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奧斯卡影后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主演,講述在香港的三位外籍女性生活的美劇《Expats》日前在亞馬遜(Amazon)旗下影視串流平台Prime Video上架,2月23日播出第一季的最後一集。6集的故事以2014年的香港為背景,因涉及「雨傘運動」的畫面,香港觀眾無緣觀看,事件引發爭議。外國人漂泊香港,每個人都在這座飄搖不定的城市中尋找自己丟失的摯愛,在憂傷和失落的情緒下,與香港人追尋自由卻充滿曲折的歷史大背景相呼應,影片黯然拋出一個問題:「何處是吾家?」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荷里活新晉編劇兼導演王子逸(Lulu Wang)執導的劇集《Expats》(外籍人士),改編自李倫京(Janice Y. K. Lee)的暢銷小說《The Expatriates》,講述三位從美國移居香港外籍女性之間發生的恩怨情仇,探討家庭、婚姻和友情。因為韓裔美國人Mercy(柳智英 飾)的無心之過,導致家庭美滿的Margaret(妮歌潔曼 飾)小兒子Gus在花園街失蹤,印度裔美國人Hilary(Sarayu Blue飾)鄰居的丈夫David(Jack Huston 飾)被懷疑,Margaret與Hilary的友情破裂,同時Hilary也面對著丈夫感情不忠和自己不孕等問題,David又與Mercy又產生了婚外情,三個女性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三人對於「家」的概念從此改變,留在陌生的香港還是回到出生地美國,成為了她們生命中頗為糾結的課題。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外國人與香港人都變成「無根人」

《Expats》劇集圍繞著幾個充滿著不安情緒的主角展開,在政治環境高壓的香港,整個氣氛在第五集的傾盆大雨及上萬港人撐傘上街的情境中到達頂峰。每個角色都有自己性格中最軟弱的一面,都有渴望留住的幸福。事實上,每一位在香港的外籍人士都有一種對於身份的困惑,在他們人生的某一階段來到了香港,在這裏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要照顧的家庭,有親人、朋友,但是,卻沒有「家」帶來的安全感。而對應著大時代下的香港人,雖然如今他們仍然身在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也同樣沒有安全感。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自從Margaret的孩子Gus失蹤後,她性情大變,過去優雅知性的她變得躁動不安,懷疑身邊的一切人。Hilary將太多的感情傾注在先生David的二人世界中,當發現先生有了外遇後,當年對父親辜負母親的種種回憶,她的童年經歷過所有不愉快的回憶湧上心頭,讓她憤怒、怨恨。Mercy在經歷了弄丟Margaret的孩子的事件後,在自責的痛苦中她放縱自己,為了尋求情感上的安慰,不惜介入他人的家庭⋯⋯筆者不由想起當下香港社會變色,抑鬱症蔓延吞噬了許多人的生命,無論年紀大小,成就多少,真的令人惋惜。過去香港是文明的大都會,如今被人戲稱為「大刀會」,砍人事件不時發生,令人不安。社會環境與人的情感息息相關,《Expats》演繹的無奈與憤怒,其實也是社會現實的反映。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筆者更加讚賞的是影片中的一條副線,香港男生Tony(柯煒林 飾)與他母親雯姐(李琳琳 飾)的衝突,這或許是影片中最貼近香港人的環節了。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在雨傘運動期間,Tony認為香港在存亡關頭,上街爭取自由是比學業還要大的事,母親痛心地勸說兒子:「不要再做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了,你知不知嘗試的代價會失去性命?你的命有甚麼價值呢?」Tony不忿:「我是在香港長大的,將來我有孩子了,我怎麼對得起他呢?我要怎樣跟他交代說當年我沒有走出來過?」這樣的對白,相信是發生在民主運動期間許多香港家庭的真實寫照。在歷史巨變的關頭,選擇良知勇敢站出來,還是明哲保身,假裝事不關己,當下的香港年輕人為甚麼要肩負如此沉重的責任,香港人的「根」在哪裏?導演改編小說時加入的這條副線,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可以算是一段特定的歷史寫照。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影片細膩描繪了三個主角怎樣迷失自我,走向墮落,但導演依然努力想加入希望的一面。在第五集,Mambo神父向Margaret一家講了一個故事,談及他有個軍人朋友在阿富汗前線工作,開直升機救傷者,不幸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回國接受治療後決定重返戰場,繼續開直升機營救傷者。鼓舞他回去的聲音,就是直升機盤旋在空中的聲音,他的朋友告訴他:「我們見過無數次,即使士兵受重傷、失去意識,可是當他們聽到直升機的聲音,生命跡象會明顯回升。我希望我可以做那個聲音。」這個故事所體現的精神或是電影埋下的伏筆,牽引至第六集,三位受到創傷的女性,都決定留在香港,用另一種態度去面對自己生命中最不想面對的事情。而Tony投身社運,哪怕被捕,也沒有屈服。

劇集透過不同階層人士的視角,演繹出了一個充滿衝突的香港社會現狀,或許這也是導演希望引發觀眾思考的部份。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外傭與僱主之間的距離

影片的第五集,導演花了許多時間敘述外籍家庭傭工(外傭)與僱主之間的關係,並透過鏡頭生動展現了每逢周末在中環街頭數十萬外籍傭工聚集休憩的場景。根據2023年的數據,香港約有34萬名外傭為本地家庭提供服務,是香港勞動人口的重要組成部份。有誰關心她們個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聘請傭工的家庭父母原本應該承擔的角色?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透過兩位外傭Puri和Essie,影射了當下香港外傭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年長的Essie悉心照料Margaret的三個孩子,孩子們都感覺Essie比母親還要親近,也引起了真正應該扮演母親角色的Margaret的嫉妒,才有了後續孩子走失事件的發生。影片從頭至尾,家傭都是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她們一樣屬於家庭成員,不只是做家務,還要擔任調和著夫妻、孩子之間的關係的角色。影片演繹的Margaret孩子們對於Essie的依賴,以及富人家庭Olivia(陳慧珊 飾)對家傭嚴苛的態度,也反映出了聘請外傭後家長角色的問題。孩子們被嬌慣寵壞,父母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許多菲律賓、印尼女性,為了養家糊口遠離家鄉做外傭,無法照顧自己親人的孩子,要去服侍他人家庭的孩子,這種畸形的親子關係正是社會現狀。而在第六集中,Margaret一家決定搬回美國居住,仍希望Essie可以跟隨,這種無奈感令人謂嘆。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Puri與僱主Hilary之間的關係在第五集中也有著精彩的演繹,Puri在中環與其他外傭聚會時,其他外傭提議請她不要跟僱主走得太近,僱主很難與她們做朋友,但單純的Puri並不相信。夜晚回家後,當她將自己知道的男主人的秘密告訴了Hilary,Hilary露出複雜的神情,酒醉的她視Puri為姐妹,請她直呼自己的名字,教她化妝,又與她談論人生、理想,鼓勵她參加歌唱比賽追夢。當第二天Puri真的穿上Hilary的漂亮衣服,滿心歡喜想出門參加歌唱比賽一展歌喉時,卻看到宿醉的Hilary召喚她準備早餐,前一晚還情同姐妹,第二日又回到主僕關係,Puri感到失落萬分,默默地將漂亮衣服放回衣櫃,當作甚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在《Expats》中演繹的外傭與僱主之間的關係,在香港也是日復一日地上演著,外傭亦有自己的家庭和性格,如何保持尊嚴,平衡好僱主與外傭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一個頗為複雜的議題。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Expats》在剪輯與鏡頭運用方面相當出色,西班牙裔攝影師Anna Franquesa-Solano對香港的市井生活與富人區的奢華場景,都拍攝得非常唯美。取景地遍及香港人熟悉的旺角花園街、樂華邨、美孚新邨、中環至半山行人扶手電梯、銅鑼灣崇光百貨、土瓜灣益豐大廈、大坑祥勝茶餐廳、油麻地美都餐室,也有表現富人生活的半山豪宅碧麗軒、半島酒店總統套房、美利酒店餐廳、英基山頂小學等等,有些場景如今已不復見,例如美都餐室的霓虹招牌已經拆卸,2023年3月崇光百貨結業,這一切也只能在電影中回味了。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集的最後,三位女性都因為不同原因留在了香港,繼續完成她們還未了卻的心願。就如同當下仍留守香港的人們一樣,雖然眼前的香港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地盤,哪怕這片土地讓自己傷透了心,但生活仍要繼續,要有勇氣去面對未來的風雨。@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Expats》劇照。(Prime Video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