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明星和武術家李小龍在 1960 年代後期的一次採訪中創造了「Be Water」(像水一樣)

這個口號。這個標誌性的術語不僅僅是對李小龍功夫哲學的概括,也在各種政治和抵抗運動中被當作一種有效的抵抗策略。

「像水一樣無相無形。」對於熟悉中國古代哲學的人來說,很明顯,李小龍是從老子的經典著作《道德經》中提取了水的隱喻。如果道家的其中一條教義可以被應用到現代武術中,我們可能會進一步追問:道家和道教學說在當代的意義是甚麼?

道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無為」(字面意思: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我們可以將其翻譯為「保持內心平和的功夫」,但是這種「消極態度」怎麼能對肉搏這樣的高度危險性活動產生幫助呢?

對李小龍來說,如何掌握這種超然心態的精髓,是一個痛苦磨礪的過程,這在李小龍的各種傳記中都有記載。根據傳記作者的說法,李小龍的老師葉問總是告訴他,在練習功夫時要「放鬆」。然而,當時的李小龍是一個形色匆忙的年輕人,他的唯一目標就是擊敗所有對手,以這種好鬥的心態,即使走到最極端的情況,在被人毆打的情況下,他也很難理解「放鬆」的重要性。

「當我急躁的自我意識朝著心理學家所說的『雙重束縛』發展時,我的師父葉問就會再次引導我說:「小龍 ,要使自己順應事物的自然趨勢,不要強為,記住,永遠不要反自然之道而行之;永遠不要去強為應對面前的問題,而是要隨著它的勢去控制它。這周不要練習了,你回家好好悟一悟吧。」 李小龍說。

大多數評論家都忽略了葉大師最後一句話的意義:「回家悟一悟吧。」更多時間的反覆練習,並不意味著會獲得更多的智慧,而智慧是通過「無為」獲得的,因為更多的行動意味著感官的超負荷,感官的超負荷就會抑制頭腦清晰,並滋生「壞思想」。而無為,或平和,是通往智慧的大門。

「在花了很多時間冥想和練習之後,我放棄了,獨自坐在一艘帆船上航行。在海上,我想起了我過去的所有訓練,我生自己的氣,一拳打在水裏!就在那時,就在那一瞬間,一個念頭湧上心來——水這種東西不就是功夫的精髓嗎?剛才這水不是給我展示了功夫的奧秘嗎?我打了它,但它沒有受到傷害,我再次用盡全力去打它——它仍然沒有受損傷!接著我試圖抓住它,但事實證明這更是不可能的。水這種東西,它是世界上最柔軟的東西,看起來非常微渺柔弱,可以裝在最小的罐子裏,但是實際上,水可以穿透世界上最堅硬的東西。對了,就是它!我希望我也能擁有像水這樣的特性。」

「突然,一隻鳥兒飛過,把牠的倒影投在水面上,當時,我正在全神貫注地領悟水的特性,而另一種神秘的隱含意義向我顯露出來:在面對對手時,我的思想和情緒不正是應該像掠過水面的鳥兒的倒影那樣,一晃而逝嗎?這正是葉師父所說的超然——不是沒有任何情緒或感覺,而是感覺不會被阻礙和停滯。因此,為了控制自己,我必須首先讓自己順其自然,而不是與我的自然本性相對抗。」李小龍繼續說道。

為了讓我們深刻印象,李小龍可能已經將整個故事戲劇化了,聽上去真像是禪師的頓悟。但是這件事可能有更世俗的一面:那就是李小龍重讀了《道德經》的其中一章,發現中國武術與西方拳擊不同,總是內涵著中國哲學的基礎。

這個觀點的一個證明就是,直到現在,這樣的情況依然非常典型,那就是一個道士或佛教僧侶同時也是一個功夫練習者。而在西方宗教中沒有出現過類似的事情,一個天主教神職人員可能會把拳擊作為一種消遣,但是這與他信仰的宗教中的理念無關。

道教其實不僅僅是一種宗教,因為它尋求洞察人體的生命機制,例如呼吸、自癒和長壽。已故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

花費了數十年的努力,為西方讀者找回了道教這個科學項目。

而在華語社區,我們更加幸運,因為練氣功和打坐不是一種學術活動,而是在老百姓中一直有著悠久的傳統。氣功練習者認識到不良的呼吸習慣會導致健康狀況不佳,從而影響我們的心率和血壓。此外,他們還發現身體本身具有自癒能力,許多慢性病患者通過堅持練習氣功而獲得了治癒。

如果我們回顧葉問大師對年輕的李小龍關於「超然」的指導,我們可以補充說,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態度」,而更是一種關於呼吸的科學方法和技術。我們不能僅僅通過「平伏情緒」來達到內心的平和,我們更需要了解身體的機制,因為它控制著我們的精神。在道教看來,通過控制呼吸和心跳,我們就可以主宰自己的精神,在大量的古代道教文獻中,早就討論了實現這一目標的相關方法,但是遺憾的是,直到近些年來,這些道教的生命科學精髓才被西方醫學學者和心理學家們所重視。

許多宗教學生認為道教是「神秘主義」,這是一種誤解。道教,其實是世界上最「科學」的宗教之一,如果我們認真對待道教,我們就會對自己和宇宙擁有更廣闊的洞察。◇(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