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可以說是廣東的傳統文化之一,距離現在大約有數百年歷史了。廣東位於中國南方,水土濕熱,天氣潮濕多雨,令到當地的民眾容易上火,引起口瘡、喉嚨痛、聲音沙啞、牙肉腫痛、便秘等不適症狀,於是民間流行以一種或以上藥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瀉火袪濕效用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來飲用。常見的涼茶配方有:五花茶、銀菊露、雞骨草、茵陳茶、火麻仁、廿四味等。香港人也深受涼茶文化的薰陶,只要覺得自己上火了,都會去買涼茶來喝。但是,是否每個人都適合喝涼茶呢?

筆者在臨床工作中,常常聽到來診的病人說自己很容易上火,但是喝涼茶後症狀沒有改善,甚至是惡化了。病人們都覺得很奇怪,但是從中醫理論看來,一點都不難理解,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香港很多人的體質是屬於上熱(肺火或/及?心火)下寒(脾胃寒)。「上熱」多數是過食煎炸辛辣、濃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睡眠不足、壓力太大引起的,而「下寒」則多數是過食生冷、甜食、凍飲等導致的。涼茶就算能夠清「上熱」,卻會加重「下寒」,衍生其它問題,例如:精神萎靡不振、食慾減退、胃脹、打嗝、大便稀爛等脾陽虛衰的症狀;第二,中醫治病,必定會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辨清楚病邪的位置,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因為中藥有「歸經」的理論。所謂「歸經」,是指中藥對於某些特定的臟腑或者經絡會產生較為明顯的效用,而對於其它臟腑或者經絡則功效不明顯,甚至沒有功效。比方說,茵陳擅長清肝膽的濕熱,假如一個有心火或者肺熱的人喝了茵陳茶,就沒有效果了。一般普羅大眾要知道自己哪個臟腑有熱邪,殊非易事。盲目飲用涼茶,恐怕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第三,有些症狀,一般人以為是「上火」,其實不然。以口瘡為例,有部份病人是因為腎陽不足,虛陽上浮引起的,筆者常用藥方中,加入附子、肉桂等辛熱的藥物,引火歸原。又例如暗瘡,有些病人是屬於氣血不足型,筆者常用北芪、當歸等溫補氣血的藥物治療。如果誤以為是「上火」,飲用涼茶,很容易會造成反效果。

順帶一提,平素怕冷、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感冒、手腳冰冷等體質虛弱的人,不適合飲用涼茶。

讀者諸君,如果有健康或中醫中藥等各方面的問題需要諮詢,歡迎電郵至drlmtang@yahoo.com。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