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襲引中國人恐慌 回國機票大漲數倍

莫斯科一音樂廳遭遇恐怖襲擊後,引發當地中國人恐慌,而從莫斯科回國的機票也出現暴漲。有當地華人透露,從北京至莫斯科的機票,此前往返的價格只有4,000多元,現在單程已經猛漲到一兩萬元。

當地時間3月22日晚,俄羅斯莫斯科州紅山區「克羅庫斯城」音樂廳遭恐怖襲擊。截至24日晚,恐襲現場發現了137具遺體,其中有3名兒童,現場檢查工作仍在進行,預計死亡人數還會上升。伊斯蘭國(ISIS)極端組織聲稱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

這起事件引發了當地華人的恐慌,一些中國人講述了當時在事發現場的恐怖經歷。

據紅星新聞報道,在俄羅斯留學的陳姓學生表示,事發時,他正在音樂廳隔壁棟三樓的餐廳用餐,突然聽到一陣爆炸聲,然後所有人都開始往外跑,自己就跟著大家一起跑,起初並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

據這名學生描述,一開始爆炸聲音特別大,他第一時間認為是遭到無人機襲擊,於是下意識地就近找掩體躲避,緊隨而來的就是像鞭炮一樣的聲音不斷傳來。接著再往外跑時,他聽到旁邊的人說「有人開槍了」。

中國短影片博主「凡凡旅行日記」表示,事發時自己正在莫斯科,事發後當地的中國商人和留學生比較恐慌。就他所見,即使到了凌晨,莫斯科大街上也到處都是警車。

據這名博主說,恐怖襲擊發生後,從莫斯科回中國的機票出現暴漲。「前段時間從北京至莫斯科往返的機票也就四千來塊錢,現在單程已經漲到一兩萬元的價格」。

這次恐襲發生後,當地飛往中國的機票突然暴漲的消息引發網民不滿,不少中國網民在微博留言:

「每次有難,機場還是高鐵就加錢,真噁心。」

「為甚麼還要掙這個錢啊『怒』『怒』『怒』在莫斯科居住的華人有那麼多,現在想回國了機票漲成這樣有點太過份了吧!!」

「航空公司急不可耐的發財,吃相有點難看。」

紅星新聞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當地不少中國留學生表示學校已經停課,他們都待在宿舍很少出門。而身在俄羅斯的一些中國貿易參展商感到進退維谷——恐襲打斷了他們的商業進程,目前回國的消息也不明朗。

根據報道,莫斯科目前有不少前往參加展覽會的中國商人。有中國參展商透過社交媒體表示,為了3月27日至29日在莫斯科紅寶石展館的展會,已經投入不少資金,團隊都已經抵達莫斯科,樣品也運到了當地。但在恐襲發生後,當地政府已通知展會取消。

香港23條通過 李嘉誠兒子嘆氣後卸任要職

香港23條立法剛剛通過,3月22日晚,香港長江和記實業公司公布,李嘉誠兒子李澤鉅不再擔任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他在卸任前一天嘆氣說,香港人近年來過得「挺辛苦」,希望香港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言語中透露出對香港前景的擔憂。

22日晚,李嘉誠家族企業香港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公司公布,李澤鉅不再擔任集團聯席董事總經理,但將繼續擔任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在此前一天,李澤鉅掌控的長江實業集團(長實)公布2023年業績,營收及淨利皆下跌。長實及合營企業的收入為710.82億港元,年減10.65%,獲利173.4億港元、年減18.7%。其中房地產銷售收入131.53億港元,比上年下跌48.9%。

集團主席李澤鉅在業績記者會上表示,房地產利潤下降,這是意料中事,「我相信整個投資界都是預期今年的物業發展盈利會比之前有差距」。

李澤鉅被記者問到,對於香港整體經濟有何評價。他嘆了一口氣,直言港人近年來經過了一浪接一浪的風浪,先有2019年的「社會運動」(即反送中和平抗爭)、2020年後面對疫情(中共病毒),現在經濟又放緩,「香港人挺辛苦」。

他強調,香港「千祈、千祈要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他說,全世界只有幾個城市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其中一個,可以說是來之不易,一定要保住。至於如何提振香港經濟,要看香港政府有何計策。

李澤鉅這番言論,透露出他對剛剛通過的香港23條立法對香港經濟和金融的影響深感擔憂。

香港立法會3月19日火速通過備受非議的第23條立法,引發國際輿論譴責。美國國務院迅速回應,批評第23條立法「加快了香港由開放社會走進封閉的進程」,美國政府會毫不猶豫地譴責負責的港府官員。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22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23條會讓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保,中共把香港由寶地變成了廢墟。由美國國會資助的自由亞洲電台準備在3月底撤離香港。

另外,根據英國金融機構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紐約及倫敦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香港則連續四屆不敵新加坡,排名全球第四。而在「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香港由去年第七位跌至今年第九位。

李嘉誠家族企業長實集團近年在香港的投資減少。對此,李澤鉅在記者會上表示,長實目前在香港還有8個地產項目,他強調不論投地或補地價都要看回報率,回報率決定一切。如果發展地產的利潤較低,就會將資金投放在別的行業。

自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以來,中共操控港府打壓香港民主人士,強推《港版國安法》,更通過第23條立法,使香港的自由、法制遭到嚴重破壞,大批港人移民或逃亡海外,香港經濟遭受重創,房市也陷入低迷。

2023年8月,長實集團罕見以低於市價最多近三成的價格,拋售香港新建樓盤,引發熱議。有分析人士指,長實大幅折價拋售可能是想回收資金,投資其它項目。

過去幾十年來,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經是中共領導人的座上賓,他不僅在中國大陸大量投資,還幫中共承攬國際項目。但中共黨魁習近平上台後,李嘉誠迅速從大陸撤資,甚至連香港的一些項目也轉移它國。

李嘉誠家族從中港撤資,被稱有先見之明。獨立時評人蔡慎坤透露,李嘉誠撤離中國與習近平有關。

今年1月22日,蔡慎坤在海外X平台撰文透露,像李嘉誠這樣的傳統商人很在乎政商關係,習近平任副主席時曾單獨會見過李嘉誠和李澤鉅。但2013年習上位後,並沒有按慣例接見香港家族財團大佬,一直到2014年9月22日,習才會見了以董建華為首的香港工商界訪京團,其中包括李嘉誠。

蔡慎坤透露,李嘉誠一直希望單獨拜見習,報告通過中辦遞交上去,卻遲遲沒有回覆。李嘉誠在北京等了兩周,不得不打道回府。他回到香港立即召集核心成員,做出撤離中國的重大決定,而且要求低調行事,不露聲色。

2015年,中共黨媒新華社《瞭望智庫》發表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指責李拋售大陸資產,是「過橋抽板」。此時外界才知道李嘉誠從中國大規模撤資的消息,而那時,李嘉誠旗下的項目和土地幾乎都已易手。

對於李嘉誠的「跑路」之舉,許多媒體稱,這意味著他對中共不抱希望,同時也是對「一國兩制」的不信任。

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李嘉誠並未和其他香港富豪一樣明確表態支持中共和港府,相反卻刊登「黃台之瓜,何堪再摘」的廣告,呼籲當局停止暴力,這使他與中共當局越走越遠。

「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出自唐代李賢的名詩《黃台瓜辭》,全文內容是:「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絕抱蔓歸。」

李賢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兒子,高宗死後,武則天為實現稱帝之夢,連番逼害自己的兒子。李賢在臨死前留下這首詩,他藉此勸告武則天,不要再對子女趕盡殺絕。

李嘉誠引用此詩,被認為是在暗示中共當局不要對香港青年趕盡殺絕,他也因此遭到中共黨媒的猛烈抨擊。

養老金難養老 中國退休人士被迫再就業

去年,住在南京的郝鵬飛(Hao Pengfei,音譯)退休的時候,感覺現實和他年輕時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郝鵬飛告訴半島電視台,「我曾經認為退休後更放鬆,且做自己愛好的事情,而不是面臨壓力和擔憂。」

郝先生在一家國有製造企業擔任管理人員,一直幹到去年年滿60歲。儘管他本想繼續工作,但公司規定他必須在60歲退休。

但郝的退休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中共治下的養老金資金入不敷出,外加經濟疲軟、人口老化、就業人口減少、青年失業率增加,令中國養老問題雪上加霜。從以下包括郝鵬飛在內的三個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可以看出中國人退休後,靠養老金難以生活。

由於抵押貸款、房屋裝修和醫療費用超過了他每月的養老金收入,郝鵬飛很快又回到就業市場。如今,他白天為一家餐館老闆兼職會計,晚上則擔任酒店保安以貼補家用。

與此同時,他的妻子試圖找到新方法來幫助減少家庭開支。自從近20年前背部受傷以來,他的妻子就一直無法工作。

傳統上,許多中國老年人退休後會搬去與孩子同住,但郝的兒子與兒媳和兩個女兒住在上海的一間小公寓裏。他說,「沒有我們的空間,無論如何,我和我的妻子都得在南京生活。」

二月中國新年期間,兒子一家去南京看望了老兩口,不過即便是過年,郝鵬飛一家將開支保持在最低限度。

他們表示,雖然寵溺孫女,但今年他們也很想攢錢,希望有一天能安心退休。

中國招聘網站51job.com在202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老年人打算在退休後重返職場。

雖然一些中共媒體稱讚退休人員再就業對中國經濟有積極作用,但郝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我認為這表明,對於許多人來說,我們的養老金制度目前無法提供體面的生活,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江(Yang Jiang,音譯)表示,退休人員重返工作崗位的趨勢,反映出養老金制度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中國有三類養老金制度:公務員系統、企業職工系統、城鄉居民(涵蓋農民)系統。其中公務員最高,企業職工其次,城鄉居民最低。像郝這樣的城鎮退休職工平均每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約為470美元,而農村和農民工只能領取25美元。

63歲的顧成吉(Gu Chengji,音譯)在南京一個建築工地工作,是中國近3億農民工之一,他的戶口在農村,因此他沒有資格享受南京的社會保障福利。

顧告訴半島電視台,他至少還需要工作10年才能有足夠的錢退休,但他擔心自己的身體無法再在建築工地上辛苦工作十年。

他說,「我已經在同一家公司努力工作了很多年,他們知道我是一名好工人,所以他們現在讓我做一些更輕鬆的活。但這仍然是一項艱苦工作,有時晚上我因為背部和膝蓋疼痛而無法入睡。」

去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近3億,創歷史新高。未來10年,預計將有約3億中國人達到男性60歲、女性50—55歲的官方退休年齡。

廣州一家醫療產品供應商的會計師孫夢潔(Sun Mengjie,音譯)表示,她計劃儘可能延長工作時間。「我擔心在未來幾十年裏,我將無法過多依賴國家(養老金)或其他人,所以我想儘可能地多存錢。」

美國布魯金斯中國經濟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向BBC表示,中國出生人口下降的同時,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則將急劇增加,其中85歲以上人口增速更快,因此到2050年左右,中國高齡老人數量將超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在勞動力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花費更多的資源來照顧老人。

位於北京的安邦智庫向BBC表示,比發達國家的老齡化更麻煩的是,中國是在發展中經濟體階段進入的老齡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未富先老」。由於國家和社會的財富積累不足,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為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所做的凖備不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