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證科學的哲學基礎上看,西方實證科學是建立在一種從片面的基點上發展起來的,它起源於對人與世界、人與宇宙、物質與意識、主觀和客觀、心與物的根本上錯誤的看法,是在物質與精神二元對立的哲學世界觀指導下形成的方法論。

今天,人類處於二十一世紀,回顧人類科學發展的歷程,我們發現,當我們認識的越多、越深入,我們的知識似乎越貧乏,自然界的難解之謎、未被認識的新生事物也越多。現在,我們或許應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人類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思考一下我們應該把怎樣的一個新的科學帶入人類歷史新紀元。本文將回顧史前文明、中國傳統文化、消失的古文明、人類對神的信仰、西方實證科學的發展與侷限。從中,我們將試圖尋找有怎樣的規律引領著這些變化,有怎樣的啟示必須遵循。從而,將探索未來科學如何能更符合「天人合一」之道,走一條符合宇宙規律的發展道路。

(接上期)

2.有神論

發現力學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和光色原理等的物理學之父牛頓,深深意識到創造浩瀚的宇宙者的偉大。他曾說:「毫無疑問,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其中各種事物是絢麗多彩,各種運動是如此錯綜複雜,它不是出於別的,而只能出於指導和主宰萬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站在現代科學頂峰的愛因斯坦曾說:「我想知道上帝如何創造這個世界。我不感興趣於這個或那個現象,這個或那個元素的光譜。我想知道他(上帝)的想法;其它都是細節。」當然,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話是:「上帝不擲骰子」。

普朗克,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因發現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進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在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普朗克最大的貢獻是首先提出了量子論。這個理論徹底改變人類對原子與次原子的認識,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改變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識,這兩個理論一起構成了20世紀物理學的基礎。他對神的地位闡述的非常清楚,他曾說過:「宗教和科學都需要對神的信仰。對於信徒,神是一切之始;對於物理學家,神是所有考慮之終極。對前者,祂是基礎;對後者,祂是每個常識世界觀高層建築的屋頂。」 

五、西方實證科學的

發展與侷限

1.西方實證科學的

發展與質疑

科學(Science)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原意是「學問」的意思。一般認為:科學是正確反映自然、社會與思維的本質和規律的系統知識。

現代科學是西方實證式思維模式的產物。從牛頓時代起,實證科學就發出一個清楚的信息:世界是有規律的,基本上是數學規律,是人類能夠了解的規律。經典力學的奠基人伽利略有句名言:「自然這本書是上帝用數學語言寫成的」。一切事物似乎都可以被數碼化或用數字來代替,然後將數字按特定的公式加以演示,結果誤差越小,就越正確。這事實上是一種「數學型思維」。

現代科學主要採取分析還原的方法(Analytical and Reductive Method)。其根本特徵就是要把複雜的事物、複雜的關係,還原為簡單的事物要素和簡單的關係,把物質的高級運動形式歸結為低級運動形式,然後對各個簡單要素分別加以考察和研究,抽象化為數字,然後利用公式推演得出結論,用簡單要素的規律代替複雜體系的規律,用低級運動形式的規律代替高級運動形式的規律。比如18世紀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把一切運動都簡單歸為機械運動,得出「人是機器」的結論。

實證科學發展至今,其侷限性也表現明顯:

首先,從實證科學的規律概念上看,必須滿足「連貫性」標準的才是規律,才是實證科學研究的對象。這個定義本身俱有很大的封閉性。即只有這個理論、觀點符合舊理論的才是科學規律,不符合的就不是規律,不是科學。這種封閉性已經成為實證科學自身發展的枷鎖,使人故步自封,盲目排斥新的理論、新發現。

其次,從實證科學的科學方法上看,還原分析的方法很容易導致一個習慣,即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看成是孤立的、靜止的、僵化的、片面化的對象,忽視事物的複雜性、有機性、整體性,忽視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普遍聯繫。致使現在實證科學的分工越來越細,「隔行如隔山」,一個人的知識視野越來越狹隘,觀念也變得僵化,這些都是還原分析的方法的必然後果。

演繹法(Deductive Method)是實證科學的兩個重要方法之一,即從一般的知識出發,推演出特殊的個別性的知識。但是演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它不能為自己準備好作為出發點的一般原則,不能保證演繹的基礎——一般知識是正確的,它無法判斷演繹前提的正確性。其次,即使演繹的前提是正確的,演繹本身只能揭示共性和個性的統一,不能進一步揭示共性與個性的對立,不能揭示個性的豐富多采的屬性。

實證科學的另一重要方法是歸納法(Inductive Method),是指從個別的、特殊的知識概括出一般性知識的方法。歸納法的本身也存在很大缺陷。首先,歸納是從觀察和實驗中蒐集大量材料開始的,蒐集材料不能盲目進行,必須有某種理論原則作指導,這種理論就成了歸納的前提之一,而此前提也不能保證是正確的。其次,用歸納法得到的結論並不是充份可靠的,因為單純的歸納不能完全避免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歸納的結果是或然的,人們總是難以窮極所有的個體對象,一旦出現一個反例,歸納的結論就被否定。

實證科學還特別注重數學模型。然而現有的數學知識是極其有限的,數學工具本身也是很不完善的。比如,實際工程應用中涉及的種種問題,一般都是非線性問題居多,其邊界條件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中如果全部考慮各種因素列出數學模型,則模型往往是幾乎不可能求解的。所以,必須作出很多假設,忽略很多因素。因此工程中求出的解,誤差達百分之十、甚至幾十,並不少見。可見實證科學只能大概地描述部份宇宙,是不完善的。

實證科學方法還有一個特點,即特別偏愛實驗室實驗。認為只有經過實驗室實驗反覆檢驗的才可能是正確的。這當然在一定範圍內是對的,但是問題是,本來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同空間普遍聯繫著的,把萬物從根本上與外界環境隔離放到實驗室中,能反映事物的本來聯繫嗎?任何事物都是動態的、關聯的,在不同的時空中具有不同的演化邊界條件。每一次實驗的重複都能保證在各個空間層面上都具有相同的初始條件及邊界條件嗎?人類的力量能控制自然力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嗎?

再次,從實證科學的哲學基礎上看,西方實證科學是建立在一種從片面的基點上發展起來的,它起源於對人與世界、人與宇宙、物質與意識、主觀和客觀、心與物的根本上錯誤的看法,是在物質與精神二元對立的哲學世界觀指導下形成的方法論。這種實證科學導致的心與物的分離必然帶來人與自然、宇宙的分離。人原本內在包含在宇宙當中,和宇宙在各個空間裏發生著息息相通的血脈聯繫,人和宇宙應該是和諧共生的。西方實證科學使人與自然、與宇宙分離導致這種和諧的關係不復存在,人類不是與自然和諧共存,協調發展,而是追求所謂的「征服自然」,企圖「支配」自然。人們不把地球「母親」,這個養育人類的蔚藍色星球,當成生命,毫無節制地攫取地球的資源,濫用現代科技,導致當今世界的異化。結果是人反而被自然「反制」,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臭氧層破壞、自然資源匱乏、人口爆炸,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我們的地球正在呻吟!

由以上分析可見,西方實證科學存在很不完善的地方,它的哲學基點以及自身的封閉性、片面性、還原性成為了它自身發展的嚴重束縛。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必將走向終結。一個真正的科學應該帶給人類真理、幸福、祥和、安寧,然而西方實證科學卻把人類帶入到重重危機中。(待續) ◇ 

2.達爾文進化論的謬誤

在西方實證科學有一個有關生物的假說,即達爾文進化論。首先,達爾文進化論是一套漸進式(Gradualism)的理論。然而,這一漸進的理論卻有相當多的“失落的環節”。達爾文理論認為:自然選擇必須通過極度微小、並對生物有利的遺傳改變長期不斷積累才能發揮作用[22]。主張進化論的人說,每次遺傳改變必須是極其微小甚至是不能覺察的改變,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動植物才能漸漸進化出新物種來。高等動物由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生物界全體的關係好比是一棵大樹,同出一源,低等的生物好比樹根,高等的種類好比樹枝,如此這般,進化是連續不斷的,漸漸改進的。這是生物學上的“進化樹”。

如果真是這樣,從一種簡單低等生物進化到另一種複雜較高等生物,中間必須經過無數代具有微小差異的不同形態的生物;但是迄今為止,考古學界並沒有這樣的發現。任何種類的生物都是各從其類,找不到任何中間生物。進化論說動物演化過程是這樣的:原始的單細胞微生物、多細胞微生物、海中低等生物、有殼生物、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靈長類、猿、人類。但考古學界從來就沒有發現介於兩類之間的生物,那麼從一類進化到高的另一類,是如何慢慢進化的?如何解釋這些“失落的環節”?

例如,如果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從類人猿到今天人類的各個階段歷史時期,都應該有其特徵的證據——包括各階段的化石和相應的文化遺址、工具等。由唐納德.喬漢森在東非大裂谷發現的“露西”,曾被認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現在科學家已經鑑定其為一種絕種的猿,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跟人沒有關係。

又如,在長達38億年的化石記錄中,最令人費解的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 (指絕大多數動物門類在寒武紀就像“爆炸”一樣突然出現)[23]。

於1984年開始發掘的“中國澄江化石群”的考古發現引起世界媒體的強烈關注,震驚考古界和生物界。澄江化石群屬於早寒武世化石(前5.5億年),此外在加拿大布爾吉斯發現的寒武世頁岩(前5.3億年),其中也有生命“爆發”的大量地質資料。可見,在寒武紀(約前5.7億-前5億年),幾乎所有的已知動物門類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紀之前,不僅多細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動物群為代表的、迄今所發現的新元古代的各種化石中,尚無一種可以確認為已知動物門的祖先。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動物門類是在寒武紀突然出現的,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寒武紀出現多細胞動物必然在其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早期演化過程,然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任何一個中間演變過程的證據。化石記錄是否可能不完全呢?但事實上化石記錄是隨機的,為什麼單單就漏掉了中間環節呢?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當他讀到進化論的文獻時,馬上發現裡面充滿了邏輯上有問題的雄辯與遁辭。所以他以法官的身份,多次質問:“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進化論'是真實的?確鑿的證據何在?”他在自己寫的一書《審判達爾文》(Darwin on Trial)中做了這樣的總結:“化石向我們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現的有機體,沒有逐步進化的任何跡象……這些有機體一旦出現,基本上就不再變了,哪怕過了幾百萬年,不管氣候環境如何變化。如果達爾文的理論成立,這些條件本應該引起物種的巨大變化” 。

其次,進化論的基因突變理論也是缺少科學根據的。從進化論的分子基礎看,進化論認為,生物的基因基本上很固定,但偶然間會產生突變,會產生與上一代略異的個體,並且此種特性又可以傳給下一代,因此代代相傳,差異性就愈來愈大,因此突變就是進化論的證據。然而,據統計結果所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突變都是不正常的、有害的、有缺陷的,甚至是致命的,並不是有益的、合適的、積極性的變化。而且突變後的個體常常在自然環境中活不久,所以生物的突變只是少數,不是多數,突變是退化而不是進化。生物會有突變,但也只是在大小、顏色等方面的改變,其基本構造仍無改變。例如蛇可以因突變而成為全身雪白的蛇,果蠅可以因突變而成為大型果蠅,烏龜可以因突變而變成花殼龜……然而不管如何突變,這些生物仍然是原來自己那一種屬,不會變成高一等的其它種屬生物。

截止目前,國際上許多勇敢的科學家已經開始正視達爾文進化論遇到的嚴重挑戰。至少認識到達爾文進化論只是很多關於生命起源學說中的一種,並非絕對真理。紐西蘭分子生物學家邁克.但頓(Michael Denton )在《進化:危怠的理論》一書中最後一段的結論中指出:“進化論有崇高的地位,多少人花了多少心思力量,將生命的活力局限在達爾文主義的思想之中,真理告訴我們:大自然並不受牢籠。直到如今,我們對新生物的出現仍然無知;那'謎中之謎'——地球上生命之始——仍然像達爾文在獵狗號上揚帆的時候一樣神奇。”

綜上所述,達爾文的進化論漏洞百出、遭到眾多質疑,而人類文明的周期論是有大量科學事實依據的,包括前文中的史前文明例證。其實,達爾文本身要比他的追隨者們頭腦要清醒一些,達爾文曾給賴爾(Charles Lyell)的信中說:“如果我的自然選擇論必須藉助……突然進化的過程才能說得通的話,我將棄之如糞土。……如果在任何一個步驟中,需要加上神奇的進步,那自然選擇論就不值分文了。”[24]

六、科學新紀元的啟示:“天人合一”之路

人類走過一茬茬的史前文明,目睹不同文明的成住壞滅,對比危機重重的西方實證科學和曾經輝煌的中國古代科學,我們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應該把怎樣的一個新的科學帶入人類歷史新紀元呢?

1) 科學的基石究竟是什麼?

許多史前文明具有不可思議的高超科技,它們與現代西方科學完全沒有關係,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其實,中國古代科學與現代西方科學也走了完全不同的路。這說明現代西方科學不是唯一的科學之路,而且現代西方科學由於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現在是應該對一些基本問題思考的時候了。

那麼,科學的基石究竟是什麼呢?科學的基石應該是宇宙規律的本身,而不是現有理論(或假說)是否占統治地位或有多少的追隨者。就像漏洞百出的進化論假說,雖然在過去的一百多年有不計其數的專家學者追隨和不計其數的人試圖找到物種演化的中間環節,然而,其不符合宇宙規律的本身,必將被未來符合宇宙規律的科學所拋棄(即達爾文自己所說棄之如糞土),進化論假說也會成為一個反面例子成為未來人類的一個笑話。

現代西方科學造成人類生存環境的嚴重破壞,說明它與宇宙規律相牴觸,並沒有順應宇宙規律。這決定了現代西方科學必不會長久,基石不正,大廈難以久立。

回頭再來看中國古代科學,它直接針對人體、生命、宇宙去研究。中國人講:天時、地利、人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自伏羲的先天八卦開始,揭示出要遵循的規律:人應當效法地,地應當效法天,天應當效法「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規律,即宇宙規律。人在天地間,要知天知地,要懂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在社會上的位置,要效天法地。伏羲感悟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統一的整體觀念和完整系統。

西方科學採用將人排除在外的研究方法,即所謂的“排除人為因素”,這樣,它的發展就會走向一種人無法控制的地步,同時,它的發展並不以是否對人類有利為方向,因為它的目標也沒有人的因素。再者,人在西方科學中被物化,被定格在人肉眼能見的一個世間的動物,這樣人的靈性被完全排除在外了。

相比而言,中國古代科學是容入了人的科學,是天、地、人三才統一的完整系統,眾多流傳下來的故事中表現出許多人的神通廣大,知道宇宙更大範圍的真理、知道過去和未來,這樣的人和記載不勝枚舉。

2) 科學與道德

現代西方科學把一個完整的世界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範疇:物質與精神,由此而建立的自然觀把人和自然、人和世界、心與物機械地分割開,對立起來。事實上物質和精神是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根本就分不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和整個事物就不復存在。現代西方科學由於精神物質的二元論,人類把自己從滋養他的宇宙中割離開,自然被看作不具有任何主體性、經驗、精神特性等豐富屬性的,毫無生命力的、死的、至多複雜一點的大機器,宇宙間不存在目的、價值、理想、道德、規範,甚至真理。但事實上,人終究只是無邊宇宙中的一分子,人類必須受到宇宙特性的制約,必須服從宇宙的規律。道德不是人規定出來的,它是宇宙精神特性的體現。只有符合宇宙特性、規律,人類才能生存,不符合宇宙特性、宇宙的規律,人類就會面臨生存、發展的種種問題,甚至困難、危機。西方實證科學導致的人類精神文明的破壞或許是實證科學最不完善、最可怕的地方!

物質和精神一性通過水結晶實驗也可以反映出來。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從雪花結晶獨一無二的原理獲得靈感,每次以5ml的水樣本做實驗,滴到培養皿中,然後放到零下25度的冰箱裡冰凍3個小時,然後到零下5度的冰箱中在顯微鏡下拍照。江本勝博士的實驗表明:水完全能夠看、聽、感受並接收人和周圍環境給它的各種信息,出現相對應的不同水結晶現象。水能夠準確理解人及環境的信息(包括文字、聲音、圖像、空間環境等等),並在水結晶上反映了出來。當人對水錶達出一種包含愛、感恩等美好信息時,水結晶常常美麗、漂亮;當給水負面或不善的信息時,水結晶常常扭曲、醜惡,甚至根本不能結晶[25]。

愛和感謝 You disgust me厭惡

而且,科學水平與道德水平是相對應的,從前面張衡的例子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是與他的為人和治學態度緊密相關。據《後漢書.張衡列傳.第四十九》記載,張衡品行高潔,淡泊名利,才識卓著,以“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厚,而恥智之不博”的自誡。張衡的高尚品德還表現在:“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他“從容淡靜”,不慕世俗的虛榮,“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大將軍“累召不應”,“不慕當世”。他品行端正,憂國憂民,作《二京賦》諷諫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黨。他為政機智果斷,不畏權貴,“稱為政理”。

其實,西方科學家也有例證,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里》演講中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做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許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26]

3) 同化宇宙特性的“天人合一”之路

前面的第二節表明科學水平與道德水平是相對應的,現在人類的科學水平又是怎樣的呢?現在西方科學把人排除在外,當然也是與道德割裂開來的,使科學出現最表面的發展,造出許多表面物質,同時帶來許多的天災。最為突出的是推崇唯物主義和西方科學的中共,戰天鬥地,對自然界無限度的索取(即所謂的開發),涸澤而漁的破壞性發展,截斷了後代的生路。不難想見古納斯卡人昔日的報應,將成為中國大陸人明天的不幸。前車之鑑,後世之師,這樣的毀滅之路不能繼續走下去,必須走回人類應有之路。

二零零七年五月底、六月初太湖水嚴重污染,江南重鎮無錫無乾淨水可喝

從人類歷史的角度去看,人類的道德水平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 《黃帝內經》的《上古太真論》中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人們完全順乎自然的生活,順應天理大道的處世,自在道中的生命狀態,是人類真正應有的生活狀態。之後,就是《孝經鉤命訣》有這樣一句話:“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五霸騖。”揭示了歷史發展越來越快速倒退,越來越快的墜落趨勢。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大道廢,有仁義”、“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些經典表明人類的道德水平是在飛速下滑。

人類雖然有過老子、釋迦牟尼、耶穌出來傳法度世,但人類道德水平下滑的趨勢沒能得到逆轉,現在加上人類對於現代科技的依賴,導致宗教信仰的失落,人類處於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道德最低點。

在這種人類道德瀕於全面崩潰的情況下,李洪志先生於一九九二年五月傳出了佛家上乘修煉大法:法輪大法(又稱法輪功),以宇宙最高特性“真善忍”為根本指導,按照宇宙演化原理而修煉。經億萬人的修煉實踐證明,法輪大法是大法大道,在把真正修煉的人帶到高層次的同時,對穩定社會、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和道德水平,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

現在人類的危機,已經是在很多層面都體現出來,法輪大法的傳出,能使人類跳出現代西方科學沖向毀滅之車。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說:“中國古代的科學和我們現代從西方學的科學不一樣,它走的是另外一條路,能帶來另外一種狀態。所以不能用我們現在這種認識方法去認識中國古代的科技,因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是針對著人體、生命、宇宙,直接奔這個東西去研究了,所以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那個時候上學的人,都要講究打坐,坐著要講姿式的,拿起筆要講運氣呼吸的,各行各業都講淨心、調息,整個社會都處在這麼一種狀態。”

中國古代科學走的“天人合一”之路可以作為未來的參照。其出發點是同化宇宙特性,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為重,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科學水平。這樣的科學之路是有人應有的位置,而不是將人排除在外的西方科學之路。由於有針對著人體、生命、宇宙的直接研究,那麼就有人精神和靈性的直接參與,人不再是被西方科學固化的肉眼所見的“靈長類動物”,而是帶著各種潛能和特異能力,能同化宇宙規律,與遠超肉眼所見時空的生命和宇宙範圍溝通。前文提到的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如: 張衡、李淳風、扁鵲、孫思邈、李時珍、邵子(邵雍)等都是走中國古代科學“天人合一”之路典型人物,他們的事跡和道德修養都值得參照。

最後,在經歷久遠歷史的宇宙中,天、地、人對應的三個轉動的盤:天盤、地盤、人盤,如今轉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雖然人類危機四伏,但是有法輪大法的傳出和指引,人類將會迎來歷史的新紀元和科學的新紀元。

物理學之父牛頓深深意識到創造浩瀚的宇宙者的偉大。他曾說:「毫無疑問,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其中各種事物是絢麗多彩,各種運動是如此錯綜複雜,它不是出於別的,而只能出於指導和主宰萬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物理學之父牛頓深深意識到創造浩瀚的宇宙者的偉大。他曾說:「毫無疑問,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其中各種事物是絢麗多彩,各種運動是如此錯綜複雜,它不是出於別的,而只能出於指導和主宰萬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參考文獻(轉載自《看中國》)◇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