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財商天下的熱點資訊。今天的內容有:

# 衛星圖顯示殯儀館湧巨量人潮 告別親人僅有2分鐘
# 1天2萬醫療費 染疫病患陷債務危機
# 中共政策飄忽不定 投資人不知所措
# 最糟糕情況還未到 世銀大幅下調今年全球增長預期

現在,我們就進入今天的熱點:

衛星圖顯示殯儀館湧巨量人潮 告別親人僅有2分鐘

在中共突然取消「清零」後,全國出現大規模染疫情況,由於官方不再公布統計數據,因此全球很難了解中國的疫情現況。不過,美國發布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多個城市的殯儀館爆滿,也證實了近期因染疫導致死亡人數大幅增加的傳言。

據美國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從12月下旬至1月初,北京、南京、唐山、成都、昆明以及浙江湖州6個城市的殯儀館活動都急遽增加,大批居民聚在殯儀館,排隊等候親人被火化。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至少4家殯儀館已經停止舉辦追悼會,只提供火葬服務。而親屬的家祭儀式則縮短到只有2分鐘。有重慶的殯儀館工作人員透露,冰櫃已經滿了,所有8個焚化爐都是7天24小時全天候運作,「電話基本上一直在響」。

衛星捕捉到的這幾個地方殯儀館的圖像,只是中國正在發生的疫情死亡事件的一個縮影。當局一直都在試圖壓制真實死亡數據。

中共國家衛健委明確收窄了死亡病例分類,只有病毒導致肺炎及呼吸衰竭死亡才歸為中共病毒(Covid-19)死亡,而不管病毒檢測是否呈現陽性。中共衛生官員更試圖通過引用Omicron變種的低死亡率(0.1%)來安撫公眾。官方通告的死亡人數被國際期刊《科學》稱為「低得可笑」。

國際專家預測,中國實際每天因Covid-19死亡的人數接近5,000人,多個模型預測中國今年會有超過100萬人死於大流行病。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Yanzhong Huang)告訴《華盛頓郵報》: 「(中共的)大流行病應對模式已成為笑柄。這不僅會影響領導人,還會影響政權本身的合法性。」

1天2萬醫療費 染疫病患陷債務危機

正當染疫潮席捲全國之際,中國至少14個省市宣布停止對染疫民眾提供免費治療,這使得病患及其家庭背負沉重的醫療債務,傾家蕩產的風險上升。

據《金融時報》報道,上海與廣州醫院目前已經改為向住進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索價每天2萬元人民幣的醫療費,相當於普通市民5個月的收入。儘管之前銷售了數千萬張低價防疫保單,但為了避免承擔鉅額賠付責任,保險公司基本不批准相關理賠。

中共的衛生政策也讓索賠人難以證明自己感染。衛生官員縮小了Covid-19病例與死亡的定義,北京泰康保險一名主管在拒絕承保後收到了數十起投訴,他說他的公司在批准理賠方面「非常嚴格」。「你必須拿到醫院的染疫證明,而醫院很少發出相關文件。」

擁有6,400萬人口的安徽省上周開始要求居民支付30%的相關門診費用。而北京附近的三河市上個月要求染疫患者必須支付50%醫療費。

據報道,53歲的河南省農民高勝利上周在染疫後中風。入院兩天後,他就收到了15萬元人民幣的賬單,這個費用是其家庭年收入的兩倍多。此外每天還有5,000到10,000元不等的額外賬單寄來,讓他的家人陷入絕望。

而城市中產階級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去,因為患者很難獲得保險理賠,許多醫院都拒絕為陽性患者出具感染證明,除非他們能報告肺部感染,並獲得當地衛生部門的審批。

上海市第十醫院的一名醫生說,市衛生委員會已經指示工作人員限制Covid-19的診斷。醫生表示,他們被要求將大多數病例標記為呼吸道感染。

杭州的行銷經理Frank Wang在2022年初買了防疫保險,但在確診併發肺部與腎臟感染後卻被拒絕開立染疫證明,他說:「醫院清楚表明染疫證明不容易拿到,因為這個病的診斷已經被政治化了。」他不得不支付了2萬元人民幣的治療費。

中共政策飄忽不定 投資人不知所措

中共政策的急轉彎,不僅讓民眾難以承受,也讓外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甚至中共地方官員都不知所措。

《華爾街日報》1月9日報道,過去一年時間裏,外國企業高管、投資者和外交官都很努力地琢磨中共何時取消清零政策,也會相互交流一些看法。但是2022年底中共突然從嚴控到完全躺平放開,這種變化毫無章法,打亂了許多大企業的規劃,他們原本以為會有一個通向最終開放的逐步過渡期。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rg Wuttke)表示,中共的意識形態往往會壓倒實用主義,突然放棄動態清零令人震驚。他說,從某些方面看,Omicron還比中共政府更容易預測,一個高度政治化的環境讓人很難弄清楚決策者將要做甚麼。

報道說,過去數十年來,學者、外交官和企業高管們通過仔細研究中共政府文件、國家媒體報道和官員公開露面的圖片,尋求中共內部運作的蛛絲馬跡。中國專家通常將其稱為「北京學」或「茶葉占卜」(tea-leaf reading)。

不過自2012年習近平掌權以來,重塑了高層權力結構,讓外界越來越難以預測,他們過去使用的與中共政府打交道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

一名資深的西方商業說客說:「現在很難知道誰在黨內有甚麼地位,以及決策是如何進行的。沒有明確的決策關聯。當你找到負責的官員時,他們只會給你讀一份文件,拒絕交涉。」有分析認為,事實上,對於變幻莫測的政策,這些中共官員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面對這種不確定性,許多美國和歐洲企業變得越來越謹慎,避免在中國進行重大投資,他們寧願採取觀望態度。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在華企業的信心跌至16年以來最低。83%的受訪者表示,與三年前相比,他們對中國的商業環境不太樂觀。96%的受訪企業在華業務都曾因疫情防控措施而遭受負面影響,而其中將近一半的企業反映其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防控措施還影響到一半以上企業的未來業務和投資計劃。

中國歐盟商會在2022年9月的報告中表示,中國市場現在「可預測性、可靠性和效率都在降低」,這使人們失去信心,許多企業希望將投資「轉移到其它更可靠、更可預測的市場」。

最糟糕情況還未到 世銀大幅下調今年全球增長預期

說完了中國的經濟,我們再來關注一下世界經濟的走向。持續的高通脹推升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世界銀行(World Bank)1月10日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下調至1.7%。202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為2.7%。

6個月前,世界銀行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為3%,如今下調了1.3個百分點,這將創下近30年來全球經濟年度增幅第三低水平,僅強於2009年和2020年的下行表現。

《華爾街日報》說,世界銀行的經濟增長預期如果成真,則意味著全球經濟將勉強避免陷入衰退。

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說,全球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至瀕臨衰退的程度。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1月10日表示,他很擔心這種放緩會持續下去。

報告說,增長的急劇下滑預計將是廣泛的,2023年95%的發達經濟體,以及近70%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預測都被下調。

根據該行的最新數據,預計美國2023年的增長將下調到0.5%,比之前的預測低1.9個百分點;歐元區,2023年的增長預計為零,比之前的預測值下調了1.9個百分點。而中國,2023年的增長預計下調到4.3%,比之前的預測低了0.9個百分點。

另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預計將從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7%。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1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發表了講話,重申美聯儲致力於降低通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22年10月曾警告說,全球經濟正面臨衰退,「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很多人將在2023年感受到經濟衰退。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日接受美國媒體CBS採訪時說:「這就是我們將在2023年看到的情況。對於世界大多數經濟體來說,這將是艱難的一年,比我們過去的哪一年都更加艱難。」@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編輯:陳思雨、宇文銘
粵語配音:Ada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