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在去年10月份對中國發起半導體制裁以來,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遽降,中國的晶片自產面臨設備斷供。分析認為,在美國、日本、荷蘭、台灣的聯合封堵下,中國的半導體企業難以實現技術升級,或將面臨被淘汰。
去年10月份,美國發布了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令,限制先進晶片及製造設備出口到中國。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美國發布禁令之前,在2022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額同比降幅為7.5%;而在2022年第四季度,則急遽降至37.4%。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半導體製造設備進口繼續呈大幅下降趨勢,進口數量(8,024台)同比降幅達到36.3%;進口金額(34.8億美元)同比降幅達到34.2%。
從海關數據看,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日本、美國、荷蘭、南韓和台灣佔到了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金額的75%,但金額已大幅下降。
在美國宣布制裁令之後的5個月內,日本對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37.2億美元(佔總出口額的34.5% ),同比遽降了30.5%;其次是美國,出口額13.86億美元(佔比13%),同比降幅高達47.7%;荷蘭的出口額是9.83億美元(佔比9%),同比也大降了37%。
此外,南韓(佔比10.5%)和台灣(佔比7.8%)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出口額同比也分別下降了46.6%和34.7%。
3月31日,日本宣布對23個品類的半導體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均為10-14納米節點以下的先進半導體生產所必需的設備。該新規目前正在徵集公眾意見,計劃從今年7月份起開始實施。
在日本最新的出口管制產品中也包括了對半導體製造工藝必不可少的光刻機設備。目前,尼康和佳能,以及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三家公司壟斷了全球的光刻機供應。
而荷蘭已在3月8日宣布將部份深紫外(DUV)光刻機設備添加到了出口管制清單,預計相關措施將在今年夏季之前實施。
荷蘭從2019年起就不再向中國供應極紫外(EUV)光刻機,此次新規將管制範圍擴大到了成熟製程的半導體工藝。
雖然日本和荷蘭均未表示新的出口管制是針對中共的,但兩國明顯都是在與美國的半導體戰略保持一致。新規一旦實施,將進一步擴大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的制裁效果。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與半導體工業協會(SIA)去年11月發布報告,2021年,美國、歐洲、日本在全球半導體設備供應中佔到九成的份額,中國的半導體製造高度依賴進口設備。
號稱中國唯一能生產14納米節點以下晶片的中芯國際,在美國去年10月份發布對中國的制裁令之後,其營收以及淨利潤都出現大幅下滑。
根據中芯國際3月底發布的2022年財報,該公司在2022年的營收與淨利潤都超過了2021年。但是,在2022年的4個季度中,營收最高的是第三季度,達到了131.7億元(約合19億美元);營收最低的是四季度,為117.5億元(約合17億美元);從公司去年的淨利潤看,第二季度淨利潤最高,達到340.8億元(約合50億美元);從第三季度降至313.7億元(約合45.7億美元);到第四季度進一步降至274.4億元(約合40億美元)。
中芯國際在去年11月份宣布將增加16億美元的支出,提高訂購設備的預付金,以期保證其在上海、深圳與北京三個成熟製程工廠的設備交付。但是,荷蘭與日本的最新出口管制規定可能對此帶來變數。
對於2023年的展望,該公司也持悲觀態度。
中芯的財報表示,2023年,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行業回暖需要時間,汽車電子行業增量需求僅可以部份抵消手機和消費電子疲弱的負面影響。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該公司預計2023全年營收同比將下降,毛利率將下降20%左右(2022年為38.3%)。
對於多國圍堵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旅居英國的投資顧問方奇在4月8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的半導體最後就是公司和官僚勾結,向政府騙錢,因為中國半導體在內循環中作技術升級是不現實的。
像中芯國際這樣的中國半導體企業,方奇表示,也許過幾年可能就消失了。因為不只是半導體製造設備,日本的光刻膠、燒製設備等也可能加入制裁,這對中國企業而言就更加要命了。日本、荷蘭以及美國掌握的一些半導體高新技術,根本無可替代。@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