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數據顯示,過去5個財政年度購買東江水開支增加3億元。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回應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提問時,指過去5個財政年度,政府用於購買東江水開支,由2016/17年度的45.4億元,增加3億元至2020/21年度的48.3億元,比上年度則多2,000萬;但2020/21年度的水費收入,則為22.7億元,比2016/17年度的26.7億元減少4億元。

黃偉綸稱,水費的調整需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水務營運的財政狀況、市民的負擔能力、社會的經濟情況和香港整體的用水情況等。政府現時並沒有以調整水費,或以提供水費回贈的方式,鼓勵市民節約用水的計劃。

無計劃調整水費

黃偉綸又指,在現行東江水供水協議的「統包扣減」的原則下,本港每年獲得的供水量可達協議所訂的上限保證,即每年上限為8.2億立方米,同時,政府亦可因應本地集水量和用水需求,彈性輸入所需的東江水量。不過按其提供的數據,香港過去5年無一年實際取水達到上限,最多的2021年實際取水量為8.1億立方米,2017至2020年的實際取水量,分別只有6.5億、7.4億、7.2億及8億立方米。

黃解釋,近年因疫情關係,食水用量持續上升。至於疫情前的2019年,人均食水用量一度下降,是因為政府推廣節約用水、用水流失管理,及擴大使用次階水(包括海水及循環再用水)作非飲用用途的結果。

海水化淡及中水重用開拓新水源

在開拓新水源方面,政府會在2024年起分階段為新界東北部,包括上水和粉嶺的居民,提供再造水(再造水是指將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排放水,再加工處理後,可以再次使用的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另外政府正為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項目,興建區域性中水(從浴室、洗手盆、廚房洗滌盆和洗衣機等地方收集得來的水稱為中水,中水與收集的雨水經處理後可予以重用,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重用系統,預計於2024年開始投產,為該區供應處理後的中水作沖廁及其他非飲用用途。

政府會繼續在技術可行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擴展再造水()供應至其他新發展區,或仍然使用食水沖廁的地區,以控制食水需求增長。長遠而言,政府期望作非飲用用途的次階水,可佔香港總用水量約百分之25。

政府又指,正在推展第一階段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預計可於2023年落成啓用,每年可為本港提供約5,000萬立方米的食水,即約本港每年百分之5的食水需求。因應未來用水需求情況,政府會適時考慮推展第二階段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提升整體化淡海水供應佔全港食水供應的比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