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南方近期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多省市不僅遭遇嚴重洪災,氣溫也超過40℃。截至7月24日,被高溫「蒸烤」地區波及至少7億人口。中央氣象台27日繼續發佈高溫橙色預警。專家認為,中國南方高溫天氣將至少持續到7月底。
洪災尚未結束,中國近日又現高溫氣候,堪稱「冰火兩重天」。四川盆地、江南、華南7月20日起出現高溫,影響範圍逐漸擴大。中東部地區23日開始出現高溫,上海、湖北、重慶等地相繼拉響今夏首個高溫紅色預警,進入「燒烤」模式,一些地區電網負荷屢創新高。
官方數字顯示,今年以來中國各類自然災害已造成至少1,074人死亡、270人失蹤,624萬人次轉移安置,另外造成房屋倒塌40萬間、損壞22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983億元人民幣。
遊客:地面烤紅薯
浙江中北部、安徽東部、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和西部、湖北東南部和西部、湖南東部和西北部、重慶等地部份地區27日的最高溫度達40~41℃。
江西南昌的瀝青地面最高溫度達到60℃。記者在路面上嘗試煎牛排,經1個半小時接近五成熟,相當於在200℃鐵板上煎約3分鐘。當地居民傅饒無奈地說:「待在家裏、開著冷氣機是這個天氣最好的選擇。」
對光著腳的動物而言,在柏油路上行走如同踩火炭,稍不小心就會燙傷。重慶就有小狗在高溫下散步爪子被燙掉皮,獸醫稱當時地表溫度可能超過70℃。
江蘇無錫的馬路溫度也超過50℃,售賣雛雞的商販乾脆將即將破殼的小雞苗放在馬路上繼續孵化,小雞很快便破殼而出。
時值暑期,在江南旅遊的人不在少數。帶著孩子在杭州旅遊的宋軍表示,手機上的天氣軟件顯示,中午12點的體感溫度達到53℃,「我們明天打算在杭州地面上烤紅薯了」。
熱射病亡案例頻傳
來自合肥急救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5~26日共接聽急救電話2,407次,其中中暑呼救41次;派出救護車468次,出診量創歷史新高。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3天,僅江蘇就有至少8人中暑身亡,還有20例以上危重患者接受搶救,至少上百人中暑送醫。安徽等地也出現熱射病死亡病例,山東至少6人因高溫死亡,上海也至少1人死亡。
上海各大醫院接連出現「擠癱」現象,十餘家「三甲」醫院日門、急診數都突破萬人。大量來自各地的小病人集中就醫,四大兒科醫院先後告急。
熱射病即為重症中暑,是人體曝露在高溫、高濕、無風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超過40℃,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症。除熱射病,近期因高溫引起的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等疾病的發病率也上升10~20%,以中老年群體為主。
用電負荷屢破紀錄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此輪高溫是因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受高壓控制地方以晴熱少雨天氣為主,白天受太陽短波輻射影響升溫,同時盛行下沉氣流,形成增溫效應。目前來看高溫天氣還將持續,華南北部、江南、江漢、江淮、重慶等地高溫天氣可能貫穿至7月底。
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不少地區的電網用電負荷打破紀錄。安徽合肥電網24日最大負荷達517.14萬千瓦,25日繼續攀升至553.2萬千瓦,連續2天打破歷史紀錄。
江蘇全省最大調度用電負荷25日突破9萬兆瓦大關,達9.238萬兆瓦歷史新高。全省13個地市中除連雲港外,12個地市用電負荷均創歷史紀錄。
山東省23~25日電網最高負荷連續3天創歷史新高,達6.8386萬兆瓦,部份高耗能行業被限電。
銀河颱風登陸海南
另一方面,自6月起中國共有30個省、市、自治區受水災影響,至少1億人受災、837人死亡、242人失蹤,其中華北死亡及失蹤人口佔全國近三成。湖北近日破垸分洪,讓25萬人受災。按照官方數字,今年同期因災死亡及失蹤人數已達2011年以來最高,較平均值高出1倍。
今年第3號颱風銀河26日22時2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東澳鎮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萬寧市及周邊地區出現大範圍強降雨和大風天氣,樹木被吹翻,廣告牌被「撕」爛,已有人員受傷。海口美蘭機場取消至少10個航班。
銀河颱風中心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27日早5時位於海南省昌江縣境內,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早7時進入北部灣海面,隨後趨向越南北部沿海並再次登陸。◇
防暑降溫小貼士
多補水忌貪涼
● 避免在太陽下曝曬
● 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 吹風扇不宜過久
● 不宜多吃冷食或飲酒
● 應多喝水少喝飲料
● 口渴時不宜急飲
● 飲食不宜過於清淡
● 不宜洗冷水澡
● 午睡不宜過長
● 不宜夜晚露宿
氣候變遷
瀕臨消失的旅遊景點
● 智利復活節島
● 烏干達布溫迪熱帶雨林
● 馬拉維湖
● 約旦瓦地倫山谷
● 帕勞洛克群島
● 美國自由女神像
● 格林蘭伊盧利薩特冰峽灣
● 澳洲大堡礁
● 印度阿格拉市的泰姬陵
● 加拿大哈德遜灣北極熊棲息地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