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弟3歲入廚,13歲隻身赴英國求學,每天都面對新的挑戰,背後支持他們的父母如何從小培養他們?(受訪者提供/設計圖片)
港姐弟3歲入廚,13歲隻身赴英國求學,每天都面對新的挑戰,背後支持他們的父母如何從小培養他們?(受訪者提供/設計圖片)

13歲就離開香港,赴英國寄宿學校求學的Christy,如今已碩士畢業,並找到工作。她的弟弟Chris同樣也是13歲赴英,如今是高中的最後一年,成績優異,已經取得多間大學的錄取通知。談起在英國學習和生活的時光,兩人臉上都流露出興奮的笑容,姐姐Christy感言:「如果媽媽把我更早送出來也是可以的,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Chris在一旁補充道:「因為在這裏每日都有新的東西可以學,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

Christy(左)與弟弟Chris(右)都是13歲離開香港,赴英國寄宿學校求學。兩人漸漸適應在英國的生活,並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受訪者提供)
Christy(左)與弟弟Chris(右)都是13歲離開香港,赴英國寄宿學校求學。兩人漸漸適應在英國的生活,並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受訪者提供)

Flora(左一)在兩位子女13歲時就送去英國的寄宿學校,盼能夠給到他們更多的體驗機會。一家四口雖然只能在假期相見,但關係十分密切。(受訪者提供)
Flora(左一)在兩位子女13歲時就送去英國的寄宿學校,盼能夠給到他們更多的體驗機會。一家四口雖然只能在假期相見,但關係十分密切。(受訪者提供)

就讀寄宿學校的時光,姐弟二人在待人接物、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兩人最感恩父母為他們默默的付出,在物質和精神上成為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母親黃思敏(Flora)在兩個孩子兒童時期已經開始培養他們的英文能力、自理能力,並送他們去國際學校讀書,希望可以讓他們提前適應外國的教學模式。Flora自己歷經過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她不希望子女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成長,盼能夠給他們多一些選擇,尤其兒子被診斷患有亞氏保加症(Asperger’s Syndrome),更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充滿了挑戰。

三歲入廚 六歲聽新聞 從幼年開始培養多方面能力

Flora願意放手讓孩子嘗試,從日常所需的入廚開始:「我想訓練他們獨立,從他們小時候起我就有一套訓練他們的方式,自三歲起我就讓他們進廚房,現在他們都是做飯的高手。」Christy和弟弟Chris當在廚房玩耍,從小就開始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菜式,到了出國,他們才明白能煮一手好菜,無論是照顧自己還是與朋友社交,都具有一定的優勢。Christy笑言:「我會在宿舍做飯和朋友分享,大家都很開心。」

Chris九歲時在家下廚。(受訪者提供)
Chris九歲時在家下廚。(受訪者提供)

如今Chris已能嫻熟地下廚,在英國生活也能好好照顧自己。(受訪者提供)
如今Chris已能嫻熟地下廚,在英國生活也能好好照顧自己。(受訪者提供)

在Christy六歲的時候,Flora已經開始跟她一齊聽英文新聞,到八歲時已開始讀美國新聞雜誌《時代》(TIME),到了10歲、11歲後,她會跟女兒進行辯論賽,她們挑一個題目,選擇的層面廣泛,經濟、金融、政治角度都有,每一個議題都可以辯論很久,遇到不懂的話題母女二人都會上網查詢,之後大家再辯論,透過這個方式兩人都有所得著。在女兒12歲的時候,她自認已說不過女兒了,她認為是時候讓女兒出國體驗不同的學習環境:「覺得是時候把她放出去,我喜歡外國的教育,外國的教育是互動式的、討論式的、活動式的,而不是那麼死板。我喜歡多角度思考,不喜歡直線思考,從小到大我都是這樣教育他們的。」

對於弟弟Chris的教育,Flora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主要因為Chris患有亞氏保加症,對社交、待人接物的能力比較弱,除了參加坊間一些訓練活動,也加入兒童心理輔導,她本人還設計了一系列的遊戲,用圖文並茂、身體語言的方式引導他明白如何與人相處。到了Chris的13歲,Flora認為他在責任感和自律性方面都有一定的進步,相信兒子出國後也可以有更多的鍛鍊。

姐姐Christy和弟弟Chris的關係很好,經常一同出遊,在英國生活互相照料。(受訪者提供)
姐姐Christy和弟弟Chris的關係很好,經常一同出遊,在英國生活互相照料。(受訪者提供)

在寄宿學校適應新環境 學會融入不同的文化

初來到英國的寄宿學校,Christy和Chris的適應期都不同。Christy第一次離開家,來到英國牛津的Headington School,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首先在情感上不適應,非常想家,她描述自己哭了近半年,才開始沒有那麼想家,尤其是認識到更多的朋友後,她開始愛上寄宿的生活:「我和同學會在休閒的時間一齊出去逛街,大家住在一起也很開心!就像一家人一樣,互相照顧。我也開始慢慢適應英國的文化,雖然他們都是英國人,原來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人的習慣、喜好都有所不同,開了我的眼界!同學也很喜歡開玩笑,剛開始我以為他們在欺負我,但是後來發現他們是喜歡我才跟我開玩笑,我也慢慢了解他們的想法,就能夠融入他們了。」與同學過寄宿生活,大家都要互相體諒,Christy想起讀書期間有一個同學睡覺會打鼾,她聽到鼾聲就睡不著,於是她會輕輕叫醒那位同學,趁同學醒來的時段快速入眠,而她的同學也能夠諒解,不會因吵醒自己而生氣。

 

Christy(左)享受在英國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光。(受訪者提供)
Christy(左)享受在英國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光。(受訪者提供)

Christy(右)興趣廣泛,在英國交到了不少朋友。(受訪者提供)
Christy(右)興趣廣泛,在英國交到了不少朋友。(受訪者提供)

Chris和姐姐在不同的學校,他來到Cheltenham College學習,他並沒有想家的適應期,來到新環境後忙碌而興奮,但在兩年後,因不理解身邊的朋友對他開玩笑,對他人的行為有所誤解,整個人變得沉默了起來。Flora很快就感覺到兒子遇到了困難,在他假期回港時做了一系列心理輔導,她相信這是亞氏保加症的影響:「亞氏保加症的孩子對很多事情都要問個究竟,Chris沒有辦法理解身邊朋友一些無緣無故的行為,也許踢他的凳子,可能是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很正常的搗亂行為,並沒有甚麼壞意,他就無法體諒和理解,以為大家不喜歡他,於是情緒變得很低落。」Flora和Christy都盡力去幫助Chris,從不同角度開導他,讓他明白其實同學並非惡意。

Flora(左)十分關心兒子Chris的心理狀況,幫助他融入社交圈子。(受訪者提供)
Flora(左)十分關心兒子Chris的心理狀況,幫助他融入社交圈子。(受訪者提供)

Chris(右一)和他的英國朋友們。(受訪者提供)
Chris(右一)和他的英國朋友們。(受訪者提供)

為子女選擇適合的課程 IB文憑培養綜合能力

Flora為一對子女安排到不同的寄宿學校也有原因,她觀察子女分別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兩間學校的課程有所不同。Christy在文科和理科方面都有擅長的領域,因此選擇在英國讀IB課程(國際高中文憑課程),這一課程所學的內容較為全面,但Chris偏科比較厲害,擅長科學、數學等科目,Flora建議他選擇A-level課程。Flora分享:「我希望兩個孩子學習是開心的,能夠發揮到他們的優勢很重要。」

讀IB國際文憑預科項目(DP),學生在畢業前需要提交一篇論文(Extended Essay),雖然撰寫的過程很難,但Christy認為準備和撰寫該論文對於進入大學後寫專業論文十分有幫助,也為未來進入大學打下了基礎。她介紹,讀DP一個行政班大約有25人左右,但因分成六個核心課程,大家因選科不同,會分散上課,從而認識到不同的朋友。老師對她的幫助很大,英國的老師鼓勵大家提問,在英國學習的氛圍都是以自學為主,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這對她來說是很好的學習體驗。她覺得讀DP的兩年間讓自己在學習能力方面有很大的飛躍,後來去到King's College London讀心理學學士,到如今的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讀公共健康碩士,都是她很難得的學習經歷。

Christy在上實驗課。(受訪者提供)
Christy在上實驗課。(受訪者提供)

*********

Flora今年新年期間到訪倫敦探望兩位子女,她欣喜地看到他們已經可以很成熟地照顧自己,子女也喜歡英國的文化:「我們三人都很喜歡英國,英國真的很好,我希望以後能在這裏養老,這裏的文化、藝術、歷史、舞台劇,這些東西我們是很喜歡的。」女兒Christy亦十分感恩:「你不知道父母付出多少的努力,我很感恩父母對我的撫育!」@

Flora(右)和兩個子女都很喜歡英國文化。(受訪者提供)
Flora(右)和兩個子女都很喜歡英國文化。(受訪者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