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德國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據統計,平均每個德國人,一年要喝下超過100公升的啤酒,在全世界僅次於捷克與奧地利。每年10月份的慕尼黑啤酒節,更吸引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到此一遊,遊客喝下的啤酒,幾乎可裝滿三個奧運泳池。

啤酒是人類最早的飲料之一。根據考古證據,在13,000年前以色列的拉卡菲洞穴(Raqefet Cave)中,就有釀造啤酒的痕跡。蘇美文明中,亦有專司釀酒的女神寧卡西(Ninkasi),在一份讚頌祂的陶版上,即記載了古蘇美人利用大麥麵包、蜂蜜與麥芽發酵的啤酒食譜。

究竟這種古老的飲品,是如何成為德國重要的特產,更成為他們文化中不可缺少一部份呢?

啤酒的營養與藥效

在古代由穀物釀造的啤酒,一直被認為是相當營養的飲料。它不僅是埃及人主食的一部份,也曾作為工資發配給建造金字塔的工人。

與現代啤酒不同,古埃及人的啤酒更濃稠,像稀粥,營養含量較高,是古埃及人重要的蛋白質與礦物質來源。

一項刊登於《美國人類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的研究指出,在1600年前埃及南部的努比亞人,已掌握利用釀造啤酒時所產生的「四環黴素」(Tetracycline)來治療疾病,成為啤酒作為藥用的紀錄。現代醫學直到1948年,才開始使用「四環黴素」作為臨床治療。

古巴比倫人也喜歡飲用啤酒。在《漢摩拉比法典》中,規範了20種不同口味的啤酒,也頒佈了販賣過期啤酒的懲罰。

古羅馬時期日耳曼人的飲酒競賽

隨著戰爭與貿易,啤酒技術流傳到歐洲,尤其在不利種植葡萄的歐洲北部與東部,啤酒比葡萄酒更為風行。曾任羅馬帝國執政官的歷史學家塔西佗(Tacitus),曾寫了《日耳曼尼亞志》,描述西元一世紀時,關於日耳曼人部族的地理位置、宗教信仰與生活習俗,有極高的史學價值。

根據塔西佗的描述,當時日耳曼人的飲料,「是由大麥或其他穀物發酵而成,和葡萄酒相似的酒」,這種飲料深得日耳曼人的喜愛,也會舉辦持續一整天的飲酒競賽。可見,至少在古羅馬時代,啤酒已成為古代德國先民重要飲料,為他們單調的飲食中,帶來許多樂趣。

修道院的專業釀酒

西元350年左右,來自亞洲的匈人(Huns)開始入侵歐洲,進行了長達100年的征服。隨著匈人侵略,許多日耳曼民族只得四處遷徙、入侵羅馬,致使衰落的西羅馬帝國在西元476年滅亡。

經過幾百年的紛擾,查理大帝(Charlemagne)統一了西歐大部份地區。在西元800年,受教宗李歐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使基督教成為日耳曼人的宗教。查理大帝死後,王國分裂,最終成為今日德國(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法蘭西王國)的雛形。

在中世紀的德國,啤酒仍是很常見的飲料。當時,除了民間的自由釀酒外,修道院也開始有專司釀酒的修士。其中某些修道院的釀酒廠,至今仍以生產美味的啤酒聞名。如:安德斯修道院(Kloster Andechs)、維恩雪弗修道院(Weihenstephan)、威爾騰堡修道院(Weltenburger)等,成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一批啤酒釀酒廠。

為何修道院會開始釀造啤酒呢?因為按照天主教傳統,在復活節前四十天必須齋戒,稱為「四旬期」,以紀念耶穌在沙漠中禁食40天,抵禦魔鬼誘惑的故事。在這段時間裏,修士們一天只吃一餐,其餘時間會飲用啤酒,或者吃些堅果補充體力。

此外,當時許多修道院,規定修士不能遊手好閒,祈禱之餘不忘工作,所以有生產產品的傳統,除啤酒之外,還有芝士、肥皂等。因此,各地修道院都有修士專職釀酒,在他們的鑽研之下,啤酒釀造技術也有長足的進步。(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