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神韻藝術團網站)
羿射九日(神韻藝術團網站)

當時華邑國上報:有一股黑氣來自太陽,圍繞太華山幾周,然後發現太華出現一物,形如蛇,有六足,四翼。據傳說,見此物是天下大旱之預兆。 北方涿鹿國又上報:黃帝戰蚩尤時幫助黃帝破「暴雨洪水陣」的女魃,南移進入冀州,以致冀州天旱無雨。

接著,天上出了四個太陽。人們說,天無二日,其中必有三個妖星。

五、羿射九日 

帝命羿將妖星除掉,為民除害。羿擔心真假難分,如把真的射了下來,豈不是大罪?帝堯道:「那個真的是射不下的。」

最後,十日同時出現在天空。羿於是取了弓箭,來到校軍場,連射數箭。等了許久,不見一個太陽落下來。

帝堯憂心如焚。赤將子輿說道:「洪崖仙人說,要請帝先齋戒,虔誠地禱祀天地祖宗。雖然羿有神箭,還須憑仗聖主的精誠。」帝堯沐浴齋戒三日,祭禱天地。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十個太陽)。傳說這些太陽是東方天帝帝俊的兒子,住在東方海外的暘谷。十個太陽一起升上天空,草木乾枯,河水乾涸,大地一片焦土。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

羿奉命來到崑崙山上,仰天禱告。勸太陽們回去,未果。后羿搭上神箭,射了一箭又一箭,一個個太陽墜落。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天氣變得涼爽,陰陽得以調和。

六、創建曆法,調和四時陰陽

上古之世,以秉天意,觀天文、天象,正四時,調和陰陽,祭祀天地是首要的事情,也是與神溝通的方式之一。

帝堯繼位之始,四時無序,陰陽不調,天地運行不遵其序。那麼,規正天地運行秩序,創建曆法勢在必行。堯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人分掌四時方岳之職,並命他們四人觀測天文,掌管天文時令,觀測日月星辰及萬物生靈,正四時,制定曆法,授民農時。

堯命羲仲居住在東方的暘谷,迎接日出,觀察辨別太陽東升的時刻。晝夜時間相等、南方鳥星(心宿一)黃昏時升到中天的正南方時,就是仲春,這一天定為春分。 

另命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今之越南),觀察辨別太陽向南運行的情況,迎接太陽南來。根據白天最長、據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火星(心宿二)升到正南方天空,就是仲夏,這一天定為夏至。

命和仲住在西邊的昧谷,送別落日,觀察辨別太陽西落的時刻。根據晝夜時間相等、據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虛星黃昏時出現在中天正南方,就是仲秋,這一天定為秋分。

命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觀察太陽向北運行的情況。根據白天時間最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黃昏時出現在正南方中天時,為仲冬,這一天定為冬至。

根據觀測,堯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天,春﹑夏﹑秋﹑冬四季,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尚書‧堯典》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據《宋書‧符瑞志》中記載:有一種蓂莢草生於帝庭臺階邊,每月初一開始,每天長一個莢,半個月時長夠十五個莢,十六日以後,每天落一莢,月末落盡。如果此月為小月(少一天),最後的那片葉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帝堯奇之,呼為「蓂莢」,又名「曆草」。

結合對蓂莢的觀察,最後以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再結合觀察星辰、氣候、人時,按照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按數目推算,把閏月、朔望、月之大小定下來,制出新的曆法。

新的曆法對四時寒暑、節氣等有了明確定義,三個月為一季,十二個月為一年,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定出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一日分成十二時,一時為八刻,每時、每節都有法度、有規則。至此,四時運行有序。

七、景星現瑞

帝堯之時,民謠傳唱:「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如日溫心,如雲蓋地,帝德昭昭,普天同慶……」

《述異記》說:「堯為仁君,一日十瑞。」堯之時德政昭彰,文治昌明、武功赫奕,萬民樂業。帝德感天,天降十瑞以祥帝堯。

最顯著的是景星現瑞。《竹書紀年》載:帝堯「四十二年,景星出於翼。」「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

《漢書‧天文志》載:「景星者,德星也,其狀無常,常出於有道之國。」《正義》說:「景星狀如半月,生於晦朔,助月為明。見則人君有德,明聖之慶也。」 

《孫氏瑞應圖》也說:「景星王者不私人則見。」

景星乃祥瑞吉慶之星,君主厚德有道,不以天下為私,感動上天,景星方才出現。景星其形雖如半月,其光則大於月亮。翼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共二十二顆,位在南方,色赤。有記載說,帝堯是翼星之精。

兩次景星出於翼,昭示帝堯乃神來世間。 

東、西方不同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述或傳說。(網絡照片)
東、西方不同民族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述或傳說。(網絡照片)

制出第三章 洪荒浩劫

一、洪水初現

在堯的晚年暴發天下大洪水。《聖經》記載的諾亞大洪水也大概發生在這一時期。

當時天下分為冀、豫、兗、青、徐、揚、荊、梁、雍九州。九州之外,即為四海;四海之外,就是八荒。《說苑‧辯物》稱,古代中國「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島。」

冀州者王畿之州也,冀亦畿也,也就是帝都之所在,只有它可以代表「中國」、「天下」。是故《路史》云:「九州惟冀無所至者,舉八州而界自見,亦所以別帝都而大一統也。」

今蒙古地區,當時是一片漫無邊際的翰海,也稱北海。冀豫西面是雍州,即今陝西、寧夏和甘肅東部地區。雍州往西、終南山以北,就是古老的山海。從梁山衝出的山水,滔滔不絕地流入山海。山海西面就是西海,它包括了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一大片地區。山海東面就是從極之淵,即陽紆大澤,位於黃河(當時叫大河)上游。當時的東海(即今東海、黃海、渤海)的海岸線還在現在上海的漕涇、徐涇;蘇北的東台、漣水、連雲港;天津的苗莊、小王莊一帶。浙江、福建的甌閩之地還是一片大海。

洪水暴發後,西海、山海的海水別無出路,都流進陽紆大澤,而陽紆大澤的水又因賀蘭山、陰山的崛起,不能流入瀚海,只能先從孟門山(距黃河壺口瀑布不遠),後又從呂梁山分南北兩面沖瀉而下,淹良田,毀房屋,大量人畜葬身魚腹。特別是雍州,由於高山阻擋,水壅塞在那裏。

堯徵詢誰可以治理水患,驩兜推薦共工孔壬。帝堯說:「共工這個人花言巧語,實則陽奉陰違,貌似恭謹,但卻違背天常,怠慢天神,用之治水不可!」大司農稷說,現在沒有更好的人選,就讓孔壬試試吧!堯無奈任命孔壬為共工治理水患。

堯派大司農稷去崑崙山拜訪西王母,西王母告訴稷,此次洪水乃天意,是有定數的,包括治水之人、治水時機也有定數,要等二十年後,才能派神禹下去治水,屆時水患可徹底平息,到時王母也會幫助治理水患。

天地玄機,劫數天定。◇(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