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 今日起接受申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今日(23日)開始接受本年度非遺資助計劃的申請。 本年度非遺資助計劃分為兩個項目,分別... 康文署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 資助計劃申請 2021-12-23 07:51PM
用錢買不到的甜 「糖姨」盼民間吹糖工藝獲重視 疫情蔓延前,人稱「糖姨」的鍾彩雲,常常出現在各類傳統活動的戲棚前、嘉年華活動中,每當她一擺檔,總有小孩湊上來,好奇地望著五彩繽紛的... 傳統工藝 非物質文化遺產 吹糖 糖姨 香港社會專題 2021-06-02
傳統舞火龍驅瘟疫 大坑火龍文化館有望今秋落成 「大坑舞火龍的起源是為了消災滅瘟,我亦希望新的一年疫情儘快過去,大家平安!」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今天(2月14日)大年初三在其... 發展局 舞火龍 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坑 活化計劃 驅除瘟疫 名錄 國家級 孔聖義學 客家風俗 局長黃偉綸 火龍文化館 驅瘟疫 2021-02-14 07:53PM
港島新界離島五區生活文化展 發掘「非遺」智慧 「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其實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言、烹飪、建築、手工藝、農耕、漁務⋯⋯當中的智慧無窮無盡。由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西貢 元朗 漁民 非物質文化遺產 薄扶林村 非遺 客家 圍頭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生活文化展 長洲西灣 龍躍頭 2021-01-17
客家花帶的傳承 客家婦女傳統服飾中的花帶,成為素色服飾中的美麗點綴,也是婦女們引以為傲的手藝。她們在繁忙的田間勞作、照顧家庭的生活重擔之下,晚飯後... 文化葫蘆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 客家 客家花帶 徐月清 香港社會專題 2020-10-14
繼承孔明燈紮作工藝 英回流年青人:傳統不能斷層 「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起源於三國時代,由諸葛孔明首創,運用熱汽球原理製成,其形狀類似孔明所戴的帽子,因而得名。諸葛孔明曾經被... 祈福 中秋 非物質文化遺產 孔明燈 天燈 香港社會專題 2020-10-07
【文化學堂】香港盂蘭勝會的傳承困難 每年黃曆七月,全港各區都會舉行盂蘭勝會,規模有大有小,儀式不盡相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 非物質文化遺產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盂蘭勝會 盂蘭 非遺 文化學堂 香港社會專題 2020-09-10
大坑中秋舞火龍今年取消舉行 有逾140年歷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均於中秋節期間舉行的大坑舞火龍,今年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宣佈取消。負責籌辦大坑舞火... 中秋節 大坑舞火龍 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坑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非遺 2020-09-07 09:2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