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審計署近日發布的2022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多個地區虛增財政收入,且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嚴重。這導致許多城投公司處於淨償還狀態,而地方政府根本沒錢還債。專家認為,這種情況只要再持續的一兩個月,城投債就會全面爆煲。

26日,中共審計署公布《關於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承認,中國有70個地區通過「自賣自買」國有資產、虛構土地交易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861.3億元(約119.3億美元)。49個地區通過承諾兜底回購、國有企業墊資建設等方式,違規新增隱性債務415.16億元(約57.5億美元)。

根據中共財政部在5月底發布的數據,截至4月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不包括隱性債務)餘額達到37.05萬億元(約5.1萬億美元);與2022年底35.07萬億元(約4.86萬億美元)的債務餘額相比增長了5.7%。

中共地方政府的債務分為顯性債務和隱性債務。所謂顯性債務,是指納入政府公共預算的債務、是可見的,也稱地方政府債務或者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

而隱性債務,是指地方政府在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以及通過非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其通常不公開或不納入預算,舉債主體是地方政府組建的投融資平台公司(也稱「城投」)。

城投公司在中國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方面具有關鍵作用,是中國金融系統的「黑洞」,被用來填補地方政府的收入與開支的缺口。城投公司的債務有公開發行的債券,也有非公開借的錢,有標準化的,也有大量非標的,所以存在大量隱形債務。

今年2月,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隱藏債務總額為66萬億元(約9.14萬億美元),與2019年的40萬億元(約5.5萬億美元)相比增長了65%。

高盛集團則估計,包括各省市設立的數千家融資公司的隱性借款,中國整體債務總額約為164萬億元(約22.7萬億美元)。

27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大陸入門網站新浪網發表署名文章表示,2015年以來,全國地方政府債務持續擴張。尤其是2019年以後,同比增速維持在15%以上,實際達到GDP增速的3倍。

此外,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的餘額和增速也非常驚人,全國城投有息債務規模快速擴張,每年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中國的地方債(含隱形地方債)佔GDP的比例高達74%,是全球最高的。」他說。

6月4日,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在其微博發文表示,2012-2021年,中國行政主導性投資佔GDP的比例,最低為20.68%(2021年),最高為24.83%(2016年),遠大於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經濟政府投資3%-4%的佔比。

他說,這種過度投資是不可持續的,其結果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減弱,最終經濟陷於停滯。

地方政府償還債務困難 城投公司面臨生死困局

6月2日,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智庫榮鼎諮詢研究了中國205個城市和近3,000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年度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去年,半數城市面臨償債困難,償債成本超過其總收入10%。相比之下,2021年有三分之一城市面臨償債困難。

研究人員認為,償債義務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如此之高,顯然已經跨入難以管控債務償還的門檻。

中共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地方政府債券到期償還本金7,916億元(約1,096.4億美元),其中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7,398億元(約1,024.7億美元),佔比高達94%。而且,近年地方政府發債期限明顯拉長。

作為地方政府融資「代言人」的城投公司,則面臨著「錢荒」甚至是「生存」的嚴峻局面。德勤公司對多家城投公司調研後發現,大部份城投公司每年的業務現金流淨額往往只能覆蓋個位數百分比的當年還本付息金額,基本靠債權融資借新還舊填補缺口,有息負債越滾越大。

據廣發證券統計,今年前4個月,城投非標違約事件共發生73件,數量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歷史新高。城投公司普遍面臨「債務負擔重、資金缺口大、造血能力差」的局面。

截至今年5月24日,地方城投債總存量達到1.95萬隻,合計13.77萬億元(約1.9萬億美元)。從到期規模看,今年城投債到期規模達5.7萬億元(約7,894.7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52%,達到歷史峰值。

目前許多城投公司難以盈利,甚至無法籌集足夠資金償還貸款。例如,遵義道橋銀行貸款的強制展期、重慶能源等16家企業申請破產重整、蘭州城投「技術性」違約,貴州政府公開表示債務超出還款能力,甚至出現昆明城投街頭擺攤賣城投債券,都凸顯了當前城投公司面臨的生死困局。

對此,中國問題專家、資深媒體人石山6月28日對大紀元表示,在中國,無論是機構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不能隨便在大街上發債。街頭發私募債這種行為是違法的,甚至已經涉嫌非法集資。

石山指出,「由於私募債的風險較大,需要做盡職調查,而且是針對特定的投資者,每一期投資者不能超200人,承銷後還要在交易所做備案登記。昆明城投街頭擺攤售賣城投債券,表明其在債券發行上已經走投無路了。」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22以來城投融資難的現象越加突出。今年5月,城投債融資轉負,明顯低於歷史同期水平。土地市場的持續低迷,一方面導致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影響城投平台政府相關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土地資產價值縮水、流通下降,影響城投平台現金流和再融資。

今年5月份,城投債淨融資額為負432億元(約59.8億美元),也就是處於淨償還狀態。這些錢都得由地方財政自己掏錢償還,而地方財政根本就沒錢還債。「這種情況只要再持續的一兩個月,城投債就會全面爆煲。」石山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