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全天下的人明白真相,雍正帝調查謗詞內容、謠言來源,後以事實一一駁斥,特赦謀反者的死罪,並曉以大義:皇帝是上天指派的,上天只問其道德功業如何,而不問其是不是漢人。

雍正七年(西元一七二九年),一封署名為「南海無主遊民夏靚、張倬」策反信,由自告奮勇的張熙,持以投諸川陝總督岳鍾琪。為甚麼找岳鍾琪反清呢?因為他是宋朝抗金名將岳飛的後裔。

此信內容大致有四個部份:一、強調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二、清朝天運衰歇;三、指責雍正是用陰謀詭計奪嫡;四、譴責雍正帝是失德的暴君。同時列出雍正帝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利、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等十大罪狀。要岳鍾琪起義叛變。

可是岳鍾琪卻不贊同他們興兵天下的念頭,並且告發了曾張二人。雍正帝讀了曾靜寫給岳鍾琪的信和呂留良的遺著後,做出相當特別的處置。

雍正帝覺察到,張熙投書謀反案的資料來源不只是已經作古四十五年之久的呂留良,雖然曾張二人所寫的奪嫡與所謂的十大罪狀都是空穴來風,與事實不符,但卻暗伏宮廷中的一些複雜細節,因此再加追查發現散佈謠言的是允祀(八皇弟)、允禟(九皇弟)朋黨一夥,及其府中被流放的宦官。

寬赦謀反之徒 大義以覺迷

為了讓全天下的人明白真相,雍正帝先調查清楚曾張二人謗詞的內容、謠言的來源,然後以事實一一駁斥。這個完整的被告供詞與受謗者的自辯,完整對照,非常像現代的判決書,並未因為謗詞內容不堪而刪去或隱匿被告的供詞內容。因此今日讀來,讀者仍可自己判斷所謂的十大罪狀之有無。這個答辯攻防全文就收錄在《大義覺迷錄》裏。

雍正帝特別赦免曾張二人的死罪,並將《大義覺迷錄》刊佈各地,同時指派他們師徒二人到江南宣講這部《大義覺迷錄》的內容。雍正帝在書中同時指出,皇帝是上天指派的,上天只問這個皇帝的道德功業怎麼樣,而不問這個人是不是漢人。

雍正帝敢於公開全案的詳細內容,敢於公開的辯論,敢於向天下刊發《大義覺迷錄》,讓人人皆知;敢於無罪赦免曾張二人;敢於讓世人自由評斷。就像《揀魔辨異錄》裏雍正帝以自己的認識與漢月的《五宗原》內容逐一公平對比辯駁,這種坦蕩的作風,給後人留下許多問號。

傳位詔書上 篡改二筆?

康熙帝立唯一的嫡子胤礽為皇太子,那時雍正帝還未出世。但雍正帝在康熙帝全部三十五個兒子當中,是年長皇子,不僅由皇后在宮中親自扶養長大,待遇不同其他皇子,而且從九歲開始他就隨康熙帝巡視塞外,十九歲時更隨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掌正紅旗大營。太子再度被廢之後,康熙帝直到死前才以遺詔傳位,心有不服的其他皇子,便編造了一些不實的傳言。人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雍正將詔書的「傳位十四子」加了二筆,篡改為「傳位于四子」。

事實上康熙帝的十四皇子胤禎(雍正帝即位後改名允祉,他是唯一一個把名字全改的皇子),與四皇子胤禛,不僅名字極相近(一個是示部貞,一個是示部真),更是同母所出(仁壽皇太后),只是雍正帝是由皇后扶養長大,十四皇子胤禎則由生母扶養長大。雍正帝很早就因功而封親王,但十四皇子胤禎則直到雍正帝登基之後,才在元年五月由雍正帝封為恂郡王。胤禎性格不穩,與胤祀、胤禟朋黨同夥,在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又改立之後,因為允祀謀奪太子位,康熙帝欲治胤祀之罪,胤禎與胤禟袒護強辯,觸怒康熙帝,差點被當場砍殺。後來被康熙帝送到年羹堯的西北大營,用以疏遠三人。康熙帝沒有任何理由將帝位傳給暴躁氣盛且無行政經驗的十四皇子胤禎。

滿文漢文同書 無法改詔

清朝的正式文件都是滿文漢文同書,現存康熙傳位遺詔用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而成,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書寫,漢、滿、蒙文寫的是相同內容。遺詔全長1.55米,寬0.8米,為卷軸式。漢文部份共約一千七百餘字,第一部份主要講述的是康熙在位六十年的功績,這部份的內容早在康熙五十六年就已寫好。

遺詔的第二部份是整個詔書的核心,宣告了帝位的繼承人。漢字內容為:「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滿文內容完全相符。

遺詔內不論漢文或滿文都沒有「傳位于四子」的字眼。

根據清朝的用語規範,清代檔案中凡書寫皇子時,均寫為「皇」某子,目前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一千多萬件檔案中尚未發現例外。因此絕不會有「傳位十四子」這樣的字眼。

再者,「于」是「於」的簡寫俗寫字,使用正體字的清代「於」、「于」二字是不能互用的,像詔書如此正式的文件中應該用正體的「於」字。因此詔書根本沒有將「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于四子」的餘地。

弒兄屠弟之說 無中生有

廢太子允礽是康熙帝所圈禁,雍正不僅沒有迫害他,即位後還收養了他的女兒到宮中。雍正二年廢太子允礽薨,還再追封為理親王,謚曰密。

雍正帝即位後,曾因爭太子位而被康熙帝圈禁的允祀與允禟一直暗中結黨,並不服從皇權,經常公然抗命。二人後因謀逆而降罪削爵,成為庶民的允祀不能再使用「允」字排輩,易名為「阿其那」(akina,滿語,「夾在冰層裏凍死的魚」),其子弘旺也不能使用「弘」字排輩,改名菩薩保(希望菩薩保佑)。至於允禟則易名為「塞思黑」(seshe,滿語,「討厭的」。類似於「撒旦」,原本是「反叛背棄者」的意思,用來稱呼從天堂叛出的墮天使「路西法」。後來「撒旦」變成名詞,成為惡魔的名字。這些墮天使就是《聖經》啟示錄裏提到的隨著大紅龍從天上墜落的星辰),拘於保定。

後來皇十四弟允祉也因罪而被命奉祀景陵(主要是因為在軍中貪婪淫縱,在皇兄面前又放肆傲慢,犯禮犯份),但雍正帝同時以其子白敦為鎮國公。最後塞思黑與阿其那相繼病逝,允祉則在乾隆朝時由乾隆依雍正帝的遺命,給予親王位並參與政事。

因此按照史載雍正帝對三十多位兄弟,既無殺兄也未屠弟。◇(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