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地」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觀光勝地,和立山黑部、合掌村並列為「北陸三寶」。之前在日本三千米高山之中不為人知,直到英國傳教士前來登山後寫成一本書介紹上高地,從此名聞遐邇,吸引世界各地旅人到此觀光。

日本中部群山外貌似歐洲阿爾卑斯山而有「日本阿爾卑斯山」之稱,分「北阿爾卑斯山」的飛驒山脈;「中阿爾卑斯山」的木曾山脈;「南阿爾卑斯山」之赤石山脈。上高地(かみこうち)隸屬飛驒山脈,1934年列為日本中部山嶽國立公園,地形起源於約一萬四千年前火山噴發與冰川活動造成。

上高地步行路線整理。(王知涵繪圖/大紀元)
上高地步行路線整理。(王知涵繪圖/大紀元)

「燒岳」是飛驒山脈中最活躍的活火山,高達2,455米,火山噴發改變梓川河道,形成長約10公里,寬度最大一公里的堆積平原,就是上高地,為盆地形峽谷,標高一千五百米,四周高聳大山林立。

上高地彷如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山中小城,周圍個個是高大巨人非常壯觀!大正池身旁的高山巨人是燒岳,再來是穗高連峰。奧穗高岳3,190米,是日本第三高山、前穗高岳3,090米和明神岳2,931米。巨人高山群圍繞著上高地,有著最優勢地理屏障,長期與外界隔離,上高地保有最原始、最樸實、最純真的面貌。

上高地裏的河川、湖泊、溼原、山嶽自然景觀,美如神仙居住之地,日本尊奉為「神的故鄉」並且竭力維護上高地美麗價值。

河童橋旁的梓川河谷。(王知涵/大紀元)
河童橋旁的梓川河谷。(王知涵/大紀元)

梓川河岸和遠處的活火山燒岳。(王知涵/大紀元)
梓川河岸和遠處的活火山燒岳。(王知涵/大紀元)

大正池與田代池

從大正池到德澤,上高地步行路線有10公里,分林間路線與梓川路線,沿梓川河岸可以同時觀山賞湖,比起在森林間穿梭要有趣的多,所以旅人多選擇沿梓川散步。

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燒岳火山噴發阻斷梓川,因而形成大正池,也就是上高地入口,這裏美的絕對會讓你驚豔!清晨薄霧輕罩池面,飄渺像夢幻仙境,翠綠森林與冉冉白煙的燒岳,鮮明倒影湖面,景色秀麗。

田代池絕景在田代溼原,水質清澈見底,朝霧帶來豐沛水氣,潤溼整片樹林,藍綠色梓川清流緩緩流淌,彷彿走進忘憂森林般安靜、祥和,耳邊潺潺流水聲與我們相伴同行。

河童橋背景為穗高連峰。(王知涵/大紀元)
河童橋背景為穗高連峰。(王知涵/大紀元)

田代橋。(王知涵/大紀元)
田代橋。(王知涵/大紀元)

傳教士與河童橋

隱居的上高地得以聲名遠播要歸功英國傳教士威思頓(Walter Weston),於是在河童橋不遠處有專設感謝威思頓的紀念碑。當地導游說起威思頓,27歲來到日本,他喜愛登山,征服日本許多著名高峰,也包括北阿爾卑斯山。

1896年威思頓著作《日本阿爾卑斯山攀登與探索》在英國倫敦出版,書中大力讚賞上高地美景,自此引起全球關注!後來,在1928年上高地被提名日本八景的「最美山谷」,而名揚世界。

發現上高地的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記念碑。(王知涵/大紀元)
發現上高地的英國傳教士Walter Weston記念碑。(王知涵/大紀元)

河童橋位於上高地中心地帶,是橫跨梓川的木造吊橋,上高地公車總站、飯店、餐廳、咖啡店、禮品店都匯聚於此,非常熱鬧!這裏也是仰望山景最佳地點,上游有穗高連峰和明神岳的壯麗景致,下游是白煙裊裊的燒岳,火山煙至今未曾停歇。

在河童橋前有個超級大川灣,視野遼闊,有緜延不絕雄偉大山與低勢河谷,兩者落差極大!除了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也感覺人類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

在水位較低時,可在梓川河邊打卡留念,兩旁繁茂的鑽天柳和落葉松,茂密鮮綠是最佳陪襯美景,每年4~11月上高地開放期間,河童橋上觀景駐足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據傳「河童橋」的命名與一則神話故事有關。日本民間流傳「河童」妖怪住在河裏或沼澤中的故事,牠經常出沒水邊,會在頭頂放一個盤子,如果盤子內的水乾涸就會體力虛弱無力,甚至死亡。以前,上高地有少數人住居,但當時沒有橋,所以人必須涉水才能往返河的兩岸,看到人們把衣服放在頭頂過河的模樣,就好像河童把盤子放在頭頂過河一般,所以梓川上的造橋就命名「河童橋」。

穗高連峰。(王知涵/大紀元)
穗高連峰。(王知涵/大紀元)

明神池距離河童橋較遠,所以旅人一般只行走大正池到河童橋之間,在往明神池路上人跡明顯變少,人煙稀少容易遇到上高地野生動物,例如熊和猴子。若要前往明神池則建議結伴同行,至於更遠的德澤就不建議前往了。過了明神池後的步道暗又窄,有安全因素考慮,除非你有備而來。

看到日本致力呵護神山領域,我們感受上高地大自然清新的氣息,聽著蟲鳴鳥叫,呼吸涼爽空氣,欣賞沿途湖光山色,走在山中小路舒服輕鬆自在,這種感受需要親自走一趟,才能體會到上高地之美!#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