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文革式推國安法嚇港人  專家:中共不會在七月底前立法

各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是6月12日 星期五
歡迎收看役情最前線 我是Zac

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立法建議後,香港社會一片風聲鶴唳。親共團體紛紛在報紙刊登支持廣告,外資機構、香港藝人,甚至一些親共國家也表態支持,一時間風聲鶴唳,一片恐懼。

「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計劃周日(6月14日)舉行罷工公投,若有逾6萬人參與公投,並獲當中60%支持,聯合陣線將號召跨行業聯合罷工以反對港版國安法。中學生行動籌備平台亦會在同日發起「罷課公投」,若有逾一萬位中學生參與並獲超過60%支持,將展開大規模罷課。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6月10日去信全港中小學校長,要求阻止老師和學生參與罷工罷課,並禁止學生在校內叫口號、拉人鏈、貼政治標語和唱含政治訊息的歌曲等,要求校方紀律處分罷工教師,引導學生「理性分析」港版國安法。

「二百萬三罷聯合陣線」回應說,「教育局今日向全港中小學校長發信,再次顯示港共政權為了完成政治任務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將魔爪伸入教育界,務求將所有反對聲音完全消滅。」

除了教育界,白色恐怖亦瀰漫司法及執法系統。

6月10日,港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通過《南華早報》宣稱,香港警方已設立新部門執行「港版國安法」。

前一日,因涉去年7月1日衝擊立法會,孫曉嵐、劉頴匡及王宗堯等十多名被告的罪名,被更改為「暴動罪」。

晨鐘:中共以文革式手法恐嚇香港人

但香港人並不孤單,國際社會並無袖手旁觀。

5月27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向國會作證,宣佈認定香港已不再具有高度自治,不再繼續適用於美國在1997年7月之前的法律待遇。蓬佩奧表示,當香港人民與違背自治承諾的中共當局抗爭之際,美國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

香港實業家袁弓夷點出蓬佩奧的一句「美國與香港人民站在一起」,認為份量很重。目前全球都在靜待,看中共將如何處理港版國安法。

在香港的評論人士晨鐘說,如果今天沒有美國為首的國際力量,中共要吞噬香港易如反掌。但現在有美國因素,中共隨便亂動都可能招致滅頂。不過,中共近日試圖在香港以文革式的手法恐嚇香港人,讓他們儘快「跪低」自己立法。如此,便可以堵住美國出招的藉口。

國安法未立,李家超就說要成立新部門在立法後執法!楊潤雄去信全港中小學校長,正是大紀元社論《九評共產黨》對文革描述的一個寫照:「共產黨則在『維護秩序,穩定社會』的幌子下,不斷的修改『法律』和『條令』,把人民的不滿行為納入反革命行為加以鎮壓。」

晨鐘說,如果過去的行為可以做參照的話,2018-2019年,中美貿易戰期間,中共放了很多狠話,但一直沒有行動,而後來美方停止談判後,中共還派劉鶴打電話給特朗普要求重啟談判,才有後來的中美貿易協議。不過,那時候的美國和今天的美國在局勢上已大大不一樣。

專家:中共不會在七月底之前立法

之後看看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

中共表面上急推「港版國安法」,但是備受關注的國安法,卻不在本月18日至20日人大常委會議的議程之中。

有分析指,「港版國安法」是今年兩會上的重台戲,幾乎是今年兩會的代名詞,內外矚目。未列入審議名單,不符合中共的行事「規矩」,其中內情備受猜疑。

時事評論員石藏山認為,中共在七月底之前不可能立港版國安法,因為現在北京沒有下決定該怎麼辦,先拖一拖。

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王劍也表示,中共的行事規矩,不存在國安法還沒有準備好的問題,內外的壓力使中共難以把「港版國安法」拿上議程的可能性很大。

他說:「內外矚目,英美已經啟動針對國安法的制裁進程,這邊是認真的,不會停下來。中共感到壓力太大,在觀望外界,出現退縮的可能性很大。」

王劍表示,中共的處境有點像林鄭月娥推出逃犯修例,遭遇強烈抵抗時的情況。觀望之後感覺壓力太大,林鄭宣佈讓「修例」休眠,但忌諱示弱說「撤銷」。國安法似乎在重蹈覆徹。

有紅色背景的媒體引述「接近北京的消息人士」分析說,有關部門正就「港版國安法」向香港社會收集回來的意見,進行整理和總結,所以在操作上,港版國安法不會出現在18日至20日會議的審議議程中,而會在月底便召開另一次特別會議,專門審議及表決通過「港版國安法」,指「這樣做可以凸顯中央充份考慮及尊重港人的意見」。

中國事務評論員晨鐘分析說,這個消息與現在中共在城中散播的「港版國安法」勢在必行、速戰速決的消息一致。如果中共下決心立法,繞過立法會,根本不需要做門面功夫,來「凸顯中央充份考慮及尊重港人的意見」。

英給港人永居權獲跨黨派支持

看看其他新聞。

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的民主自由黨議員卡邁克爾起草草案, 敦促政府授予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者(BNO)英國永居權,並授予那些1997年以後出生的,目前無權申請BNO的人,申請BNO的權利。

這個法案在英國下院獲得跨黨派支持。卡邁克爾說,英相約翰遜目前提的建議無法保護香港最需要保護的、在抗爭第一線的年輕人,他提此法案是希望英國政府能夠為每位港人提供庇護。

6月10日,首相約翰遜表示,自己是對華友善人士,但他同時強調,「英國必須有絕對的自由,大聲及清晰地向北京當局提出有關議題,並會繼續這樣做」。他口中的這些議題包括,英方對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的來源,香港和英國的重要基礎建設事宜。

而在台灣,總統蔡英文早前表示,將依據《港澳條例》,制訂《香港人道救援方案》。

早前台灣《自由時報》報道,方案將於昨日 (11日) 向外公佈,但昨早台灣行政院否認,指方案仍由陸委會研究中。路透社則引述消息人士指,台灣方面仍在審視方案內容及執行細節,包括如何確保不會有中共間諜混雜其中。

民陣呼籲6.15全民黑衣 悼首名犧牲抗爭者梁凌傑

看看其他新聞

反送中運動一周年,民間人權陣線呼籲市民6月15日,穿上黑衣悼念在運動中去年這一天首名犧牲的抗爭者梁凌傑先生,民主派亦會於各區設街站派發白絲帶,希望港人毋忘初衷,毋忘五大訴求,毋忘已犧牲的手足。

縱使限聚令打壓下無法集會,民陣秘書處亦會於當日前赴梁先生墜樓事發點金鐘太古廣場獻花,並要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運用條例賦予的權力,批准民陣集會。

郝海東獲贊滅共勇士 名字令中南海害怕 網絡株連封殺

看看其他新聞

中國前足球名將郝海東,於6月4日突然「揭竿起義」,宣讀《新中國聯邦宣言》並號召「消滅中共」,如同投下一顆原子彈,大陸網民紛贊郝海東是滅共勇士、華人的楷模。目前,郝海東三個字已被中共全網封殺,並株連其妻子和兒子,有關資訊全遭封禁。

塞爾維亞球隊稱解僱郝海東之子同政治無關

郝海東發表推翻中共的聲明後,遠在塞爾維亞聯賽踢球的兒子郝潤澤也被解聘。

美聯社6月10日報道稱,尼什拉德尼奇基足球俱樂部表示,同郝潤澤解除關係,僅僅是因為今年簽的聘約已經到期,和北京施壓無關。

據美聯社報道,中塞兩國據稱是「鐵桿朋友」,中國為其承建大批基礎設施,包括高速公路、鐵路等。要把塞爾維亞作為「一帶一路」的樞紐之一。投桃報李,該國總統武契奇日前還致信習近平,支持港版國安法。

郝海東這個名字為甚麼讓北京害怕

法廣在6月11日發表題為《郝海東這個名字為甚麼讓北京害怕》的報道,當中說郝海東夫婦,體育明星,家喻戶曉,竟然成了異見人士。這大約解釋了為甚麼一個國家,費了那麼大的力,去封殺他們的名字。

兩位在中國體壇比翼雙飛的健將,既不缺名聲,也不缺錢財,為甚麼突然在六月四日那天宣讀建立新中國的《宣言》?號召人們推翻共產極權,在中國建立一個一人一票,三權分立的民主的人道的政府?而他的妻子中國羽壇一姐葉釗穎與丈夫共同出鏡,支持、贊同丈夫的決定和行動。

報道表示,兩人走到這一地步,真的讓中共當局始料不及,難以理解。但是,從郝海東以前在微博發表的言論,他的正義感,他的不怕網紅圍攻,敢批邪惡,正面衝擊的「大砲」精神,六月四日這一天的宣言,是有跡可尋的。

大陸首宗 中共病毒受害者家屬索賠

看看其他新聞。

6月11日,武漢市民、中共病毒受害者家屬張海,將四份訴狀寄往武漢市中級法院,就中共政府隱瞞疫情進行控告,要求武漢市及湖北省政府、武漢市中部戰區總醫院登報道歉,並索賠近200萬元。

該案或為大陸境內第一宗中共病毒受害者家屬索賠案。

張海向新唐人電視台表示,他父親是參與中共核武器項目的老兵,一月份摔傷後,住進武漢市中部戰區總醫院治療。1月20號手術後,張海父親出現發燒症狀,30號被告知感染中共病毒, 2月1日下午不幸去世。

張海說:「父親去世後我才知道,中部戰區醫院已經換了一個專門的隔離區,收治新冠病人,我父親住院的時候,也沒有告訴我和我父親,醫院存在新冠病人,這個很危險的病情。」

張海認為,醫院和當地政府對父親去世負有責任,將武漢市及湖北省政府、武漢市中部戰區總醫院告上法庭,索賠近200萬元,並要求其登報道歉。

公民抗議 四川綿陽中級法院大門被塗黑

之後看看其他新聞。

最近一段網傳影片顯示,6月8日,中共四川省綿陽市中級法院門口,一位公民將門口的石柱子塗黑,又將其中一塊牌子抹黑,以示抗議。

影片中,該法院其中一塊牌子的下半部份已經被塗黑,只剩下「四川省綿陽市中」,兩邊牌子旁邊的大石柱亦被塗黑。

該法院的柵欄門關閉,疑似法院工作人員站在柵欄門裏、大門台階上不停地打電話。

拍攝者說,這值班的人也不敢去擋。

據大陸媒體報道,潑油的男子姓馮,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對此,網民表示:這是在抗議中國(共)的法院太黑了。另有網民說:「法院是中國最黑最骯髒的地方之一。」還有人說:「支持!中國的司法部門就是黑的。」

全球滅共的聲音越來越多,看來,中共是真的快要滅亡了。

香港人不要害怕,我們一起見證撒旦的倒下。

在最後我想再提提大家訂閱,我們一起看看張崑陽怎麼說。

今天的役情最前線就到這裏
多謝各位收看
守護真相 永不放棄
我們的堅守 需要大家大力的支持
我是Zac 下次再和大家見面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