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季節性流感發作正值高峰。國內各大醫院人滿為患,特別是兒科門診前抱著孩子的家長排起了長隊,醫生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同時,大量的社區醫院卻不能接診發熱病人。有媒體質問:5億「家庭醫生」去哪了?
據財新網1月7日報道,今年冬天,全國多地流感患者明顯增加,不少地區流感就診人數高於往年,多地三甲醫院發熱門診和兒科門診爆棚。作為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的「家庭醫生」卻未能進行多發病、常見病診療,沒有起到診療分流作用。
上海市金山區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負責人對財新網表示,不是他們不想給孩子們看流感,「是不能看」。該負責人稱,「薩斯(沙士,SARS)之後,再簡單的感冒,只要有發燒,一律被攔在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面。」
根據現有規定,一些常見感冒發燒的診療卻不在大批基層醫療機構的職能範圍。報道說,不能看流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基層醫院在遇到發熱38度以上的病人時,必須轉診至有發熱門診的二三級醫院;二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多不設有兒科,無法為兒童提供診療服務。
北京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表示,在患者發熱達到37.3度時他們就不再接收,因為發熱可能與傳染病有關。
這一規定於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後建立。至今,絕大多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仍沒有設「發熱門診」。2003年北京市衛生局的一則調查顯示,北京共有63家醫療機構設有發熱門診。當時的431家一級醫院中,僅兩家設有發熱門診。
報道稱,根據現有條件,即便放開,基層醫療機構也會缺乏設立發熱門診的動力。上述調查顯示,越是基層的醫院,虧損越嚴重。
發熱門診的限制導致大量流感甚至普通感冒患者不得不湧入大醫院。同時,發熱門診的高達標投入也被認為「造成成本閒置」。2003年沙士疫情之後,上海市發熱門診一度叫停,但2004年,中國部份地區發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上海市發熱門診又再次重新啟用至今。
報道指出,在許多發達國家,是以診所和家庭醫生為主要網絡,診所是疾病預防控制的最前線,也是首診傳染病的關鍵環節。
而中國的基層醫院普遍缺少兒科。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信息研究所2015年的一份調研結果顯示,山東八成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沒有設立單獨兒科,沒有專門的兒科醫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本應承擔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療,但實際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7日,中共官媒新華社發佈消息稱,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九成半以上的城市簽約家庭醫生,超過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這一數據引發了廣泛質疑。中共衛計委還稱,優先向重點人群提供服務,包括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
據悉,中共醫療體制「大躍進」的背後,「空殼家庭醫生」卻頻頻出現。在中共硬性指標之下,各地家庭醫生簽約造假行為被不斷曝光,主要集中在「代簽約」,「只簽約不服務」,偽造簽約紀錄、就診紀錄等。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