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有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家族,他們便是以「書聖」王羲之為代表的豪門大士族。無論是王羲之的祖上,還是子孫、親戚朋友,都是虔誠的道教信仰者。同時,王氏家族還是名門望族,素來重視對家族成員文化素養的培植。王家將近三百年間書藝傳承不斷,人才輩出,極盡文采風流,蔚然成一壯觀的文化景象。讓我們一起感受來自書法史上,最風流的一家人的曠世才情吧!

王羲之(三零三~三六一),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後遷居山陰會稽(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八月帖》局部 東晉‧王凝之(網絡圖片)
《八月帖》局部 東晉‧王凝之(網絡圖片)

王羲之受仙人指點

相傳王羲之有一次來到了神奇秀麗的天台山,山光勝景使他的書法也得到潤色,但他對自己所寫的字並不滿意。忽然來了一位鶴髮銀髯的老人,笑呵呵的對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王羲之說:「哪裏!筆力不足,請您多多指教。」老人遂拿起筆寫了一個「永」字,對他說:「我看你志堅心誠學寫字,讓你領悟一個筆訣。把這個『永』字寫好,書法的真功夫就在其中。」老人給他一筆一筆講解筆劃和架構,並告訴他寫字要靜心、要永遠保持高潔的心境。

王羲之頓覺心明眼亮,連連拜謝先生教誨之恩,再看時老人已飄然離去。王羲之急忙問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卿的書法感動我,我乃天台白雲……。」王羲之得白雲先生指教後,練字更加勤奮,就住在山中一個岩洞裏靜心抄寫了道經《黃庭經》,這是一部道家修道之書,他的書法筆勢也更加開放俊明,結構嚴謹。一次,晉元帝要到北郊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匠雕刻。工匠在雕刻時非常驚奇,字跡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眾人讚歎說:「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成語「入木三分」即源於此。)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Wikimedia Commons)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Wikimedia Commons)

東晉王、謝、郗、庾四大家族中,最顯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書法成就最卓著的也當之無愧的屬於王氏一族。王氏家族書法家最多。在這個書法世家裏,有父子爭勝,兄弟競較,還有夫妻比試,姻親相學等,互相傳襲,這不僅在書法史上顯得極為耀眼,在世界藝術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出現了書聖王羲之和他的第七個兒子王獻之,父子二人被世人並稱為「二王」。王氏的驕傲在此,東晉書法的驕傲也在這裏。

王羲之伯父—王導

王導,字茂弘,漢族,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王導從小有遠見,才智出眾,度量宏大。十四歲時,陳留高士張公見他相貌不凡,驚奇地對他的堂兄王敦說:「此兒容貌志氣,真是將相之才!」王導在東晉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代,是東晉政權的奠基者之一。

王導《改朔帖》(網絡圖片)
王導《改朔帖》(網絡圖片)

王羲之夫人—郗璇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太尉郗鑒家中的掌上明珠。這位奇女子書法卓然獨秀,空靈飄逸,被稱為「女中筆仙」。她熟讀經書,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她與王羲之結為夫妻,雖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話傳頌至今。

郗鑒與王羲之的伯父王導交好,世交聯姻。郗家派人去王家探聽風聲,目測女婿人選時。其他王家子弟,都穿戴上最華麗的衣飾,展示翩翩風度,急於在相親中勝出。可惟獨一位青年人泰然袒腹倚卧,不修邊幅,一派率真,怡然自得地一手吃胡餅,一手扇扇子,這人便是王羲之!

郗鑒因王羲之不矯揉造作、超凡脫俗的品格,便選了他做女婿。婚後小兩口幸福如在天堂,每當王羲之陪伴郗璇閑步於建康城時,滿城花樹盡失顏色。玉樹臨風的夫婦,琴瑟和鳴,精神相契。郗璇為王羲之培育了八個子女,個個才貌雙全。王羲之壽命不長,但妻子卻享有九十多歲的高齡。

王羲之長子—王玄之

王玄之是王羲之的長子, 字伯遠,工草書和隸書。永和九年,暮春之晨,會嵇之陰,王羲之寫下驚世名作《蘭亭序》,這次雅集他除了邀請朋友,特地帶上他的子女,王玄之也在內,作詩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澗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暢豁滯憂」,曾有帖傳世。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字叔平。歷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亦工草書和隸書。王凝之曾在《蘭亭集》裏留下:「荘浪濠津。巢步潁湄。冥心真寄。千載同歸。細縕柔風扇,熙怡和氣淳。駕言興時游。逍遙映通津」的句子。其妻為謝道韞,著名才女,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詩人。謝道韞嫁到王家之後,一次,小叔王獻之舌戰群儒,力不能敵,還是坐在青綾幕幛之後的謝道韞,引經據典救了他,客人詞窮而甘拜下風,「未若柳絮因風起」典故講的就是她。

王凝之此帖筆法以清勁為主,開篇時穩健、時遲緩,中後篇用筆速度較快,筆畫也變得活躍跳蕩。

王羲之三子—王渙之

三子王渙之,自幼向父親學習書法,達到了形似的程度,善行草書。黃伯思《東觀徐論》云:「王氏凝、操、徽、渙之四子書,與子敬書俱傳,皆得家範,而體各不同。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王渙之參加了傳譽千古的蘭亭聚會,留有蘭亭詩一首:「去來悠悠子。披褐良足欽。超跡修獨往。真契齊古今。」

王羲之四子—王肅之

四子王肅之,字幼恭,歷任中書郎、驃騎咨議。參加過父親王羲之主持的蘭亭聚會,並有詩流傳於後,其在蘭亭集會上所作蘭亭詩:「嘉會欣時游,豁爾暢心神。吟詠曲水瀨,淥波轉素鱗」,只是不見其法帖傳世。

王羲之五子—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三三八年~公元三八六年),字子猷,東晉名士、書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是兄弟中在書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喜歡賞竹,生性高傲,放誕不羈,對公務並不熱忱,時常東遊西逛,後來索性辭官,住在山陰,曠達通脫,顯示出魏晉時期,名士們任性適情的生活態度,不失清高和風雅。其書法有「徽之得其(王徽之)勢」的評價,後世傳帖《承嫂病不減帖》、《新月帖》等。

此帖以行楷為主,揮灑自如,筆法多變,妍美流暢。釋文:臣九代三從伯祖晉黃門郎徽之書。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勝,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異惡懸心,雨濕熱復何似,食不吾牽勞並頓,勿復,數日還,汝比自護。力不具。徽之等書。姚懷珍,滿騫。

王羲之六子—王操之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歷任秘書監、侍中、尚書及豫章太守等職。其妻賀氏。賀氏祖父為當朝司空賀循。

王羲之七子—王獻之

七子王獻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為兄弟中書法成就最高者,與其父王羲之並稱為「二王」。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擅長繪畫。他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自創新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

王獻之《中秋帖》局部(Wikimedia Commons)
王獻之《中秋帖》局部(Wikimedia Commons)

王羲之重外孫—謝靈運

王羲之惟一的女兒,有一外孫即著名詩人謝靈運。謝靈運為王羲之的重外孫。在家風環境的熏染下,他與生俱來就有「兼抱濟物性,而不纓垢氛」的襟懷。但朝代更迭,時勢變遷,仕途蹭蹬,又使「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裏」,傲世自負的他失望至極,「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借遊山水來擺脫人生的失意和悲苦。

王羲之堂兄弟—王洽、王恬

王羲之的堂兄弟王洽、王恬(王導二子)皆精書法,王洽之子王珣(留有《伯遠帖》,為東晉王氏存世唯一真跡,文中伯遠是王羲之長子王玄之,二人平輩)。

中間二行為王恬《得示帖》,左邊兩行為王洽《辱告帖》(wikimedia commons)
中間二行為王恬《得示帖》,左邊兩行為王洽《辱告帖》(wikimedia commons)

王羲之族孫—王僧虔

王僧虔,為王羲之四世孫,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王僧虔二十歲時,很擅長隸書,宋文帝見到了他書寫的素扇讚歎說:「不僅僅是筆跡超過子敬(王獻之),而且典雅的風度也在他以上。」王僧虔與二子王志、王慈都是當時大書法家。

其草書運筆圓渾,含蘊凝重,然體態十分靈動,縱橫姿肆,使人聯想到王獻之書作風格。

王羲之族孫—智永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人,書聖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後代,號「永禪師」。智永善書,書有家法。他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雲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專供練字,智永發誓「書不成,不下此樓」。就在這座冷冷清清的小樓裏,他如痴如醉地練字長達二十年,毛筆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壞了的毛筆扔進大瓮,天長日久,就積了好幾瓮。智永後來把這些毛筆集中埋在一個地方,自撰銘詞以葬之,時稱「退筆冢」。

智永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創「永字八法」,為後代楷書立下典範。並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幾可視為教科書,其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智永《真草千字文》(Wikimedia Commons)
智永《真草千字文》(Wikimedia Commons)

琅琊王氏,歷經多次朝代更替、戰亂頻仍,三百年間,香火不滅,書法一直未斷傳承,各代都有書法大家,但留存下來可考姓名和作品的不多,流傳至今的墨跡作品多為唐摹本,實是一大遺憾。

~載自希望之聲◇

王珣《伯遠帖》(局部)(wikimedia commons)
王珣《伯遠帖》(局部)(wikimedia commons)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