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略見反彈,昨日(6日)新增543宗確診個案,包括147間學校合共呈報204宗個案,是自4月復課後新高。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日(7日)表示,學校呈報個案上升實屬反映過去3日長假期社會活動累積情況,呼籲市民以平常心看待,切勿過份緊張,反對全校停課或「一刀切」取消學生課外活動,例如運動及樂團等。他更認為當局可以參考大陸做法,分開有症狀與無症狀感染2項數字,無症狀感染者不被視為確診。「久而久之,市民就會以平常心看待疫情,(無症狀感染者)某程度上不算是病。」

對於本港疫情回升,學校呈報個案尤為顯著,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稱,縱觀204宗個案分別來自147間學校,意味大部份學校僅呈報1至2宗個案,而且部份個案分布不同班級,未有明顯關係,認為學校個案屬「散發式」,未必是在校內爆發。她又指出,由於學校師生每日均要接受快速檢測,學校個案升幅或會早於本港每日呈報個案,能夠反映整體疫情,社區或已出現傳播。

劉宇隆今日接受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訪問時指出,由端午節直至周日,過去3日為公眾假期,市民都放下緊張工作及學習心情,隨著社會活動增加,個案自然上升,坦言周一確診數字極有可能反映過去3日長假期社會活動累積情況,合乎常理。

劉宇隆又提到,學校呈報個案來自師生每日接受快速檢測陽性結果。鑑於過去3天均毋須上課,學校沒有活動,故此學校呈報個案較少,昨天上升屬於預料之內,呼籲市民以平常心看待,切勿過份緊張。他亦認為,當局在校園內推行快速檢測來決定是否讓師生上學屬於正確決定,反映社會傳播情況,同時保證學校能有快速機制應對,能夠精準有效控制社交距離措施。

劉宇隆強調,學生是本港的未來,校園學習尤其重要,「如果動不動將整間學校,或者大面積地停課,絕對是不明智」,直言任何社交距離措施上的改變,學校應該是第一個放寬,而且屬於最後一個收緊,只有學校多於5至6宗呈報個案,當局才應採取措施跟進,例如視察學校防疫措施是否足夠、空氣是否流通等等。

他亦同時反對校方「一刀切」取消學生脫去口罩參與的課外活動,例如運動及樂團等,舉出有籃球班染疫的九龍塘方方樂趣英文小學作為例子,當局要求有關班別停課一周已屬恰當處理,同時分享作為兒科醫生門診經驗,絕大部份學生對於能夠重新上學,甚至參與課外活動感到快慰,認為管樂團等只要做好預防措施,例如以膠板作間隔,就可繼續進行。

劉宇隆補充說,近日思考當局實應參考大陸做法,分「有症狀感染者」以及「無症狀感染者」2項數字公布,認為倘若無症狀,感染者不應被視為確診,「久而久之市民就會以平常心看待疫情,甚至在接種疫苗後沒有症狀,某程度上不算是病」,強調社會區分感染後有沒有症狀、是否需要住院,才是聚焦討論問題的重點。@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