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石窟是藏在浙江龍游縣鳳凰山上的石窟群,它被稱為是「世界第九大奇蹟」。

每個龍游石窟空間巨大,約有30米高。(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每個龍游石窟空間巨大,約有30米高。(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龍游石窟的石窟群現已被發現的有24個,每個約有30米高,相當於10層樓,裏面空間巨大,氣勢恢宏。最先被發掘出來的7個石窟,甚至還跟天上的北斗七星排列形狀一致。這些石窟到底是誰開鑿的、甚麼時候開鑿的、用來做甚麼用的,至今仍是謎。

事實上,龍游石窟從被發現那一刻起,就是謎之所在。因為這些石窟許多年來都一直藏在深不見底的水潭下面,它既沒有藏著甚麼武功秘笈,也沒有奇珍異寶,是空空如也。

無底魚塘

「世界第九大奇蹟」的美名究竟是怎麼得來的,事情要從32年前說起。

鳳凰山被稱為是座山,其實只是個小山包,上面甚麼都沒有,一直荒無人煙。上世紀50年代,山下的村民們為了躲避洪水,逃到山上去,發現山上居然有很多小水潭,潭水清澈,深不見底,水裏還能捕魚,幫助改善他們的伙食。魚很鮮美,就是不知道它們是從哪來的。

村民們覺得這地方很不錯,比住在山下好,因有水源,還有食物,後來他們就在這些水潭邊安居下來了。這些水潭還有一個別名,叫做
「無底塘」。1992年,村民在一個水潭中捕獲了一條非常罕見的「魚王」,重達37斤。

村民吳阿奶靈機一觸,馬上想到了,這魚都這麼大了,無底塘裏會不會有「魚王」的同伴。如果把水抽乾,說不定能捕獲更多的魚,賣到不少錢。

這位中年男子吳阿奶很快就找來了3位小夥伴,拉來了4部抽水機,4個人雄心勃勃地工作。沒想到這個僅僅只有20平米的小水潭,裏面的水卻怎麼抽也抽不完。他們4人的好奇心上來了,決定「一抽到底」。

結果,抽水機連續工作了4天後,無底塘終於見底了。然而,他們見到的不是滿地亂蹦的魚,而是一級台階,通往更深的水底。要知道龍游這個地方一萬年前就有人居住了,那時候的龍游人就知道種稻子。有學者認為,這是目前發現的人類最早種的稻穀。後來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這裏也曾經是一個諸侯國的都城。

石窟的牆壁上雕刻著很古老的鳥的圖案,像是恐龍時代的鳥類。(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石窟的牆壁上雕刻著很古老的鳥的圖案,像是恐龍時代的鳥類。(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這麼一想,4個人就把抽水機加多4部,繼續把水抽出來。第9天,兩條巨大的,像魚尾巴一樣的石柱露出來了,再抽了8天後,到第17天,一個龐大的地下宮殿露出水面來,有石室、石橋、街道,甚至還有池塘、牆壁、天花板和石柱表面都整整齊齊地雕刻著平行的條紋,有一處還刻著馬、鳥和魚的圖案,其中那隻鳥看上去十分古老,像是恐龍時代的鳥類。不過除此以外,這個宮殿裏甚麼都沒有了。

4位村民不甘心,又接連抽完了附近6座水潭的水,結果魚沒捕到,卻又抽出了藏在地下的石窟。這些石窟也是空空如也,只有在第7個洞裏發現了一個無頭石像,並沒有見到魚的蹤影。

4位村民失望地停工了。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空石窟本身卻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古漢語界的褚良才博士探秘後出來說「一種巨大的震懾感傳遍全身」,被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所震撼。(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古漢語界的褚良才博士探秘後出來說「一種巨大的震懾感傳遍全身」,被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所震撼。(未解之謎影片截圖)

發現石窟的消息傳開後,考古界、建築界、史學界的專家學者都紛紛前來探秘。古漢語界的泰斗褚良才博士當年是一手提著礦燈進去探秘的,出來後說道:「一種巨大的震懾感傳遍全身」,他為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激動得渾身發抖」。還有專家甚至評價說,龍游石窟是繼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萬里長城之後的「世界第九大奇蹟」。

如何採光

那這些石窟神奇在哪裏呢?首先是採光。石窟內的天花板和四周牆壁上都刻著整整齊齊的、平行的條紋。據專家的鑑定,這些條紋應該是青銅器鑿牆壁留下的鑿痕。中國大量使用青銅器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那麼這些石窟的歷史至少有2,000年。然而,這些石窟都是金字塔形的,口小底大,裏面漆黑一片。就算是在最晴朗的日子,光靠那個小出口進來的陽光是達不到採光條件的。那古人鑿出這些條紋的時候,是用甚麼來照明的讓人費解。

假若用火把或油燈,燃燒後都會冒煙,這些煙會在石壁上留下痕跡,學名叫做「碳黑」。這些碳黑一旦留下後便擦不掉了,會千年萬年地留在那裏。要挖出這麼大的洞穴,如果用古代這些常規照明,會在四周石壁上留下很多碳黑的痕跡,弄不好整個天花板都會被燻黑。但事實是,專家們檢測不到任何碳黑的痕跡。

有人想起了埃及金字塔。金字塔內部也有很多精美的壁畫,然而,讓科學家們困惑的也是照明問題,因為跟龍游石窟一樣,在金字塔內部也檢測不到碳黑的存在。那他們是用甚麼樣的燈來幫助他們在漆黑的金字塔內部作畫的呢?

科學家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一幅壁畫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壁畫上有一個蛇形圖騰看上去非常像個燈泡。而且這種燈泡形的圖像在埃及其它古老的壁畫中也出現過。在埃及著名的哈索爾神廟(Hathor Temple)中,也有這樣一盞從蓮花中長出來的燈,稱為「丹達臘之燈」(Dendera Light)。

有研究人員比對說,丹達臘之燈很像是現代利用「克魯克斯管」組合做成的燈泡。

克魯克斯管是一種真空玻璃管,裏面空氣非常稀薄。玻璃管兩端有電極,如果把高壓加到兩端電極上,就會在兩極中間出現一束跳動的光線,用作照明之用。

他們解讀說,丹達臘之燈的錐形透明管便起著真空玻璃管的作用,管內的蛇就是蛇形的燈絲,一邊還有電線相連。那麼幾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是不是用同樣的原理來產生燈光,也不是沒有可能。而比埃及還古老的中國文明會不會也有用上電燈的時候呢? 

建築奇蹟

除此之外,這些洞對建築界來說,也是奇蹟般的存在。這麼多的洞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每個洞雖然不相連的,洞壁之間的間隔卻只有50厘米,鑿得非常精確。而且這些洞的排列也是有規律的,剛開始發現的7個洞窟是按北斗七星排列的。然而,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沒有任何先進工具的幫助下,有誰能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在看不到、測量不到的地底下精確定位這些石窟的方位的呢?難道設計師有透視眼! 

更有建築師說,那些高大的柱子和弧形的屋頂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非常符合力學原理。簡單幾條柱子就把一個巨大的洞穴給撐起來
了,歷經幾千年的時間,甚至在巨大的水壓下面都不會倒塌。要是放在今天,在建築界都難以做到。這些古代的建築師卻能精準的計算出來! 

更離奇的是,這些石窟面積都相當大。有人計算過,這些石窟挖鑿出來的石頭體積估計能達100萬立方米。專家認為,這需要1,000個工人日夜趕工6年才能完成。考慮到洞窟互相之間都不連通,每個都要單獨挖,而且還按方位精準的來挖,所以耗費的時間應該更長。然而,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在中國歷史上卻甚麼都沒有記載,甚至連民間的傳說都沒有提到。

石窟用途成謎

洞窟要是不為人知,那多半是秘密軍事基地了。有人就想到了當年春秋時期古越國的一個未解之謎。當年越王勾踐戰敗,密謀復國的時候,龍游曾經是越國的土地。勾踐為了不被吳國發現,在深山裏打造兵器,訓練士兵。20年後,他果然憑著這支隱秘的軍隊成功滅掉了吳國。浙江是丘陵地帶,到處都是像鳳凰山這樣的小山包。勾踐當年是在哪座山上進行這種秘密訓練,至今依然是個謎團。

有去過石窟參觀的人說,不像。因為這些洞窟是豎著挖的,對龐大的軍隊來說,進出極不方便。而且台階很高,每一層都差不多50厘米的高度,邁一步都非常吃力。這不像是藏軍隊的地方,倒更像是個藏東西的地方。

那麼它們難道真的是古代帝王建造的地下宮殿嗎?有人就找到了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寫的一篇碑文,說是春秋時代周穆王黨政的時候,衢州有一位徐偃王,死後「鑿石為室,以祠偃王」。這「鑿石為室」有可能是在大山腹中鑿出一座地下宮殿給他死後享用!

不過這些石窟裏面空空如也,既沒有陪葬品也沒有棺槨,在構造上也跟其它發掘出來的古墓完全不一樣。關鍵是徐偃王只有一位,石窟卻有很多,而且各個石窟又不相通。

猜是仙人居所

又有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些洞穴會不會是仙人們的居所?從前道家修煉要遠離人群,到山上找個山洞躲起來專修。這裏會不會是那些修道人修煉成仙的地方,傳說中的八仙會不會就在這裏居住?

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道家都是自己單獨清修的,挖這些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出家人都是兩袖清風,不留錢財的,那又是誰幫他們挖的這些洞呢?再說了,那麼多洞都密密麻麻擠在一起,難道仙人也住集體宿舍?好像不對。

那麼,難道是外星人?坊間傳言喜馬拉雅山下可能有外星人的基地。據說他們把山都挖空了,挖出了巨大的山洞,飛碟可以在裏面起飛降落。可是,這些石窟雖然巨大,但還沒大到能讓飛碟起飛降落的程度,而且洞口又很小,又有台階,進出也不方便,怎麼看都不像是飛碟基地。

又有人提出來,上古時代不是有巨人夸父一族嗎?這些石窟會不會是巨人們建造的呢?台階那麼高,不就是為他們設計的嗎?3米高的巨人跨起來不就剛剛好。剛才提到的埃及哈索爾神廟也非常巨大,壁畫上的人物也都按巨人的骨架畫的,非常高大。

事實上,除了《山海經》裏的夸父之外,復活節島上巨大的雕像、英國的巨石陣、土耳其的1.2萬年前的哥貝克力巨石陣(Göbekli Tepe)都透著巨人的身影。哥貝克力巨石陣中的巨石身上也刻著一些小動物。有人就挖出來說,1號石窟上的那隻鳥兒跟哥貝克力巨石陣中的鳥兒頗有幾分相似。說起來龍游也有1萬年的歷史,難道1萬年前這個世界曾經被巨人統治過? 

不管怎樣,關於這些石窟有甚麼用途、是誰建造、甚麼時候建造,至今沒人知曉。這正是龍游石窟吸引人的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慕名前來,試圖破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