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港人團體、流亡海外的抗爭者和藝術工作者,為紀念香港「6.12」三周年,11及12日舉辦「從磚陣到世界:香港人的覺醒和改變」展覽。首天的展覽開幕後幾個小時,已吸引數百名在英港人和當地人參觀,其中有港人買關於反送中運動的書後,慨嘆香港短時間內已有「禁書」,希望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參觀者冀每個人都記得有多少人犧牲

來自香港、十多歲的陳同學與兩名朋友一同來參觀展覽。他說,觀看展覽是回顧自己當年做過的事,提醒自己,即使自己身在異鄉,也不要忘記為何自己來到這裏。他對展覽中七呎高的「民主女神像」印象最深刻,表示曾經有人為其犧牲所有。

他坦言展覽對香港的抗爭「無什麼作用」,但富有意義,希望每個人都記得有多少人犧牲、有多少人留下遺書後自殺、有多少人跟家人鬧翻後流離失所。他認為,只有留在香港的人才能改革香港政制,保守自己的文化,但補充展覽帶來希望,每個人對自己的家的期望,相信到現在仍然有人很不開心,但希望大家「向前望,做得幾多得幾多」。

英國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兼行政總監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觀看展覽後表示,展品「有力量」,不認同展覽無用,因現場可與其他參觀者交談,得知更多香港的情況,透過不同媒介展現的展品,亦能使人確信香港曾發生的事。

買「禁書」港人盼藏書開咖啡店分享歷史

展覽現場,英國港人書店「同呼吸」有攤位售賣十多款講述反送中運動的書籍,包括攝影集、運動紀實等。抵英約一年的吳小姐,買了幾本關於反送中運動的「禁書」,包括《端傳媒反修例報導精選》及攝影集。

她說對香港出現「禁書」的感受,與大部分人一樣,「無想過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變成這樣,是很可惜的事,但大家一定要move on(向前行),不要忘記」。她說會與親戚朋友分享這些書,更希望將來以此作為其計劃中開設咖啡店中的藏書,向所有人分享這段歷史。

主辦方之一「Hong Kong Aid 港援」的代表Tom提到,在英國不同形式的不同紀念「6.12」活動中,有很多不同意見,甚至有人批評一些活動「不好」。但他們認為,不同人有不同初心和理念,提到已經不在香港的香港人會想能夠做到什麼,「不同的形式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理念能否有效使更多人知道」。

他也提到,展覽的內容雖然沉重,但不用懷憂喪志,可以思考如何支援香港仍一直堅持的人,在「無大台」的抗爭模式下,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裴倫德勉在英港人參與社會 勿認為在英是「借來的時間」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裴倫德(Luke de Pulford)亦有到場。他表示香港本地人、海外港人以至一些「局外人」過去已做了很多事情(a lot has been done),不過未來還要達成更多的事(need to be done)。

他提到要達成的事包括,歡迎香港人到英國,亦表示要有代表,代表香港人的利益;中國(中共)亦要為破壞《中英聯合聲明》負責,現在沒有事情能做到(nothing has been done)但不該停止在這方面做事。裴倫德亦提醒香港人,有權利在英國尋找自己代表的途徑,不要認為自己在英國是「借來的時間」。@

展覽的現場,英國港人書店「同呼吸」售賣十多款講述反送中運動的書,如攝影集、運動紀實等。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攝)
展覽的現場,英國港人書店「同呼吸」售賣十多款講述反送中運動的書,如攝影集、運動紀實等。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攝)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裴倫德提醒香港人,有權利在英國尋找自己代表的途徑,不要認為自己在英國是「借來的時間」。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攝)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裴倫德提醒香港人,有權利在英國尋找自己代表的途徑,不要認為自己在英國是「借來的時間」。 (大紀元英國記者站攝)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