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展開他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從白宮近日的回應看,特朗普此行北韓問題無疑是重中之重,而解決北韓問題的最關鍵無疑是在北京。特朗普將如何去解決朝核危機,媒體和專家近期各自亮出看法。專家認為,特朗普這次出訪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過份。

美媒《新聞周刊》10月16日的報道預測,特朗普11月訪華期間,可能會按照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提議,嘗試就朝核問題與北京進行「大交易(GrandBargain)」。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國務卿等官員都已多次強調說,「解決朝核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報道分析,特朗普或許與中國簽署令人意外的交易訂單。

1.基辛格成為各方「紅人」

《新聞周刊》的猜測是基於特朗普與基辛格10月10日在白宮舉行的一次密談。據悉,基辛格在會面中強調與中國就北韓問題進行談判的必要性。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總統後,習近平於12月2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基辛格,討論中美關係。2017年4月末,南韓文在寅政府上台前,曾訪問美國的南韓前外交部部長尹炳世也與基辛格舉行了非公開會晤,聽取了他關於朝核問題解決方法的建議。

基辛格(左),和特朗普會面。(AFP)
基辛格(左),和特朗普會面。(AFP)

當時,基辛格主張在朝核問題上「不要進行適當的妥協」,而要「徹底了結」。基辛格稱,不能再犯伊朗核談判的錯誤,他表示,伊朗的核談判沒有廢除伊朗的核能力,而是凍結。朝核問題不能留有這樣的餘地。這表明,如果開始朝核問題談判,就要明確地廢除核武器,而不是停留在凍結其核發展的問題上。

基辛格今年發表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對解決朝核問題的構想。他提出了「美中大交易論」:如果想對北韓進行壓制,就必須和中國協商「北韓崩潰後的假設」,甚至包括美國撤回駐韓美軍的問題。

不過,《新聞周刊》也指出,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基辛格所提出的駐韓美軍撤軍或裁軍,只要北韓政權依然存在,這一點就不可能實現,美國最多可以承諾不向非軍事區(DMZ)以北派遣美軍。

2.特朗普是否採用「大交易論」?

南韓SBS政治話題部門負責人安貞植(Ahn Jong Sik)在南韓《每日北韓》上刊登評論文章稱,如果美國能夠與中國達成協議,以制裁金正恩的益處來說服中方,那麼美國將會願意放棄戰爭計劃。分析認為,多種跡象表明,特朗普會優先考慮用外交方式解決。雖然他一再強調軍事打擊的可能性,但那是在震攝北韓,同時也是在敦促中國對朝施壓,因為北京不想在半島上爆發戰爭。

安貞植指出,雖然「美中大交易論」還只不過是個想法,但鑑於朝鮮半島的不穩定格局,美中實施「大交易」也不是沒有可能。特朗普在訪亞之前邀請了基辛格去白宮,至少向外界發出信號說,他的政府願意將「大交易」作為解決北韓問題的一個可選方案。安貞植預計,無論是否支持金氏家族,中共都會繼續將北韓領土看成是其戰略資產的一部份。「我們不應該期望中共會那麼簡單地放棄北韓的利益。」

有關「美中大交易論」中提到的美軍撤離南韓,安貞植認為美軍對維護半島的和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美方保證美軍不會超過三八線以北,消除中方對美軍沿著韓朝邊境駐紮的擔憂,或許中方也會同意美方不撤軍。此外,美方還要保證禁止在北韓領土上出現任何外國部隊。

在安貞植看來,如果北韓核問題解決了,也就不需要在南韓部署薩德了。因此,美方或許同意撤銷薩德。

針對特朗普訪華,也有分析認為,美中面臨的經濟問題或大大降低兩國之間達成戰略妥協的可能性。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喬治城大學教授格林(MichaelJ Green)認為,中共高呼2025年完成製造業發展的口號,進一步強化對本國企業的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預計將與特朗普政府產生更多衝突。

美國公共政策智囊「國家利益中心」國防研究主任卡齊亞尼斯(Harry Kazianis)認為,特朗普這次亞洲之行,在北韓問題上具體會採取甚麼政策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他說:「很難說他(特朗普)將會向哪個方向努力,(特朗普)政府釋放出了很多不同的信號。」

至於特朗普對金正恩打算採取甚麼樣的策略,對外界來說一直是個謎。外界所知道的是,特朗普政府力圖對北韓進行嚴厲的經濟制裁,但特朗普沒有對外透露,他打算如何勸說北韓無核化。

卡恩說,特朗普的外交方式可能迫使北京認真對待北韓問題。「他們撓頭苦思,特朗普的底線是甚麼?」

3.北韓能否被迫回到談判桌? 

曾擔任布殊總統的國務院第三號官員和克林頓總統的顧問、前美國駐北約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10月27日接受CNBC專訪時說,在特朗普的敦促下,中共對朝採取的行動超過了任何其他美國總統執政時期。中共簽署了聯合國制裁決議,採取了自己的制裁行動,中共央行行長指示中國銀行停止對北韓貸款。

伯恩斯表示,特朗普這次亞洲之行所能遇到的最好的境況就是,通過一個統一的國際聯盟來說服北韓同意談判。金正恩得不到中國的尊重,但中國也不想要在朝鮮半島上爆發戰爭。「我認為(特朗普)政府有機會將北韓帶到談判桌上的,不在明年就是在後年。」

前《外交政策》雜誌的資深編輯沃泰姆(David Wertime)表示,特朗普政府對北韓問題的重視要超過美中貿易問題,更可能把貿易問題當作促使北京對朝施加更大壓力的一個籌碼。但他認為,這次訪問最終雙方可能會擺出每一方都可以認為是勝利的東西。但在貿易和北韓問題上要取得任何重大的、具體的突破或是讓步,不太可能。

南韓成均館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金泰孝(Kim Tae-hyo)表示,北韓在低調觀察特朗普這次亞洲之行將會如何給北韓的未來增加更多壓力。金泰孝預計,北韓會對美韓進行另一輪挑釁。

金泰孝認為,與北韓對話成功的希望不大。他說,1994年日內瓦簽署的朝美核框架協議以及2005年簽署的九一九共同文件,旨在實現北韓無核化。那個時候的情形與現在完全不同。當時國際社會仍參與進來,真心希望北韓能夠徹底拆毀核設施,實現無核化。而目前,金正恩重複強調絕不會解除核武。金泰孝說,未來可能會出現某種對話,但預計要想成功很難。

美國著名智囊布魯金斯研究院外國政策中心的南韓研究主任樸在鉉(Jung H. Pak)表示,這次訪問亞洲使得特朗普有機會在北韓問題上加強華盛頓對支持南韓的堅定承諾,提高美韓共同防禦的能力。

樸在鉉認為,美國的這些付出將會加強南韓總統文在寅努力確保美在韓部署的戰略武器不被退回。樸在鉉希望,特朗普在訪華期間向中共提出,因薩德問題對南韓進行經濟報復是不可接受的。

4.特朗普訪亞之行正趕上好時機

特朗普從11月3日到14日將訪問亞洲五國:日本、南韓、中國、越南和菲律賓,這將是他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外訪。

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J.Stapleton Roy)表示,特朗普訪問東亞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他認為,這是一次設計得很好的訪問,訪問對象都是應該訪問的國家。時機也很好,中共完成了十九大,新一屆領導人到時已經到位。特朗普在這個時候訪華會對中國的局勢有更好的感受。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李天笑分析稱,特朗普訪問日程先後順序的安排很巧妙。他說,因為這次北韓問題是佔了特朗普整個議程的核心地位,也就反映了他要先訪問韓、日兩國,首先要在盟國之間達成某種一致的看法,然後再訪問中國,解決北韓問題所遇到的主要矛盾:中國的關係和北韓跟中國的關係。「讓中國怎麼進一步地配合美國來對北韓進行施壓等等,這些問題我覺得他整個的行程安排,實際上是跟他要達到的訪問的目的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

5.軍事實力 是外交手段的後盾

針對北韓的核武問題,美國頻繁地通過不同的軍事方式對北韓進行威懾,給人感覺好像核戰即將到來。在特朗普訪亞之前,美國防部部長馬蒂斯10月27日造訪韓朝邊境的非軍事區期間道出了美國的用意。

馬蒂斯說:「我們正在通過外交手段,竭盡所能地解決這個問題,運用所有可能的方法。」不過,他補充說:「最終,在進行外交溝通時,我們的外交官必須得到強大軍力的支持,需要有陸海空三軍及海軍陸戰隊作為他們的後盾,這樣,他們才能有強而有力的談判實力,結合軍隊及盟友的力量,肩並肩作戰。」

馬蒂斯10月28日在首爾參加第49屆韓美安保會議後表示,北韓日益升級的核威脅為美韓在軍事上和外交上的合作帶來新的緊迫性。兩國防長還商定在南韓部署更多的美軍戰略武器,以應對北韓的挑釁。

針對特朗普訪亞,多位專家還猜測,北韓很可能會在這期間進行新一輪導彈試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