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守兒童的數量近1億,其監管和教育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陸銘發表文章稱,中國一億兒童的教育迫在眉睫。
陸銘在文章中指,這一億兒童,就是數量超過6,000多萬的農村留守兒童(父母一方外出務工、不滿18周歲),加數量超過3,000萬的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兩者加起來的總量就在一億左右,佔到中國兒童的三分之一。
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問題最嚴重的省份是安徽、河南和四川,這些省份也是民工最大來源地。日本《讀賣新聞》曾發文說,中國留守兒童不斷增加的原因是中國的戶籍制度,即中國人被劃分為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進行分別管理。結果導致農村兒童在城市公立學校讀書受到限制,私立學校學費昂貴而無法入讀,農村進城打工父母只好將孩子留在農村。
陸銘披露,儘管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城市裏並不是負擔,而是在為城市發展做貢獻。他們的父母在城市是有就業的,同時,他們還在城市裏交納了稅收,甚至他們大量已經在城市裏生活了十多年,並且擁有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有不少甚至已經在所在城市買了房子。但作為外來務工人員來說,他們在城市裏被公共服務體系排斥。
陸銘稱,在一些超大城市,提高外來子女在本地接受教育的門檻時,排斥的往往是一些低收入者。而且更嚴格的入學條件是造成了更多的農村留守兒童或者夫妻分居問題。那些並未完全離開所在城市的孩子,在被正規教育體系排斥的同時,他們到了周邊城市,和父母分居,有的孩子繼續上幼兒園,有的孩子上一些地下的學校。這些現象,造成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
還有的地方,簡單地禁止或者關閉民辦學校,造成孩子失學,或者返鄉成為留守兒童,總不如讓他們能夠有一個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的機會。
陸銘表示,排斥隨遷子女教育的政策,造成的恰恰是更多的留守兒童。由於隨遷子女的父母大量是在大城市有工作的,因此,絕大多數的流動兒童的父母,即便孩子不能在大城市上學,他們也並沒有離開大城市。
陸銘認為,中國當前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從長遠來看,讓這些孩子進城接受教育,有利於整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兒童是未來的人力資本。根據官方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兒童佔總人口比重為16.6%,比60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低了0.1個百分點,兒童佔比首次低於老年人口。同時,中國學齡兒童數自1997年以來處於整體下降態勢。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