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炳記傢俬裝飾老闆蔡炳森(炳叔),是有四十多年製造木傢俱經驗的老師傅,他和他的傢俬舖,從70年代的經濟奇蹟到現在,見證了香港差不多半個世紀的蛻變。今年已經85歲高齡的他,開朗樂觀,在他身上體現的是香港精神:不輕言放棄,逆境打不敗,安守本份。他喜愛木傢俱,所以經營店舖不單是為錢,而是他的心頭好,認為工作讓他活得更有活力!

文/吳雪兒    攝影/祥龍


舊古董紫檀木椅。在收購舊傢俬時,經常給炳叔一些驚喜,如圖中的椅子,收購回來才知道它是紫檀木。


酸枝貝殼案檯


老實、勤快的炳叔,從早上8點做到晚上9點,年青時一天可以做兩個木櫃,「現在的師傅,有機器幫著做,一天也做不了兩個櫃!」

木傢俬價錢實際

蔡炳記的傢俬價錢很實惠,比起某些百貨公司可以便宜三分二。炳叔說,經營多年,秉持老實,貨真價實,包保妥當的原則:「我要親自送貨的,我不給別人送的!我怕人弄花了人家的東西,我覺得別人的傢俬很矜貴的!我包好了,我才送貨的!」不少客人會給他貼士,但他一概不要;而且對不是很有錢的一般家庭,他會轉頭把錢給回該家庭的小孩。

免費維修木傢俬

客人買了傢俬,需要維修,炳叔會請客人送來店舖,免費修理,他沒有太多考慮成本,「我現在做傢俬,根本是興趣來的!……我每天看著那些木傢俬就很高興,看一下它的款式,它(木頭)的花紋。……黃花梨的木紋很漂亮!」

炳叔熱愛木傢俬,刨木過程,與木接觸,木頭的光滑感,讓炳叔欣賞到木傢俬的藝術感。傳統木傢俬入榫,如果是夾板傢俬就不夠堅實,做不了入榫。入榫講究技術,否則做出來的傢俬容易出問題,如裂開。

炳叔與木傢俬很有淵源,60年代尾,朋友勸說讓他做實木傢俬,但他沒有立即答應。當時他想把幾千元投資股票,支票也付了,等著股票經紀發股,結果配不到股票,最後他把錢全買了木頭。當時木很便宜,十多元一擔木,買了幾架大貨車的木。就這樣,炳叔開始了他的實木傢俬生意。事後回想,他慶幸沒有配到股票:「5元一股,跌到幾毫子!」

一開始有不少酒樓請他做黃花梨木麻雀枱,每次都幾十張,生意不錯。雖然做老闆,但辛酸自己知。接了工作回來,自己要很早起來調校上木顏色,待工人回來時用,不能假手別人去做。

信仰引來好靈感

有一年,公司一個師傅都沒有,全走光。有信仰的他,求神幫助,腦中來了靈感,到大排檔喝咖啡,「三行佬最喜歡到大排檔喝咖啡!我跟他們講,收工後去吃飯,飲啤酒。」炳叔說。吃飯時,炳叔問對方,是否有人手可以幫他忙,到他的公司工作,最後得知一班工人都沒糧出,想離開,於是一下子5位師傅到他那裏工作,最後工人問題就此解決。

80年代移民潮,不少準備移民到國外的港人專門訂造木傢俱,運送到外國,那時候也是傢俱店最好生意的時候,「他們來訂貨,不用送貨,直接打箱去外國,生意很好做!」

到外國的訂單,最多訂造的款式是組合櫃,上面玻璃,下面是地櫃。當時炳叔對客人說:「不用走了,香港重好,將來會走回來的,果然真的走回來了!」

炳叔說,自己的性格是在面對困難時永不放棄,鬥志也很頑強。雖然得過大病,但他沒有因為這樣停下來,因為他相信人不能「太自在」。炳叔現在做生意,不再需要為生活愁兩餐,每天都能跟他心愛的木傢俬在一起,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花梨木雙紅貝殼一枱四圓櫈。以紅貝鑲嵌。炳叔說紅貝值錢因為嵌出來的圖案很漂亮,發出的彩色的折射很美觀。


圓櫈細節圖

蔡炳記傢俬裝飾

地址:九龍深水埗元洲街126號地下

電話:2386 8792

*資料由客戶提供

黃花梨木明式倚
黃花梨木明式倚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