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4月23日援引中共國家衛生部曾公佈的一項調查數據,在大陸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人中,自殺列死因首位。近來中學生、大學生自殺事件頻現報端,引輿論質疑,是學生心理太脆弱,還是教育有問題?

據大陸《法制日報》4月23日報道,在重慶地區近幾年內曾發生數宗大學生自殺事件。2014年12月24日,重慶地區一高校官方微博通報,該校2011級聶姓同學在校外自殺身亡。事隔幾個月後,2015年3月20日,該校又發生2012級的姜姓同學在宿舍自殺身亡。2016年1月6日,據重慶工商大學官方微博通報,該校文學與新聞學院的趙姓同學在寢室內自殺身亡。

2012年3月,重慶交通大學曾發佈「重慶大學生生命教育狀況」調查數據,在接受調查的重慶十餘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學生中,17.39%的大學生有過自殺念頭。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也曾調查發現,有自殺意念的大學生佔被調查者的16.39%。

統計資料顯示,自殺成了大陸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在15歲至35歲年齡段的青壯年中,自殺名列死因第一位。據大陸《國家衛生部計委》期刊的數據,大陸每年大約有500名中小學生,因不堪應試教育和繁重的學業壓力等原因自殺。

中學生高考壓力

幾乎每年都有因高考失利而輕生的考生。2014年大陸當局出爐的《教育藍皮書》顯示,大多數的自殺學生,都是因為無法承受考試教育制度的強大壓力而自殺,有將近三分之二學生自殺事件是發生在下半學年要考試的時候。

文章評論,大多數中小學生的自殺原因都指向教育制度的缺陷,這種教育不看努力的「過程」,只看最後的「結果」,對許多中小學生來說是種巨大壓力。

大學生學習、就業壓力

考上大學並不是幸福的開始。大陸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20歲至30歲的人群精神壓力最高,年輕人這一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大陸每年約有25萬人死於自殺,其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鬱症。

報道分析稱,20歲至30歲的人群處於面臨畢業、職場奮鬥初期,人生的格局尚未穩定階段,在這攀比、看錢的社會裏,他們不得不面對婚戀、購房和社交等方面的巨大壓力,對未來的迷茫和焦灼感,讓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不歸路。

多年來,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一直是困擾中國社會一個難題,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已成常態。

有評論表示,中國大陸貧富分化嚴重,平民要想改變命運只能通過高考,人們認為只有考上大學,找好工作,才能出人頭地,掙大錢,因此父母聚集所有資源供孩子上學,一家人的希望都在孩子考試身上。但即使考上了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畢業後沒有一定的關係,也照樣面對失業。一個家族孤注一擲的努力對孩子的壓力是無聲的,而這個看錢、拼爹的社會,似乎讓「知識改變命運」成為幻影。巨大的付出與「零」收穫,讓絕望的人走上不歸路。◇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