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個月的《再遇七姊妹》社區歷史藝術節於上周日(2月28日)落下帷幕,活動由「藝術到家」主辦,東區區議會資助,邀請本地歷史學者、建築學者以及藝術家,為東區街坊舉辦免費為期兩個月的工作坊,並以社區成果展的方式,從歷史、路徑以及藝術角度展示消失了的「七姊妹區」的故事。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左)於策展人黃嘉瀛(右)對談,進行歷史文獻網上解讀。(受訪者提供)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左)於策展人黃嘉瀛(右)對談,進行歷史文獻網上解讀。(受訪者提供)

坊間流傳著「七姊妹」投海自盡的故事,但參照1849年人口普查資料內容,已有「七姊妹村」的紀錄,當時該地區約有200多人居住。自1888年起,從不同的地圖紀錄中也能找到該區。根據《再遇七姊妹》活動場刊描述,「七姊妹」位於港島北岸中段的弧形灘岸,開埠以後,港府將該處海岸兩邊命名為North Point及Quarry Bay,及後有居民在毗鄰東邊Quarry Bay的岬角建村居住,相傳灘頭有七塊相連的礁石,雅稱為「七姊妹」,成為該地區的總稱。因城市發展,該區之名漸漸被「北角」取代,現只能在一些街道名、歷史文獻中找到「七姊妹」的痕跡。


活動展出早於1845年繪製的皇家工程兵團哥連臣中尉測繪的地圖,已可見懷疑是七姊妹名稱由來的數顆海邊礁石。(曾蓮/大紀元)
活動展出早於1845年繪製的皇家工程兵團哥連臣中尉測繪的地圖,已可見懷疑是七姊妹名稱由來的數顆海邊礁石。(曾蓮/大紀元)


活動展出的七十年代繼園臺圖則,由崇珠閣提供。(曾蓮/大紀元)
活動展出的七十年代繼園臺圖則,由崇珠閣提供。(曾蓮/大紀元)

《再遇七姊妹》社區歷史藝術節策展人黃嘉瀛介紹,公眾對「七姊妹」之名的討論引起了她的興趣,究竟「七姊妹」是否等於北角、鰂魚涌呢?這個名字是否是一個官方名?是否確實存在過?這一切都值得考究。今次舉辦歷史藝術節,希望藉不同專業人士的意見,透過不同的渠道尋找這個區域的歷史遺痕,除了在政府檔案處、中央圖書館翻查資料外,還到訪東區不同的舊舖做訪問,透過街坊的口述歷史,了解更多社區故事。


活動展出的「消失的北角」地圖,由街坊Martin Chan製作。(曾蓮/大紀元)
活動展出的「消失的北角」地圖,由街坊Martin Chan製作。(曾蓮/大紀元)

自2020年尾起,「藝術到家」就積極籌備著各類工作坊,在為期兩個月的活動中,以「再遇七姊妹」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的工作坊,包括歷史文獻解讀工作坊、社區故事劇場、水墨寫生工作坊、建築歷史導賞等等方式,透過不同的角度和市民一同探討七姊妹社區的故事。


七姊妹區建築導賞團,到訪北角錦屏街即將清拆的臨時廟宇。(受訪者提供)
七姊妹區建築導賞團,到訪北角錦屏街即將清拆的臨時廟宇。(受訪者提供)


七姊妹區歷史導賞團。(受訪者提供)
七姊妹區歷史導賞團。(受訪者提供)

在2021年2月中旬,主辦機構在Brew Note Coffee Roaster舉辦了「再遇七姊妹成果展」,展出工作坊研究成果,派發以街坊的手繪地圖為主題的活動場刊,讓更多人了解當中的歷史。社區故事劇場所排練的舞劇,以戲劇網上分享會的形式舉行。於此同時,每個星期均有接受公眾報名的建築導賞團、歷史導賞團、藝術導賞團,並邀請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進行歷史文獻網上解讀,以豐富的活動介紹社區歷史。


「吾身亦吾家」社區故事劇場。(受訪者提供)
「吾身亦吾家」社區故事劇場。(受訪者提供)

黃嘉瀛表示,策劃並參與社區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喜見街坊十分踴躍地參與,由自己居住地社區出發,用自己的方法尋找答案。例如今次開設的戲劇班,在蒐集資料和排練過程中,藝術家和東區街坊一齊到訪社區老舖,訪問過程中令大家感動不已,原來過去習以為常的老舖中原來隱藏著那麼多的回憶和故事,隨後參加者用戲劇的方法演繹口述歷史中的真人真事,希望能以不同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社區回憶。◇


「吾身亦吾家」社區故事劇場。(受訪者提供)
「吾身亦吾家」社區故事劇場。(受訪者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