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70年,中共似乎要重回計劃經濟,要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專業人士認為,中共全面推動內需,是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世界與其「脫鈎」的外需環境變化。

4月10日,中共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其首條工作原則就是要「立足內需」和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 「統一大市場」涉及資源、商品、服務,以及市場監管等諸多方面,而資源市場則涵蓋了土地和勞動力、資本、技術和數據、能源和生態環境等。

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Albert Song)在中國金融行業有27年的從業經驗,專注中國政治和經濟領域方面的研究。他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這個《意見》基本涵蓋了所有的經濟領域,如把各類線索串起來,可看到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共在不斷調整策略。「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後來的經濟『內循環』政策,以及現在的『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共經濟政策不斷內斂——急於全面發展內需市場,應對現在及未來與世界「脫鈎」的外需環境變化。 」

疫情和俄烏戰爭讓世界認識到全球化勢必會終結,各國需要重建各自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避免來自流氓政權的威脅。雖然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但考慮中國疫情和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宋維駿認為「消費情況不樂觀」。

他還說:「中共是整個世界最大的威脅,它利用其在聯合國的五常地位及經濟體量優勢等,或明或暗地支持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俄烏戰爭給中共一個很好的觀察機會:假如類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降臨到自己身上,該怎麼辦?」

雖然中共官媒稱「統一大市場」並非「重回計劃經濟」,但有海外專業投資人認為其本質就是「計劃經濟」。

北美私人投資顧問、中國問題專家Mike Sun對大紀元表示,中共一方面想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進一步削弱地方「諸侯經濟」;另一方面要加強經濟內循環,為中美經貿「脫鈎」或為將來有可能發生的經濟制裁做準備。統一大市場實質上是「計劃經濟2.0」。

1953年,中共開始謀劃掠奪私有財產,並於第二年開始實施所謂「公私合營」,強行收購私營企業的股份,把私人財產奪為所謂的「國產」。到1956年,99%的私營工業戶和85%左右的私營商業戶被「公私合營」。中國完全進入「計劃經濟」。

獨立撰稿人諸葛明陽說,「計劃經濟不僅給中國帶來長期的經濟困難,而且很多民族資本家在所謂的公私合營中被推上了絕路。」「從某種程度講,中共的統治史就是不斷掠奪國民財富的過程。正如廈門大學某教授20年前作客央視時說的:中共只做了兩件事——1953年後毛把『私產』變成了『國產』,1983年後,鄧把『國產』變成了『黨產』。」@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