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間學校摒棄「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月上任不久就舊事重提,更揚言未來會考慮全港學校全部科目,均用普通話教授。但是有團體的最新民調顯示,有一半受訪者不贊成全港學校推行「普教中」,但是贊成的亦有逾四成。有學者指,純學術角度而言「普教中」已無市場,並分析兩極化的原因,是有團體加深普通話的政治形象,又批評「新香港政府」做事已不再按規矩,「普教中」可能會隨時實施,籲教師要有心理準備。

團體「青年新世界」最新的調查,在今個月2日至14日進行,以音頻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13名18歲以上香港市民。當中有49.7%的人,傾向不贊成在全港學校推行「普教中」,但亦有44.5%受訪者傾向贊成。

「普教中」成效不彰 學校紛紛轉回「粵教中」

政府早年硬推「普教中」,但成效不彰。2008年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推出「協助香港中、小學推行『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計劃」,資助多間中、小學試行普教中。但是,計劃在2013/14學年結束後,全面推行普教中的小學按年下跌。關注普教中團體「港語學」2017年的調查顯示,在小六全面推行普教中的小學,由2014/15學年的161間跌至2016/17學年的148間。

2016年,語常會委託教育大學進行的「普教中」研究終期報告推出,指「粵教中」課堂討論較「普教中」熱烈、有教師混淆語言及語文教學等。但當時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為刪節版,時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此舉令人懷疑政府是否刪去報告中不利政府的資料,認為報告明確指出未能推論「普教中」對中文學習更為有效,故政府不應再將「普教中」列作遠程目標。

同年,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取消「普教中」作為長遠課程發展目標。當時建制派新民黨的田北辰亦支持取消「普教中」,認為上述報告多年來沒結論,但局方仍堅持「普教中」作長遠課程發展目標,令不少學校急於推行,影響其教學質素。

立法會2016年通過取消 「普教中」為課程發展目標

2017年的審計報告更指出,政府將在所有學校推行「普教中」定為長遠展望已經16年,但多年的研究均未就「普教中」的成效得出結論。教育局曾表示,當中有多項因素影響「普教中」的成效。審計署認為,應該就「普教中」作進一步研究,得出更明確結論。

到2018年,仍然不乏由「普教中」改回以粵語教授中文的學校,港島名校玫瑰崗小學該年亦取消小四至小六「普教中」,當時校方稱本港大部份中學以「粵教中」,決定是因應學生升中適應。另外德信學校因想避免學生,因普通話讀音不夠標準導致成績退步轉回「粵教中」,得到教師和家長支持。

2018年,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名譽總監謝錫金稱,只要學生掌握文字的字形與意義,相信以何種語言學習分別不大,全面推行普教中無必要。他又認為香港語境以粵語為主,「普教中」令學生在日常生活難應用中文。

前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去年曾經表示,中共藉強推「普教中」消滅粵語,以清洗香港人身份認同。

「普教中」的成效成疑,曾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的歷史學者楊穎宇表示,「學習中文,效果最佳的,當然是使用母語」,並指從純學術角度,「普教中」其實已無市場;但是現時社會仍然就贊成「普教中」有兩極的意見,他認為是「不少香港中國人仍然夢想藉推普實行中國夢、二次回歸」,又不點名指一些推普組織不惜篡改事實,說普通話亦屬香港人的母語,將普教中合理化,「這種拔苗助長的做法,其實大大傷害了普通話的形象;更有甚者,一些推普組織在社運期間發表『反黑暴』言論,令香港人反感,更加深了普通話的政治形象,加劇了普教中的兩極情況」。

楊穎宇: 「普教中」或隨時實施

話雖如此,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月上任不久,接受黨媒《環球時報》專訪時,更揚言如未來條件可行,教育局將考慮全港學校,完全用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等課程,認為香港青年一代要抓住國家發展和大灣區建設等機會,「不會說普通話會很吃虧。學校教育需要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普通話,這是最基本的。」引來輿論批評。

教育局之後更重申,「普教中」一直是小一至中三的遠程目標,學校是否推行,要由學校按本身情況專業地作出決定,又指有個別傳媒報道蔡「考慮在全港學校推行普教中」或「全面推行普教中」,說法不精準云云。

楊穎宇指蔡講「未來條件可行」,「這句空話其實沒有意思」。他批評「新香港政府」做事已不再按規矩、不再諮詢,「就像幼稚園也要馬上執行升國旗、學步操一樣」,凡是高官們認為有助於建構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的,都屬優先執行。

他分析,香港社會各方面難有寸進,「政府便得做一些沒有實質效益的事領功」。曾經任教中學的楊預期,「普教中」可能會隨時實施,「未能在短時間之內取得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中國語文教師同工,要有心理準備」。

中共去年發文件 稱要再提升港澳應用普通話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去年頒布長達22條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並在這份全國性政策內首次提到港澳地區,稱要求深化與港澳台地區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支持和服務港澳地區開展普通話教育,合作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亦要加大與港澳台地區青少年語言文化交流力度。

逾半不贊成大陸教來港教中文 中港教師交流計劃曾惹爭議

「青年新世界」的調查亦發現,更有50.2%市民不贊成大陸教師來港教中文,表達「非常不贊成」者有35.7%。表達不贊成的主要為18至29歲的群組,佔該組中高達70.3%。「青年新世界」表示,當局引入大陸教師時應審慎考慮。

但是事實上,2004/05學年起,香港教育局已經同大陸國家教育部,合作推行「大陸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2017/18至2019/20學年分別有38、40及30名大陸交流人員參與計劃,每年開支介乎約1,400萬至1,800萬元。

計劃由國家教育部及香港教育局合作推行,旨在透過本地教育同工與大陸專家教師一起協作,按本地課程的宗旨和目標,以及學校的發展需要,進行學與教的專業交流。當局指協作的內容包括課程策劃、共同備課、提供專業意見、舉辦專業發展活動、組織跨校分享活動等,「以提升教育質素」。

大陸交流人員來港交流及協作,一般為期一年。香港教師與大陸交流人員進行的各項學與教交流,分享在中、小學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和數學教育學習領域,以及中學的科學教育學習領域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學與教經驗。在幼稚園教育方面,大陸交流人員與香港教師分享如何促進兒童的體能與健康及組織多元化藝術活動。

參與計劃的大陸交流人員由國家教育部全國統籌,每年選派大陸不同省巿的優秀教師來港交流及協作。

但是2020年網上流傳多份來自湖南、四川等多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選派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赴香港、澳門擔任教學指導教師的通知》,招募大陸教師來港,其名義是擔任「教學指導教師」。時任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質疑,教育局的計劃,旨在促進兩地教師在不同層面的交流,而非擔任「教學指導」。

教育局當時回應,計劃中教師在大陸的職稱由國家教育部全權決定,並聲稱「自計劃推行以來,教育局一直稱他們為『大陸專家教師』或『大陸交流人員』,而大陸則稱他們為『教學指導教師』」。

葉建源當時批評局方的回覆,「對兩地定義大陸教師名稱不同一事明顯避而不談」,不但沒有解釋不同的原因及兩者的分別,還以「大陸職稱由國家教育部全權決定」推搪。他關注大陸來港教師的定位是「指導」,或是和香港教師進行「交流協作」十分關鍵,「這將定義他們來港教學時的角色,以及如何影響香港教育各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及方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