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西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當時,秦國並不被認為是一個文明開化的國家。秦孝公認為秦國急需招募人才,迅速實現富國強兵,於是下令說「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即不僅僅要封他做一個大官,而且要封給他國土。商鞅聽到消息後西入秦國,向秦孝公陳述變法圖強之路。後世的人在反思秦滅六國的這段歷史時,無不公認商鞅變法是秦國富國強兵的起點。那麼商鞅是個甚麼樣的人?他又給秦國和之後的中國歷史,帶來了甚麼樣的影響呢?

商鞅的名字原來不叫商鞅,他是衛國庶孽公子。庶孽公子就是衛國國君的妃子的兒子,而不是正妻的兒子。因為他是在衛國,所以說大家就叫他衛鞅。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公孫鞅,公孫是姓。在周朝的時候,諸侯的兒子叫公子,諸侯的孫子叫公孫。所以公孫這個姓,實際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或者說爵位的象徵,後來才變成了一個姓,所以衛鞅也叫公孫鞅。

公孫鞅從小就特別喜歡刑名之學,但是他覺得衛國太小,不足以展示他的才華,所以就離開了衛國到了魏國,就是魏文侯所在的魏國。

我對衛鞅的評價相當地負面,就像我對法家的評價非常負面一樣。他專橫獨行、刻薄寡恩、不知進退、作繭自縛,最後不得善終,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不僅是我說他刻薄寡恩,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也說「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

衛鞅出生於西元前395年,就是魏文侯去世的第二年。魏文侯去世之後,太子擊即位,就是魏武侯。魏武侯一共在位26年,薨了以後呢,因為沒有指定繼承人,所以魏國的兩個公子魏罃和魏緩爭立,都想爭國君位置,二人間就發生了一場戰爭。這一場戰爭差一點讓魏國亡了國。後來魏罃勝出,就是後來的魏惠文王。孟子管他叫梁惠王,因為他在位期間,把魏國的都城從安邑(現在的山西省夏縣)遷到了大樑(現在的河南省開封市)。他一共在位50年。按照《史記》的說法,他一共在位38年,但是根據別人的考訂,他一共是在位50年。他對魏國的影響非常大,魏國的衰弱也是從這裏開始的。

魏惠文王手下有一個大臣叫做公叔痤,是他的相。衛鞅到了魏國後,首先投奔在公叔痤的門下。公叔痤認命衛鞅為中庶子。所謂中庶子,就是負責卿大夫的庶子教育的。由於衛鞅經常負責他兒子的教育,所以就跟公叔痤有很多的接觸。衛鞅在談論國家大事的時候,經常很有預見性,公叔痤就認為衛鞅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後來公叔痤病了,非常重。魏惠文王就親自到他家裏去探視,坐在他的床頭,流著眼淚問他,說您如果一旦一病不起,我應該把國政託付給誰?公叔痤就說,我有一個中庶子叫衛鞅,人雖然很年輕,但是非常有才華,我希望您可以把整個魏國的國政都委託給他,就是所有的國家大事都交由他來處理。當時魏惠文王就沒有說話。公叔痤就緊接著跟了一句說,如果你不能用他,請一定把他殺掉。魏惠文王就說了一個字「諾」。「諾」就是「是」。

魏惠文王離開公叔痤的時候說,哎呀相國已經病得糊塗了,先讓我把一個國家託付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而且是把整個國家都託付給他;然後又告訴我說,如果不能給他就把他殺掉,他實在是邏輯已經非常混亂了。然後他搖頭嘆氣走掉了。

在魏惠文王離開後,公叔痤就把衛鞅叫到他的床前說,我剛才跟國君講,請他用你,但是如果不用你,就要殺掉你。公叔痤說,因為我做一個大臣,應該是以國家為重,應該是以國君為重,所以我先跟國君講,但是我覺得國君不會用你,而很可能會殺掉你。所以作為朋友,我勸你趕快離開我。

衛鞅聽了之後就說,如果國君不聽你的話而使用我,他也不可能聽你的話而殺掉我,因為他還認識不到我的能量。

商鞅。(公有領域)
商鞅。(公有領域)

公叔痤為甚麼跟魏王那麼講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他當然不希望魏王殺掉衛鞅,他只是想用一個極端性的說法給魏王傳遞一個清晰的信號,就是公孫鞅如果幫助你,他可以把魏國弄得非常富強;但是如果他要禍害你,他也可以給你禍害得很慘。所以如果你不能夠讓他幫助你,那千萬不能夠讓他禍害你,就要把他殺掉,但是魏惠文王沒有聽他的。

過一段時間,公叔痤就病死了。之後又有一個魏國的公子叫公子卬,也推薦衛鞅,結果魏王還是不用。

這個時候,衛鞅就覺得在魏國已經混不下去了。也就在時候呢,他看到了秦孝公的榜文。他知道如果誰到了秦國,幫助秦國實現富國強兵,不但有一場天大的富貴,還會有一塊非常大的封地,所以衛鞅就離開了魏國,到達了秦國。

一般來講,他到秦國之後應該是找那些負責頒佈公告的人,說我是看到了告示才來的,我應該怎麼樣能夠見到秦王;或者說去找管外交和接待工作的人。但是衛鞅沒有,他去投奔了孝公手下一個受寵信的宦官景監,就到了景監的家裏,請求景監推薦他。景監把衛鞅推薦給秦孝公。秦孝公和衛鞅之間的談話一共有四次,前三次談話可以說是非常不愉快的。

衛鞅第一次見到秦孝公的時候,就給秦孝公說了一大套東西,秦孝公的反應是甚麼呢?《史記・商君列傳》中是這樣寫的,「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意思就是說,衛鞅唸唸叨叨的,跟孝公說了很長時間,孝公聽了就睡著了,等醒來之後發現衛鞅還再說,聽了一會兒他又睡著了,等醒來之後發現衛殃還再說,所以就「時時睡」,一會兒就睡過去,一會兒就睡過去。可見衛鞅講話,非常沒有吸引力,讓人昏昏欲睡。

但是秦孝公脾氣很好,他雖然時時睡,但是等到衛鞅講完話之後,就讓衛鞅走掉了。這如果是朱元璋就得把衛鞅打一頓的。孝公等衛鞅走了以後跟景監說,你推薦的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說一些沒有任何用處的空話的人,叫做「妄人」。孝公說你怎麼能推薦這樣的一個人給我呢?孝公就很不高興。

景監回到家裏就責備衛殃說,你怎麼能跟國君說那些不著邊際的話呢?衛鞅說,我害怕他的志向太大,所以就給他講了一些如何做帝的道理,所謂「帝」就是伏羲、神農、堯、舜等,在講這些人是怎麼治理國家的,孝公聽不進去。

衛鞅說我還有第二套方案,第一套話他沒聽進去沒關係,請再給我一次機會。景監脾氣很好,又去跟秦孝公講,說我的客人的話還沒有說完,能不能再給他一次機會?秦孝公又答應了。

第二次把衛鞅叫到宮裏,衛鞅開始講成湯伐桀、武王伐紂,講的是大禹王、商湯王和周武王,是怎麼樣治理國家的,講的全是王道。結果秦孝公又聽不進去,所以孝公又責備景監,景監回來又責備商鞅。

商鞅說,哎呀,看來孝公的志向不怎麼樣嘛!我第一次給他講做帝,像堯舜一樣他不聽;第二次我給他講怎麼樣做王,像成湯周武一樣,他也不聽。那麼好,我還有第三套方案,我教他怎麼去稱霸。景監說您先歇會兒吧,我不敢再去跟孝公講,因為孝公很不高興了。

後來有一天,秦孝公在吃飯的時候,突然間放下筷子說,人生在世,如飛鴻過隙,就像一隻鳥從門縫外飛過去一樣,轉眼就過去,我已經掛榜招賢很長時間了,怎麼到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大賢呢?

其實秦孝公不懂一個道理,大聖大賢是曠世難遇的,他才掛了幾個月的榜。這個時候,景監趁機又講,說我的客人商鞅一共有三種不同的治理國家的方法,帝、王、伯。他第一次跟你講的是怎麼做帝,第二次講怎麼做王,他說他還有一套怎麼稱霸的辦法。

孝公一聽就來精神了,說我再見他一次。第三次,衛鞅就和秦孝公講當年的春秋五霸是怎麼稱霸的。這一次秦孝公聽進去了,但是仍然沒有感到那麼興奮,就沒有覺得衛鞅有甚麼話可以一下子就解決秦國問題的。

但是等到衛鞅走了以後,孝公跟景監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這一次你的客人講得話讓我覺得可以和他再談一談。於是景監回來把話轉達給衛鞅,衛鞅說,我終於知道國君想聽甚麼話了。

於是衛鞅第四次又去見孝公,這一次就講的全都是富國強兵的霸道。其實你說衛鞅知道不知道秦孝公不想聽帝道和王道呢?他當然知道。他為甚麼這麼做呢?他就是為了在孝公面前,把帝、王二道說得非常噁心,非常令人生厭,非常令人昏昏欲睡,這樣好斷了秦孝公想去做帝、王的念頭。

這個話不是我這樣講,司馬遷在作《商君列傳》最後的評價商鞅的時候,司馬遷也說,當時衛鞅講的那些帝、王之道啊「非其質也」,就是並不是他的本心。而當這一次,衛鞅在給秦孝公講起來如何富國強兵的時候,秦孝公的反應是甚麼呢?「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就是秦孝公不斷把他坐的那個蓆子,往衛鞅的身邊湊,一直跟衛鞅連續談了好幾天都沒有感到厭倦。這一下子,衛鞅就摸到了秦孝公的脈。

衛鞅跟秦孝公談了甚麼東西,《史記》上是沒有記載的,但是我想應該就是在《商君書》中的思想。《商君書》是商鞅的一本書,一共是26章,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了商鞅一生對於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理解。

在《東周列國志》中對做了一個非常精闢的總結,衛鞅說「欲富國莫如力田,欲強兵莫如勸戰,誘之以重賞而後民知所趨,脅之以重罰而後民知所畏」。第一句話「若富國莫如力田」,就是如果你要想讓國家富裕,就一定要獎勵農業;第二句話說「若強兵莫如勸戰」,如果你要想讓國家的兵力強,就必須要鼓勵老百姓願意去作戰、敢於去作戰、敢於去殺人。那麼怎麼樣去鼓勵農業,怎麼樣去鼓勵軍功呢?衛鞅說,具體方法就是「誘之以重賞」,用很重的賞賜去引誘他們,「而民知所趨」,老百姓就會朝那個方向去走;然後「脅之以重罰」,用很重的懲罰去恐嚇他們,「而民知所畏」,這樣老百姓就不會做你不想讓他們做的事情。

商鞅一生學問,就是這幾句話,一個是「耕」就是農業,一個是「戰」就是打仗。所以有的人把商鞅的這一套東西稱為「耕戰之術」,就是農業和戰爭。那麼怎麼去實現耕和戰呢,就是靠「誘之以重賞,脅之以重罰」。(待續)#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製作的影片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和《隋唐盛世》三部。第四部《兩宋繁華》將於2018年年底出品,第五部《大明王朝》2019年面世。點播節目影片和音頻,請訪問《笑談風雲》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閱【章天亮:笑談風雲】系列文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