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於2014年推行「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協助非華語學生過渡至主流中文課程。有團體發表研究報告,指架構欠清晰和教學目標欠具體,提出改善非華語學生學習建議。

香港融樂會公佈《香港少數族裔學生的中文學與教–全面評鑑2006-2016》報告,研究指現時的教學問題,包括課程指引方面未有清晰列明階段性學習目標、未能協助教師制訂有效學習策略,照顧不同教育背景少數族裔學生的學習差異,缺乏師資培訓。融樂會總幹事張鳳美建議,局方應訂立長遠的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育政策,設立專責委員會研究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策略,對非華語學生中文學習進行追蹤研究。

前線教師鄺老師表示,教育局沒有具體課程指引和教學目標,學校在缺乏局方規劃下,難以善用資源。前線老師在沒有方向和教學資源下,自訂教學策略有困難。他又指教育局限定資助只能用於中文科,但其它使用中文教學的科目亦需要支援,建議教育局允許將資助擴展至其它科目。

已完成中六的少數族裔學生Huma表示,她的學校安排學生用4年學習GCSE中文課程,但她認為GCSE題目很淺,小一學生都可以答到。建議學校應有彈性安排,允許學生只需用2至3年準備GCSE,其餘時間可用來準備程度較高的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GCE A Level)。◇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