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於2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舉行。對於許多機構和投資者而言,這次會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中國的擔憂和全球經濟的動盪之上。

《紐約時報》2月26日報道,峰會召開之際,中國正艱難應對企業債務、製造業放緩、出口停滯和資金大量外流等問題,人民幣正承受著更大的貶值壓力,這對全球經濟前景可能造成進一步損害。

曾在奧巴馬政府擔任財政部助理部長、負責國際金融領域的查理斯·科林斯(Charles Collyns),現在擔任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首席經濟學家。他表示,現在擔心的是中國的貨幣是否會突然變化,進而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此外,全球經濟似乎也經歷著一輪新的動盪,從石油到歐洲銀行股票市場均跌至新低,為解決這些問題,過去長期使用的辦法似乎不再有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擺在20國集團財長們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應對經濟復甦面臨的日益增加的風險。

美國的設想

《華爾街日報》2月26日報道,目前的全球經濟局勢與1985年並無大的不同,但應對的工具已經變了模樣。

報道認為,201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事實上已經宣佈,干預匯市屬於操縱行為,各央行還堅稱,只有完全專注本國經濟,才對世界最為有利,其中聲音最大的就是美聯儲。

這就使美國財政部長傑克﹒盧(Jack Lew)出席上海G20會議的時候,不能要求達成一個類似於廣場協定那樣的匯率協議,只會試圖讓其它國家做出更有力的承諾,用其他手段來刺激經濟,減少貨幣政策和匯率所面臨的壓力。

美國的設想是,需要全球更多地區實現增長而達到匯率的自然均衡,這需要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日本需要採取更多(或限制性較小的)財政刺激措施,中國經濟的增長引擎需要從出口和投資轉型為消費。

貨幣戰或將來臨

2月26日(周五),花旗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接受美國CNBC採訪認為,上海G20峰會除了一個措辭華麗的聲明,不太可能產生任何實際成果,全球經濟將依然群龍無首。

他說,全球經濟需要的是一份通過干預來確保的匯率協議、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根據各國需求設計的財政刺激以及「讓企業部門維持動力的供給側改革」。

但是,由於沒有人願意放棄以鄰為壑的短期收益,未來幾年將會看到全球貨幣戰爭的現實。

花旗在2月24日(周三)發佈的報告中,Buiter的團隊認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全球央行已竭力通過傳統和非傳統的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其工具庫已接近極限。

2月27日,麥格理發佈的報告認為,目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在全球經濟增長疲弱的情況下,發達經濟體似乎無法抵消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就發達經濟體而言,提振經濟增速的任務幾乎全部壓在了貨幣政策上,很多人認為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達到了極限,匯率貶值是一場零和博弈。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認為,今年美元在中國傳統新年前首次遭到拋售,給予人民幣一些回升空間,並讓大宗商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穩定,但是,這個交易趨勢可能以G20會議為轉折點而結束,市場已經意識到了此次會議在貨幣和財政政策方面出台協調政策的空間有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