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周一(9月25日)在一份新報告(超連結)中指出,儘管中國各城市放寬了買樓限制,但該政策可能只對現樓銷售產生較大影響,難以持續推動新樓銷售。
惠譽表示,為了應對房地產危機,中國一線城市近期放寬了對首次買樓者的按揭規定,在政策實施的第一周推動了銷售激增。
以北京為例,自9月1日擴大首次買樓者定義後的第一周,樓宇銷售量激增。房地產經紀商中原地產(Centaline)稱,該周約售出3,500套新樓和5,000套二手樓,約為8月全月銷量的一半。
然而,隨著被壓抑的需求消耗殆盡,市場又迅速降溫。
中國地方政府為了在9月、10月的傳統旺季促進樓房銷售,大多數城市在9月底之前,都將取消樓房交易限制。
這雖然對近期銷售有利,但惠譽認為,這也意味著除一線城市外,如果銷售再次疲弱,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可能更加有限。
報告認為,近期的政策對大多數中低線城市而言,即使有積極效果,也只是曇花一現。
惠譽表示:「我們認為,現樓是近期政策放鬆的主要受益者,因為在房地產低迷和新樓供應有限的情況下,買樓者青睞價格不易下跌的黃金地段。」
「買樓者對預售樓交付品質的擔憂,尤其是私人開發商的項目,將繼續給大多數新住宅項目蒙上陰影。」報告寫道。
中國一線城市廣州,於上周三(20日)進一步放寬了非核心區域的非本地居民買樓規定。在當地至少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2年後的居民,即有資格買樓。此前規定,非本地居民需連續繳納5年的個人所得稅方可買樓。
惠譽表示:「我們相信,更多實行分區限購的一線城市將仿傚這一做法……鑑於大城市的房地產銷售通常有更多政策限制,如果此類政策出台,可能會使需求進一步集中於大城市。」
然而,一線城市在全國新建住宅總量中所佔的份額較小,因此對全國新樓銷售的貢獻不大。
報告指出:「如果需求持續流向一線城市和黃金地段,在低線城市或中線城市非核心區域擁有大量土地的開發商,很可能長期面臨樓宇銷售低迷以及營業現金流為負值的局面。」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