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指近兩成抑鬱症病人呈抗藥性 死亡風險較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內科學系、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 抑鬱症 抗藥性 港大研究 刺針區域健康 李雪博 2022-03-17 07:21PM
港大研究Omicron於物件上可存活7天 專家籲勤洗手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近期在《bioRxiv》資料庫發表一項最新研究,SARS-CoV-2變異株Omicron BA.1在5種不同... 港大研究 傳染力 潘烈文 Omicron 原始株 2022-03-13 12:36AM
港大研究禁晚市無助遏止病毒繁殖 飲食業界促放寬堂食至晚上十時 香港第五波疫情令各行各業都大受打擊,被禁晚市堂食的食肆是重災區,大量食肆已縮減營業時間甚至停業。近日,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發... 失業率 林鄭 港大研究 梁卓偉 防疫 肺炎病毒 飲食業 科學根據 禁晚市堂食 病毒繁殖率 2022-03-12
港大研究:COVID-19 可致男患者 性腺機能減退及生育能力下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昨日公布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倉鼠即使被中量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也會出現急性睪丸損傷,慢性睪... 港大研究 Covid-19 男患者 性腺機能減退 生育能力下降 2022-02-21
港大研究發現Omicron已降低肺部繁殖效率 袁國勇:冀變成普通感冒 港大微生物系今日(1月22日)公布研究,發現Omicron 變種病毒的病毒複製能力和致病性較其它中共病毒(新冠病毒)變種低。負責研... 袁國勇 普通感冒 港大研究 新冠病毒 Omicron 2022-01-22 01:31PM
研究:對後天失明人士社會支援不足 冀政府增撥資源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下稱協進會)早前委託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進行一項有關後天失明人士社區支援研究,經與受訪者深度訪談後,發現多... 香港大學 失明 視障人士 港大研究 後天失明 失明人士 2021-10-27 04:26PM
港大發現RBC藥物可降病毒量 港大化學系孫紅哲教授及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臨床常用含有金屬鉍的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 港大研究 確診個案 瑞德西韋 中共病毒 RBC藥物 金屬藥物 2020-10-13
港大研便攜式熱像儀 冀應用於公共交通 熱成像技術(也稱為熱像儀)通過紅外線錄像儀來顯示熱資訊的彩色圖像,近年逐漸發展成為發燒篩查技術。港大開發一種低成本且便攜式的系統,... 港大研究 熱成像技術 熱像儀 便攜式熱像儀 量度體溫 傅秀聰 2020-06-15
港大研究推算湖北220萬人曾染疫 港大一項研究發現,湖北返港人士中3.8%有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抗體,推算湖北有220萬人曾受感染,當地97%患者未被確診。港大微生... 湖北 港大研究 武漢肺炎 港大微生物學系 中共病毒 病毒抗體 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