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描述

「大約6,700萬年前,地球不是現在的運行軌跡,要離太陽近一些,地球一年中以高溫居多。年平均地表溫度在45攝氏度以上。那時人類大多居住在岩洞或地穴中。大陸板塊也不是現在的樣子。那時地球北半球有兩大主要大陸板塊,居住著巨人族,身高在3米左右。南半球多為中人,小人居住在四塊大陸板塊上。在南、北半球之間還有一些巨型島嶼、群島,雜居著巨人、中人、小人。」

「陸地上的動、植物與現在地球上存在著的動、植物有巨大的差異。6,700萬年前,地球陸地上、天空中、海洋裏繁衍著各類型恐龍族群。陸地上植物多數以熱帶闊葉喬木、藻木為主。那時的地球曾是恐龍的樂園……」

「一個平靜的早晨,人們剛剛從沉睡中甦醒,天空中翼龍展開近10米的翅膀帶著刺耳的鳴叫撲向它的獵物。熱帶闊葉林中一隻劍龍帶著它的幼子在水邊安靜地喝著水,不遠處一隻霸王龍貪婪地盯著劍龍母子。忽然遠處天空傳來一種巨大、特別的聲音,林中所有恐龍都豎起了耳朵朝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人們驚愕地抬頭望向天邊:一個直徑25公里(如同中等城市大小)的小行星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帶著與空氣摩擦發出的巨大轟鳴聲撞向地球。

不久傳來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整個地球都在顫抖。地球被撞離原來的運行軌跡,遠離太陽而去。隨著小行星的撞擊,幾塊大陸板塊立刻沉入海底。撞擊後盪起的岩石碎粒、塵埃,加上被氣化的海水形成一個巨大蘑菇雲不斷升高、不斷升高,將地球表面覆蓋,遮蔽了陽光,地球陷入黑暗。同時巨大的、高達5公里的海嘯席捲全球,接著就是連續幾天的滂沱大雨。

更可怕的是,小行星的撞擊引發地殼、大陸板塊大變動。一些陸地島嶼沉入海洋。一些海底大陸憑藉小行星撞擊力量衝出海面直刺天空。曾經的海洋變成陸地,曾經的大陸連同上面的一切生命、文明沉入深深海底。由於地殼、大陸板塊不穩定,不斷遷移、撞擊,從而引發無數大小火山持續噴發,地球整日煙塵滾滾,升騰起的濃重的火山灰覆蓋在地球表面,伸手不見五指。這種情形持續了32年。由於地球上沒有充足的陽光,動植物幾乎死光,恐龍也因此逐漸滅絕了,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在大陸板塊大變動中有一座靠近海灘的海底山峰凸出海面8,000多米,那片海灘連同陸地凸出海平面幾千米。我們這一期人類把那座高峰叫做珠穆朗瑪,那片海灘形成的高原叫青藏高原。」

以上情景是一位署名「善勇」的法輪大法修煉者用宿命通功能看到的史前的一幕,原文發表於2009年6月21日的「正見網」。

期刊上的研究報告

1年以後,2010年3月5日,一個由41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報告,確認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至15公里的小行星撞向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即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指發生在地質歷史時期白堊紀和古近紀界限時期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這次事件導致地球上3/4的生物滅絕和恐龍時代的結束,被認為是地球歷史上第二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僅次於2.52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那次事件使地球上90%的物種消失。

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原因一直是科學界研究的熱點,也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

證據——隕石坑

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就注意到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的地層之間,有一層薄黏土層,把它作為白堊紀-古近紀的界限。恐龍等許多生物的化石僅發現於薄黏土層以下,顯示它們在黏土層形成時(或之前)迅速滅絕。只有少部份恐龍化石發現於薄黏土層之上,但這些化石被認為是因為侵蝕等作用,而被帶離原來的地點,並沉積在較年輕的沉積層。因此認為白堊紀-古近紀交接時期存在全球性和突發性的生物滅絕事件。

1978年,地球物理學家Glen Penfield為墨西哥石油公司從事石油探勘工作,在墨西哥灣利用飛機進行地磁學調查時,發現在尤卡坦半島外海的海床之下,有個直徑達70公里的對稱環狀構造。隨後他查閱1960年代製作的尤卡坦半島重力異常圖,發現尤卡坦半島還有更大的弧狀構造,直徑達180公里,中心在希克蘇魯伯(Chicxulub)小鎮附近。他確信這種構造是由地質歷史上的災難性事件造成的。

198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Luis Walter Alvarez與他的地質學家兒子及其他合作者在研究三個白堊紀與古近紀界限地層(薄黏土層)時發現金屬元素銥的含量是正常標準的30倍、160倍和20倍。銥是地球表面相當罕見的元素,但在隕石中含量相對較高。當隕石在墜落過程中蒸發,並在撞擊地球時拋出的物質中穿過地球表面時,銥會擴散到大氣中,從而產生富含銥的黏土層。據此,Alvarez等人認為,在白堊紀與古近紀的交接時期,曾有一顆直徑至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白堊紀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

1981年,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生Alan R. Hildebrand與指導教師William V. Boynton也提出小行星撞擊地球理論,並認為撞擊地點可能位在加勒比海地區。

1990年,Hildebrand在加勒比海地區進行白堊紀-古近紀界限研究,在棕綠色黏土沉積物中找到了高含量的銥、衝擊石英,以及類似玻璃隕石的風化物質。該地還發現由雜亂岩石構成的厚沉積層,可能是由撞擊事件引起的大型海嘯帶來的岩塊。Hildebrand認為這是附近曾發生撞擊事件的證據。在白堊紀-古近紀界限還發現許多玻璃隕石,只有撞擊事件或核爆產生的高溫會形成這種岩石。1991年,Hildebrand與Penfield等人研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地質特徵與構成,與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確認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撞擊事件造成的。

科學家的結論

2010年3月,前述由41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審查了20年來各個領域的研究,綜合了全球350多個不同地點的白堊紀-古近紀界限地層的資料,這些地點顯示出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距離相關的、明顯的噴射分佈模式:距離隕石坑越近,沉積物越厚;距離隕石坑越遠,沉積物越薄。所有這些地點的沉積物中都富含玻璃隕石小球和衝擊礦物,頂部黏土薄層中銥元素含量都異常高。他們的結論是,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是造成白堊紀-古近紀大規模物種滅絕的原因。

但也有研究者認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發生於滅絕事件之前30萬年。然而,放射性測年和沉積學與該結論不符。另有多重撞擊理論認為當時有許多顆隕石在短時間內撞擊地球,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僅是其中一顆。不過,明尼蘇達大學的地質學家Ken MacLeod研究了距離希克蘇魯伯隕石坑4,500 公里的海底土壤與沉積物組成,分析的結果顯示地層中僅有一層撞擊沉積物,在遠達4,500公里的距離內未發現其它撞擊造成的沉積物,表示同時期應該只有發生過一次撞擊事件。

2013年,加州大學伯克萊地質年代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比較了來自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衝擊玻璃中的同位素與來自化石紀錄中發生滅絕事件的邊界的灰燼中的相同同位素,得出結論:衝擊玻璃的年齡為66.038±0.049 Ma(百萬年),地質和化石紀錄中不連續點上方的沉積物的年齡為66.019±0.021 Ma(百萬年),兩個年齡相差19,000年,在實驗誤差範圍內幾乎完全相同。這項研究還將白堊紀和古近紀的界限年齡修改為6,600萬年前。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是由小行星撞擊引起的。該理論現在被科學界廣泛接受。

特異功能看到的與現代科學研究驚人一致。(未完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