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視作品往往能夠觸動每個世代的觀眾,歷久不衰。上星期跟大家推薦了最近被熱烈討論的港產法庭片《正義迴廊》,今次則為大家介紹一套經典法庭片神作——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十二怒漢》被喻為「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法庭片及辯證推理片」等稱號,電影在IMDB得到9分的水平,長期處於黑白電影第一名,絕對是前無古人的一代傳奇。作品非常前衛,啟發了往後大量法庭片。

電影幾乎只有一個拍攝場景,就是陪審團的房間,絕大部份時間使用對白去推進劇情,沒有拍攝犯案過程和描寫疑犯的人物性格。故事講述12名各有不同背景的陪審員討論一宗貧民窟少年被控謀殺父親的案件,只要12名陪審員一致認同被告有罪,少年就會被送上電椅執行死刑。起初,只有男主角「8號陪審員」沒有投下「罪名成立」一票,隨後他不斷質疑關於證人口供、兇器等疑點,從而激發出其餘11人辯證討論案件,重新思考自己對案件的立場。

某程度上,這是一個夢幻的童話故事,11名陪審員原先「趕住收工」,草率地打算將少年犯送上死刑台,但逐一被比辯方律師更強的男主角「感化」和良心發現,經過思考和推敲而改變立場。這一方面反映出編劇對陪審團制度的質疑,同時又反映人是理性和善良的願望。

與《正義迴廊》一樣,《十二怒漢》強調「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和「把無辜的人定罪,比放生有罪的人更不公義」的原則。男主角說:「到底疑犯有沒有殺人,我不知道,但我們的工作是找出是否存在嫌犯是無辜的可能性,只要有這個可能性,我們該判他無罪。」

《十二怒漢》的對白寫得非常好,簡直是教科書的級數。單純靠對白推進劇情也充滿張力,層層遞進,一氣呵成,毫不沉悶。由於《十二怒漢》沒有拍攝案發經過和透露甚麼案件真相,所以觀眾只能咀嚼12名陪審員的思辯過程。另外,我留意到《正義迴廊》法庭外的下雨情節,或許在致敬《十二怒漢》的下雨情節。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怒漢》1957年面世時正值美國「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之際,美國保守右派為了對抗共產黨,在沒有足夠證據下指控大量人士是共產黨員,造成對人格和名譽的誹謗。因此,似乎在批判當時風氣的《十二怒漢》在當時造成很大的轟動,並獲得195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三項提名,但最終輸給《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