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近3年,全球多個國家已經復常或邁向復常,不過本港復常之路似乎仍漫漫長,各界促請政府儘快通關。特首李家超表示,正研究放寬入境檢疫措施,但未透露任何細節。多名學者分別撰文呼籲儘快復常。有消息指,取消指定酒店檢疫的「0+7」入境措施或於本周內公布。

李家超昨早出席行會前見記者時表示,近期政府正研究經機場抵港人士檢疫安排有何空間,會儘快作出決定。他稱,政府的目標是在管控疫情的前提下,讓香港聯通世界,並減少檢疫措施帶來的不便。政府措施要有序和一致性,希望儘量不會走回頭路。被問到會否取消抵港人士登機前的核酸檢測要求等,李家超回應稱會考慮不同意見。

有本地引述消息指,政府正考慮放寬入境檢疫措施,短期內將現時「3+4」的安排改為「0+7」,即由3天指定酒店檢疫加4天醫學監察改為7天醫學監察,新措施或本周內公布,部份社交距離限制措施亦可能放寬。

消息:政府研究兩個放寬方案

根據現行的「3+4」檢疫安排,旅客入境後須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和快速抗原測試,快測結果陰性的乘客可離開機場前往檢疫酒店。

有消息指,政府內部正商討兩個放寬入境檢疫的方案,分別是要求旅客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直至取得陰性結果才能離開機場,意味著旅客要在機場等候一段長時間。

另一個方案是旅客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可直接返回指定處所,但會增加個案流入社區的風險。另外,若有旅客確診,同機的乘客會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處理,政府正考慮人手調配方面的問題。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上周六在一個商台節目「放風」,透露政府對縮減酒店檢疫期持正面態度,正積極考慮「0+7」的方案,檢視不同數據。但沒有透露落實「0+7」的時間表。他又指「紅黃碼」措施有效,措施推出至今無發現持「黃碼」的入境人士違規個案。

袁國勇:本港絕對有條件實行「0+7」

不少專家和學者都認為本港有條件實行「0+7」措施。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另外3名港大學者,在《灼見名家》撰文指,近期入境旅客確診個案只佔本地確診總數2%左右,相信不會對本港醫療系統造成明顯壓力,加上有關部門有經驗不斷強化追蹤及檢測措施,認為本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以檢測代替隔離之『0+7』方案,甚至更進取方案,加速邁向復常」。

文章又指,新冠病毒(中共病毒)不會像2003年的沙士一樣自然消失,認為病毒已在香港紮根,成為風土病。本港在第5波疫情過後,社區基本建立防重症屏障,加上疫苗接種率高,認為再出現今年年初一樣的大爆發機會很微,政府應考慮變陣儘早復常。

專家建議政府落實第4階段疫苗通行證,取消餐飲場所營業時間及每枱人數等限制,允許完成接種3針的人士,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回復正常生活,至於口罩令專家認為應是最後撤除的措施,因為口罩能有效減少呼吸道病毒及細菌感染。

田北辰料最遲10月中實施「0+7」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日說,預料香港政府最快於下星期調整海外人士入境檢疫安排,把「3+4」的檢疫安排調整至「0+7」,並不遲於10月中實施。

他透露,政府正研究細節,如旅客抵達香港機場後,是否需要做核酸檢測,或以快速抗原測試代替;旅客能否自行以公共交通工具離開機場;接種3劑疫苗的旅客於7日家居監察期間能否到食肆等。

田北辰表示,不少國家都已取消核酸檢測的要求,如香港仍要求旅客於機場進行核酸檢測,則是要求過高,將減少旅客來港意欲。若香港政府的目標是與國際接軌,便應取消入境人士「黃碼」的防疫限制,以免最後功虧一簣,未能吸引海外人士到港。

田北辰19日於Facebook專頁指,如局長再拖延「0+7」的安排,相信會令市民覺得政府政策並非建基於數據,有市民回應指全球都「0+0」,即使改為「0+7」都沒有意思。

張炳良:「共存」是客觀狀態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大公共行政學研究兼任講座教授張炳良則在《明報》撰文,指現時流行的Omicron及其BA亞系毒株與之前的Delta變種等比較,雖傳染不絕但殺傷力已見減弱。他認為,「與病毒共存」並非人類有選擇,而是病毒不斷異變去適應人類的應對,「所以『共存』是客觀狀態而非主觀選擇」,日後的策略重點是怎樣「共存」以減低人類生命生活風險。

他表示,當政者身負重任,須保生命又要保生計,直言「復常乃全球當前最大的政治」,而現實不容許「守株待兔」,人們和商戶企業不能無止境地守下去而不知終局所在,形容否則是「手術成功但病人死去」,期望特首在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能展示清晰的終局路線圖。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在其Facebook發文表示,有前輩擔憂說,大大小小的展覽也移師到新加坡舉行。而她自己在網上查,發現當地由9月到12月底,「各類型的會議及展覧有六百多個,包羅萬有,被稱為亞洲及國際的也有好幾十個,現在更明白前輩的擔憂。」

旅議會憂本港失母港地位

今年4月,香港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旗下郵輪「海洋光譜號」因嚴格防疫政策撤出香港,加上星夢郵輪清盤,令本港暫時失去「公海遊」活動。《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指,皇家加勒比原早前向港府申請重啟郵輪服務,原預料數日內獲批准,擬於今年第4季將旗下郵輪調返香港。但申請一個月後仍未獲政府明確答覆,郵輪公司或因此放棄在港重推「公海遊」。

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昨早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業界和郵輪公司上月中曾就復辦「公海遊」與政府官員會面,會上對方反應正面,但至今一個月未有明確消息。她說,拖得越長復原需時越長,業界擔心若不儘快放寬公海遊防疫措施,郵輪公司信心減弱,未來兩年可能都沒有郵輪到港,擔憂本港將會失去母港地位。

徐王美倫又指,相信郵輪公司有興趣重返香港,但其旗下郵輪現時在新加坡不停收客,預約已去到明年。由於調動郵輪最少要3個月,即使政府這一刻同意郵輪公司的申請,郵輪公司都需時商討安排,估計最快要明年首季才能回港。

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隨著郵輪業在各地恢復正常運作,重新部署船隻返港需要較長時間,希望香港政府儘快調整公海遊防疫政策。

龍舟賽移師泰國

除此之外,大型賽事亦「離港而去」。原定明年在香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本港檢疫政策較其它國家嚴格,國際龍舟聯合會早前通過比賽移師泰國的決定。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表示,已儘量與會大溝通,但由於本港未有開放防疫政策路線圖及時間表,賽事存在不確定性,加上希望方便運動員早些備賽,有65%會員投票支持比賽移師泰國。

鍾志樂表示,對結果感可惜,指香港龍舟總會為申辦賽事花費很多人力物力。他說,港隊仍會到泰國參賽,但失去主場之利或減低港隊取勝機會。他又指,若本港防疫政策不變,擔心短期內未必能成功申辦其它國際體育賽事。

原定去年在本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疫情延期至明年8月。主辦單位國際龍舟聯合會早前開會通過將賽事移師泰國的動議。(大紀元資料圖片)
原定去年在本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疫情延期至明年8月。主辦單位國際龍舟聯合會早前開會通過將賽事移師泰國的動議。(大紀元資料圖片)

渣馬推遲至明年舉行

另外,原定今年11月舉行的渣打馬拉松亦於本月16日宣布取消。主辦方香港田徑總會指,基於本港疫情,加上未收到政府批准,距離比賽只有兩個月時間,擔心跑手未有足夠時間準備,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決定取消賽事。

李家超昨早回應指,對主辦方未等到政府最後回覆便宣布取消賽事感失望。他聲稱政府對在香港舉辦大型體育活動和會議的態度是「積極支持」,體育專員正與主辦方商討安排新的賽事日期。同日稍後時間,田總宣布將復辦賽事,推遲到明年2月12日舉行第25屆渣打香港馬拉松。

另外,本港計劃於10月底至11月初舉行國際金融周,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早前出席一個電台節目表示,本港防疫政策即使放寬至「0+7」仍與其它已完全放寬防疫的地方「無得比」。他估計有企業代表將僅以視像形式出席本港峰會。

圖為以往渣打香港馬拉松的盛況。資料圖片。(宋碧龍/大紀元)
圖為以往渣打香港馬拉松的盛況。資料圖片。(宋碧龍/大紀元)

美總統稱疫情已結束 瑞銀調低中國GDP增長

全球多個國家已放寬防疫措施。美國總統拜登在9月18日播出的《60分鐘》(60 Minutes)節目專訪中表示:「疫情結束了,我們仍然面臨COVID的問題,我們仍為此付出很多努力……但疫情已經結束了。」不過中共仍在執行清零政策,四川省成都市本月初因疫情升溫開始封城,直至18日才解封,但當局仍要求市民每周接受一次核酸檢測。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將中國今年GDP的增速預測水平由3%下調至2.7%,並預料今年第3季復甦力度低於預期。至於明年GDP增長則由5.4%降至4.6%。她直言,若疫情未平息,防疫政策將持續至2023年,中國的GDP將再度低於目前預測水平。◇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