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發現,六成受訪無家者曾遭肢體、情緒、精神或性虐待,近半更有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關注無家者的團體「同路舍」認為,孤立無援的無家社群缺乏社交支援,面對創傷時更難復原,建議政府加強支援措施,並教育公眾減少歧視無家者。

非牟利組織「同路舍」與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今年1月至7月與89名無家者訪談,了解他們過往的創傷經歷與無家狀況之間的關係。

受訪者年齡介乎21至78歲,平均年齡為53.1歲,無家的持續時長由不足1年到長達10年不等。研究結果顯示,58.4%的受訪者曾經歷不同程度的虐待。另外一些受訪者亦透露,他們曾與家人關係欠佳,例如父母離婚、被家庭成員背叛等,這些經歷令他們對人生的希望、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直接導致他們無家可歸。

研究員調查無家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過去經歷,並根據DSM-5創傷後壓力症檢查表(PCL-5)評分,發現44.9%的受訪者符合PTSD的閾值。換言之,他們已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相當貼近確診的臨床要求。

支援網絡較薄弱 形成惡性循環

研究指出,如果PTSD果患者能夠尋求生活圈子的支援和鼓勵,其將較容易面對此疾病,但是次調查中,只有39.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尋求家人、朋友和社區非政府組織等社會支援。

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嫣紅指,調查反映超過六成受訪者沒有任何社交支援,令PTSD和無家狀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居無定所,在街上孤立無援的日子加重患者的精神壓力,而因創傷後壓力症帶來的負面影響,又令患者更難走出無家困境」。

同路舍高級項目經理吳兆康表示,研究結果比起他們的假設更為嚴峻,無家者過往創傷的經歷,加上日復日無家狀態、社會污名及不同現實問題,認為他們的精神狀態堪虞。他表示,政府應正視無家者群體問題的癥結,並給予真正的理解、關心及制定相關政策,「因高度尊重才是解決心理及精神健康問題的核心關鍵」。

籲教育公眾減少歧視

同路舍及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建議政府和相關機構,為無家者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服務,包括心理治療及心理教育等,強化心理韌性、抗逆力。此外亦提供「全人」發展服務,包括醫療保健、社交服務、就業培訓、康體活動及靈性介入等,幫助無家者全面改 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素。

建議亦指出,標籤無家者會強化自我污名,嚴重影響無家者的精神健康,可對他們造成二次傷害。團體認為,「高度尊重」為改善無家者精神健康的關鍵,政府應牽頭推行無家者友善政策。另外從社區教育層面着手,提高公眾對無家者和精神健康問題的認識和理解,減少對他們的歧視和偏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