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律師查錫我最近在他主持的《錫我的心靈空間》中,與觀眾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希望藉他從「苦難專家」變成「快樂天使」的經歷,以及對人生的領悟,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關心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查錫我在第84集節目一開頭就說,「我的童年家庭貧困,生活環境很差,但是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當年處於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當時我的鄰居們也都很窮,但是大家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人情味是很濃厚的。所以我回頭看,快樂不是一定要有很多錢,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如何。你和家人的關係,你和同事的關係,你和朋友的關係,甚至你和整個社會的關係。」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懷、充滿愛的社會裏,我們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獲得快樂的。相反,如果我們身處的環境、人與人之間互不關心,自顧自,彼此關係很疏離,在這樣一個冷漠的社會裏,你要快樂相對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貧窮令人物質缺乏,甚至他的媽媽經常沒錢買菜買肉,但是貧窮無法奪走快樂,只要家人之間互相關愛,關係親密,貧窮人家照樣充滿歡聲笑語。

初嘗生離死別

查錫我在小學畢業後,因為家貧不得不停學,13歲起就開始在洋服店當學徒,掙錢養家。

1966年的龍舟節,他約好弟妹在他下班後一起去游泳,因為那時大家都相信在端午節游泳,一年裏的病痛就會減少。但是那天洋服店在打烊前接待了一群遊客,耽誤了2個多小時才下班。他的弟妹都在海邊等他,大弟弟性子急,自己先下海玩,不幸溺水身亡。

查錫我下班趕到海灘,弟弟已經出事,消防員一直在水里打撈,但是就是找不到弟弟。查錫我立刻跪下禱告,祈求上帝救起弟弟。神奇的是沒多久消防員就找到弟弟,但送醫院也沒能救回。

此事對全家人的打擊很大,查錫我看到父母經常為弟弟落淚,他的心裏更加內疚和自責,總是在心裏說:如果早知道會這樣,我早一點下班就好了;如果早知道會這樣,我寧願辭掉工作,我的弟弟就不會出事,弟弟的生命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他說,可惜人生就是沒有「早知道」,這個世界上,普通凡人都沒有預知能力,也沒有能力把發生的事情倒回去重頭再來。

還有,他心裏也出現了無數次這樣的疑問:為甚麼他的禱告不起作用?為甚麼上帝不救活弟弟?雖然他不知道為甚麼,但他只能理智的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

過了很長時間以後,查錫我才領悟到,不是你的每一個禱告都能夠得到上天的應允。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對神的信仰。

如果每次禱告都能得到滿意的回應才願意信神,這種有為的心態就不夠純淨了。

把苦難人生當作一場盛宴

後來,查錫我通過自修考上了浸會學院,雖然一邊上課一邊兼四份工作,累得走路都在打瞌睡,但是,「很幸運,我的成績都相當好,雖然做了四份工,我還是拿到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後,我就去了懲教署,做了很短時間,之後就進了廉政公署。」

1973年查錫我結婚,很快有了一兒一女,開心的過了幾年幸福的家庭生活。

但是人生是無常的,順境和逆境交織在其中。幾年後他就面對婚姻失敗。這對他打擊很大,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他完全沒辦法接受,「根本睡不著,每晚要喝酒才可以入睡。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一個非常低的低谷。也花了很多年時間,才走了出來。」

之後他迎來了第二次婚姻,與第二任妻子有了一兒一女。只是好景不長,幾年後查錫我被診斷出肝癌擴散,已經不能做手術,被醫生告知只有幾個月的生命。幸好一位朋友建議他去看另外一位專科教授,找另外一位超聲波醫生重新檢查,發現他的肝臟只有一顆腫瘤,可以做手術切瘤。這個過程他的妻子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最後承受不住,就在查錫我手術後傷口還未完全癒合的時候,倆人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這次對查錫我的打擊更大,苦不堪言,甚至有2次坐到窗台前,想要跳樓了結痛苦的一生。幸虧他心地善良,每次都想到80多歲的母親將要面對的痛苦,而且,他也不想讓前妻自責一輩子,更不希望他的子女一生都要承受父親自殺的心理陰影。正因為他在痛不欲生的時候還能為他人著想,所以他走出了絕望。

查錫我表示,「感謝主,撿回了一條命。因此對人生有新的體會,人生短暫且無常,我們應該活在當下。」

而且,透過不停的禱告,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他悟到可以把自己經歷的苦難與其他身陷苦難中的人分享,也許能對其他人有所幫助。因此他開始到醫院去做義工,陪伴一些重症病人,與他們聊天,分享自己的故事,安慰、照顧和鼓勵他們。

他說,生命的本相,就是短暫無常,而且充滿苦難。應對苦難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納它,積極面對。即使受苦也不抱怨,不生氣,更不要怪天怪地,怪全世界所有的人。因為抱怨和憂慮無濟於事,改變不了任何東西。你要做的就是儘量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刻。生命如同一場盛宴,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樣樣都有,這些都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因此,放下包袱,以苦為樂,心懷感恩,好好的享受每一分鐘,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才不至於虛度一生。@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