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中秋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作於蘇軾41歲時,為密州(現在的山東諸城)太守。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蘇軾自請外任,宋神宗熙寧四年,他以開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為了權且避開汴京政爭的漩渦。熙寧七年調知密州,雖說出於自願,實質上仍是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題序中「兼懷子由」,表達出對弟弟蘇轍的思念。
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穎州分別後,已有六年未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穎州初別子由〉)
蘇軾在詞中提到,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需傷感,最終以理遣情,在共賞一月中互致慰藉。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不失為一個美好的境界。此時的蘇子,既有對朝廷政局的強烈關注,又存在著重返汴京的複雜心情,故時逢中秋,一飲而醉,意興闌珊中饒有律動。外放的中秋,月圓而人未圓,那種因失意悵惘的悒鬱意緒,是鼻息可聞的。
再看蘇軾〈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子寫中秋之月,突出了一個「寂」字,整個中秋夜色,靜寂寂、悄聲息。
瞧!暮雲從有到無,清寒慢慢四溢,都是無聲無息,而銀漢無聲,一輪圓月孤零零在天宇漫步,更是了無聲息。詩人何以將中秋月夜寫得如此孤寂,原因是詩人於熙寧四年因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而由京城外調杭州,隔了三年,又由杭州調到密州,過二年,又由密州移知河中府,到達汴京後,旋又改知徐州,六年之內,改任四處,真可謂輾轉奔波、顛沛流離,政治上自然是受到壓抑、不能得志,生活上也是衣食難安、無固定棲身之所,短短六年,幾過中秋,自己的命運一直握在別人手裏,心中自然有許多難言之隱。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既是自己生活現實的寫照,又飽含了對人生失意、前途渺茫的感慨。
同是寫於中秋的〈西江月〉,情緒顯得非常落寞,這是寫於被貶黃州的第一個中秋前夕。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負罪放逐,過著流放似的生活,過去的朋友和周圍的人都迴避著自己。
在中秋節的晚上一個人孤單單的倍感淒涼。於是咀嚼人生,沉思默想,頗有感悟:人一倒霉了,有酒也沒有人肯來喝,世態炎涼,令人感傷;光明磊落、行高於眾,反而招來小人的妒忌和陷害,這小人當道的社會豈能長久?人生能有多少像中秋這樣的佳節良辰?一轉眼眉毛、頭髮都白了,卻落得這樣孤獨寂寞,這紅塵中混跡一生,還不和夢遊一樣麼?全詞通過對新涼風葉、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寫,將吟詠節序與感慨身世、抒發悲情緊密結合起來,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讓人回味不已。
〈念奴嬌.中秋〉這首詞作於元豐五年中秋,是蘇軾在黃州的第三年所寫,當時詩人仍在被貶謫之中。「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
這首詞的大意是:我站在高處縱目遠望,萬里長空沒有一絲雲跡。明月冉冉升起,一碧無垠的秋空,沉浸在清冷的月光裏。月中宮殿晶瑩如玉,仙女乘著鸞鳳飛來飛去,生活在清涼的國土裏。遙望月中的山川樹木,清晰可數,像畫圖般美麗。我不禁拍手狂歌,舉起酒杯邀請明月同醉。明月和我,再加我的影子,共有三位醉客。我在風露中翩翩起舞,不知月宮今夜是甚麼時節?我想乘著清風飛回月宮去,何必定要駕著大鵬的羽翼。在水晶般明淨的月宮裏,我要盡情的歌唱,不惜吹破橫笛。
萬里無雲的天空,作者登高望月,面對廣闊的天空和皎潔的月亮,引起了無限的幻想,聯想到現實社會醜惡及自己不平坎坷,嚮往那虛無縹緲清靜自由生活。這正是在苦悶時尋求解脫,自我寬慰的無可奈何的舉動,表現出對自由生活、美好未來的追求。這首詞能喚起大眾的聯想,獲致豐富的美感與無窮的詩意。
蘇軾對中秋的月亮,寄予了多少清恨!代代相傳,低喚吟唱,情真意切,令人回味無窮。◇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