不只撤離股市,也撤離了實體經濟。

從今年4月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超過10%;而根據官方統計,中國八、九月的外匯儲備已經連續兩個月減少,降至3萬870億美元,顯示資金仍持續流出海外,以躲避資產貶值風險。

民間資金撤離,實體經濟投資自然減少。加上國內工資上漲、貿易戰持續發酵,導致許多外企、台企、國內民企相繼撤離中國,前往東南亞、印度、東歐或北美地區,抑或移轉國內產能到海外,甚至裁員或關閉。

iPhone代工大廠富士康不但已在北美投資設廠,並準備在印度擴大投資;其它五家對中國出口貿易貢獻甚大的科技台企,包括仁寶、英業達、和碩、廣達與緯創,也紛紛將生產線陸續搬出中國。

此外,中國的經商環境也日趨嚴峻,包括中共要求民企設立黨組織、並擴大黨支部的發言權與影響力,讓許多外企擔憂中共要用政治力量干預企業經營;而環保標準驟然提高,地方官員稽查不斷,令企業不堪其擾。

更重要的是,自2019年1月1日起,「五險一金」不再由企業申報,改由稅務局依照員工實際收入來主動徵收,導致企業負擔激增,平均每一名員工的年度僱用成本將提高一萬多元人民幣,大幅侵蝕企業獲利。

許多企業私下坦言,這項政策的威脅「比貿易戰還嚴重」,促使他們加速腳步,撤出中國。企業相繼撤出中國,不但進一步重挫實體經濟發展,還會在各地帶來失業危機、消費萎縮以及減少地方政府財稅收入。

警訊三:各級政府財政緊張 廣泛「割韭菜」

貿易戰導致資金不斷外逃,使得原已嚴重的地方政府債務更為雪上加霜。根據標普(Standard & Poor's)公佈,中國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將近6萬億美元,而政府整體債務金額已經佔據中國GDP的60%。

因此,缺錢的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想方設法「割韭菜」,從民間企業或十多億百姓身上收割糧草、搾取金錢。

除了上述「五險一金」改由稅務局徵收外,包括官方準備推出房地產稅來「一房四吃」、官方對范冰冰開鍘並將藝人所得稅大幅提高到42%,以及其它地方政府巧立名目推出的各種稅費等,都足以反映中共各級政府資金短缺,急忙對人民「割韭菜」以自保。

警訊四:高喊自力更生 悄悄推行社會主義吞併

北京當局日前喊出「自力更生」,被認為是中共再次陷入國際孤立危機,但與此同時,中共官方早已悄悄推行各項「黨國化」的社會主義吞併戰略,對民間企業下手。

例如當局大力推動國企「混改」,目的是讓民企資金入股支撐國企,或者由國有資本入主民企。根據統計,今年內至少有24家A股上市公司,股權已從民營轉為國營。

這股「國進民退」的反市場化潮流,引發海內外矚目。特別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一宣佈退休,旗下金母雞「支付寶」立即被中國銀聯收編,更讓各界議論紛紛。

另外,各地還陸續出現中共黨組織或工會力量,以進入民間企業發展黨組織或工會之名,擴大對民企的影響力,或許準備未來伺機收編。

警訊五:美國籌組國際貿易聯盟 圍堵封鎖中共

放眼國內,中共面臨經濟危機;展望國際,中共已遭封鎖孤立。

由於中共堅持不願放棄長年以來的不公平貿易競爭以及竊取知識產權、強迫技術轉移的不公平經濟策略,美國在國際上展開合縱連橫行動,組建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貿易聯盟,將中共圍堵封鎖。

目前美國不僅已與加拿大、墨西哥達成《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並與南韓簽訂了修訂版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而美國與歐盟的《零關稅貿易協定》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議細節;美國與日本、印度的貿易協定也已經展開談判。

最關鍵的是,美方特別設置了「毒丸條款」(poison bill provision),一旦貿易夥伴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共)簽訂貿易協定,美方將有權退出。美國的此舉無疑是要聯合世界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共同封鎖、對抗中共的虛假自由經濟。

警訊六:中共軍事挑釁升溫 凸顯貿易敗戰

中共在貿易戰上處處挨打、節節敗退,如今卻試圖在軍事上加大挑釁,討回顏面。

9月30日,美國驅逐艦迪卡特號(USS Decatur)在南海遭到中共軍艦追逐挑釁,雙方一度距離僅41米,美艦緊急閃避,未釀成衝突。

9月27日,北京領導人登上直-10武裝直升機,強調「全面加強練兵備戰、加快提升打贏能力」,被外界解讀是在釋放強硬訊號。

然而,美方也隨即強勢回應,美國副總統彭斯在10月4日的歷史性演講中譴責中共軍事挑釁,強調「我們不會受到恫嚇,我們不會退卻」;稍後也隨即傳出,美軍將於11月在南海與台灣海峽舉行軍事演習,時間長達一週。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軍方近期也動作頻頻,密集舉行軍事演習;隸屬美國海軍的科學研究船湯瑪斯號(Thomas G. Thompson),亦在16日停靠中華民國海軍重鎮高雄港。

美、中、台三方一連串軍事相關舉措,不免引發各界揣測聯想。

然而,不論美、中、台三方是否可能出現軍事摩擦,以上六大警訊,已充份顯露中共的貿易戰敗像,預示了中共即將遭遇的複雜經濟危機。

誠然,我們不能排除,向來草菅人命的中共政權可能盤算通過一場對外軍事衝突,轉移國內對貿易敗戰的批評與經濟危機,以維護自身政權穩定——但或許美方也對此有所綢繆,故而準備移師台海,防範未然。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