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要求所有駐港領事 提交個人資料
中共外交部駐港辦向所有外國駐港總領館發函,要求對聘用的香港僱員進行登記,引發批評,指當局為強化國安法,再次收緊對香港的控制。
要求提交的內容包括,崗位名稱、國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聘用日期、旅遊證件號碼等,並要求必須在10月18日之前提交。
《光傳媒》從一名在領事館工作的香港僱員處核實確有此事,同時向英、法、德、日等領事館查詢,是否願意提交個人資料,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發言人回覆指,按照慣例,領事館不會透露外交信件的詳細內容。
另一名領事館發言人表示,需要了解事情細節及尋求諮詢。
而據路透社消息,歐盟辦事處、美國和英國總領館還未就此事發表評論。
去年,中共外交部就曾提出要求,外國駐港機構提供其辦公大樓以及住處的建築圖紙,引發外交人員擔憂,認為中共有可能利用這些資料安裝竊聽設備。
火箭軍疑似又一高官失蹤 與李尚福有關
中南海內鬥白熱化,習近平親自提拔的高官頻繁落馬,去向不明。近日,又傳出中央軍紀委書記張升民疑受李尚福案牽連被帶走調查。
9月18日,中國問題專家韓連潮在X上發布了一張截圖,帖文說:突發!中央軍委紀檢書記,火箭軍上將張升民於9月16日23點,在北京市海淀區釣魚台嘉園的家中被帶走調查,張曾擔任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可能涉及李尚福案。
但韓連潮沒有說明信息的來源。
最先在社交平台披露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被調查的海外時評人士蔡慎坤,9月19日也在X上爆出了相關消息,稱張升民15日還出席了全軍學習貫徹主題教育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在今年3月的中共兩會上,習近平提名李尚福、劉振立、苗華、張升民為中央軍委委員人選。
蔡慎坤透露,張升民可能在16日已經出事了,這意味著習近平今年提名的軍委委員僅剩劉振立和苗華了。
而外界發現,劉振立缺席9月15日的軍方政治教育會議,懷疑他也出事。
蔡慎坤介紹,中央軍委紀委(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是軍隊「打虎」的重要部門,改革後與原先隸屬總政治部的軍委紀委相比,中央軍委紀委獨立性和權威性得到提升。
蔡慎坤說,張升民在這個位置上出事,可謂是沒有先例,此前查處火箭軍將領和一大批軍中將領都是他積極推動,因而也得罪了諸多軍方將領,包括曾提攜栽培他的高級將領。
張升民是火箭軍上將,和魏鳳和、李玉超等人在二炮有交集。2015底,中共將二炮改組為火箭軍時,張升民調任軍委訓練管理部首任政委。
2016年7月,張升民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政委,2017年10月成為中共軍委委員,11月晉陞火箭軍上將軍銜。
無論是在二炮,還是在軍委訓練和後勤保障部任職,張都有軍事採購權,而國防部長李尚福一直在中共的軍隊裝備系統任職,有一定的權利,張和李在軍事採購上都是有權利的人物,外界猜測可能會有不少交集。
有分析說,張升民是習近平老鄉,陝西武功人,如果不是深得習的信任,就不能夠連任兩屆軍委委員、軍紀委書記。
前中共海軍中校參謀姚誠表示,中共火箭軍的洩密和貪腐內案,源頭就在中共軍隊的發展裝備部。
習近平這一系列軍隊大清洗行動,均源於他對中國古代預言的恐懼。
大紀元從可靠渠道得到的消息說:「習近平真的相信預言,很怕死。預言裏有拿著弓箭射的圖片,他認為跟火箭是對應的,所以他把火箭軍都撤了,抓起來。這是主要原因。」
《推背圖》「頌言:有一軍人身帶弓,只言我是白頭翁,東宮門裏伏金劍,勇士後門入帝宮。」
多有分析認為,正體字的「習」由「羽」和「白」組成。而「白頭翁」當中出現了「羽」和「白」。
「有一軍人身帶弓」,指可能發動兵變的將領姓「張」(長弓)或名字中含有「弓」;弓箭是中國古代的遠程打擊武器,而現代的遠程打擊武器是導彈,正是中共火箭軍掌握的武器。
而習近平的軍中就有兩人姓張,73歲的太子黨鐵桿、軍委副主席張又俠,65歲的軍紀委書記張升民。
美國在西太平洋部署無人艦艇 首次接近中國
美國兩艘自主運行的無人水面艦艇已抵達日本,首次部署在西太平洋,增強對抗中共在印太地區擴張的能力。
美國海軍中校傑里米亞•戴利(Jeremiah Daley)周四(9月21日)在「游騎兵號」(Ranger)上發表了講話。
他說,自主運行的無人水面艦艇可以替代驅逐艦等大型艦艇,成群追捕敵方目標。「例如,一艘驅逐艦和兩艘無人水面艇可以替代三艘驅逐艦。這是一個力量倍增器。」
戴利說,「游騎兵號」190呎長,最初是為石油工業設計的,類似於平板貨車。
雖然「游騎兵號」目前不攜帶導彈,但裝載在甲板平板後部的模組中可以攜帶和發射導彈。
2021年,在另一艘船上人員的控制下,「游騎兵號」曾發射了一枚SM-6防空反艦導彈。
在前往日本之前,「游騎號」和姊妹艦「水手號」,與「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和其它艦艇一起參加了2022年環太平洋演習。
近年來,面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美國不斷努力制定新戰略,以應對西太平洋的任何衝突,以及台海戰爭。
中國的導彈、艦艇和飛機數量日益增多,並更頻繁地在太平洋進行演習,加大了美國及其盟國在中國周邊海域行動所面臨的風險。
五角大樓本月稍早表示,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投資人工智慧技術、無人機和自主系統網絡,主要是因為中共在軍隊中大力開發自主系統。
今年8月,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表示,為了應對中共在印太地區帶來的緊迫挑戰,五角大樓將推動一項名為「複製者計劃」的戰略,在兩年內部署數千套無人機與無人艦艇。
「游騎兵號」和其它五艘無人艦艇是美國「幽靈艦隊霸主」項目一部份,該項目始於2018年,旨在將自主行動整合到海軍整體行動中。
這些無人水面原型艦艇已測試了一系列功能,包括水面和水下作戰、監視和偵察、指揮和控制,以及情報蒐集等。
目前,雖然美國海軍仍在試驗無人水面艦艇,但它們的潛在威力已在烏克蘭戰爭中得到證明。
反間諜法令日企卻步 日學者:恐成「外交人質」
中共自7月1日實施新版《反間諜法》,因擴大對間諜行為的定義等,引起國際及在華外企廣泛關注。研究中國問題的日本學者認為,修訂《反間諜法》之後,目前不少日本師生不敢踏足中國,擔心成為中國的「外交人質」。
7月中下旬,《產經新聞》對在華的118家日企就中共實施新版《反間諜法》對日企的影響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到了88家的反饋,30家沒有答覆。
在這88家日企中,對中共實施新《反間諜法》表示「非常擔憂」的有15家,佔12.7%;「有些擔憂」的為48家,佔40.7%,表示擔憂的比例合計為53.4%,超過半數。表示「不太擔憂」的有11家,佔9.3%。
但是選「不太擔憂」的一些企業,尚未在華實際開展業務,被認為是對中共國情還不太了解。選「其它」的14家,佔11.9%;選「毫不擔憂」的企業為0。
調查發現, 88家日企中,有86家已就《反間諜法》採取了正在探討應對的措施。如:提醒在華員工及出差來華人員注意,借鑑其它公司的做法等。
該項調查還顯示,在華日企擔心,日企人員的日常生活、出差等活動有被作為間諜活動扣留的風險,表現出對《反間諜法》實施的強烈警惕感。
相對於2014年版的《反間諜法》,新版擴大了對間諜行為的定義。舊版的間諜界定重點是洩露「國家機密」和「情報」,而新版則在此基礎上擴大到涉及國家安全、利益等的相關文件、數據、資料、物品,或策動、引誘、脅迫、收買國家工作人員等,共6項。
但是,《反間諜法》並沒有就「國家安全」「國家機密」等給出具體定義。因此,在兩國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在華日企非常擔心中共今後會以間諜罪名肆意拘留在華日企人員。
2014年實施《反間諜法》後,一直有日本人被以從事間諜活動罪名被扣押,迄今至少已有17人被拘留,其中9人被判刑。
今年3月,日企安斯泰來製藥(Astellas Pharma Inc.)一名五十多歲的在華企業高管,在結束任期並準備回國之前被北京市安全局扣留。作為該公司的資深外派人員,他還曾擔任過在華日企團體「中國日本商會」的幹部。
此人被扣押後,引起強烈震動。在華的日本企業表示,看來「誰都可能被抓」。
東京大學中國研究學者阿古智子對自由亞洲表示,特別是日美在軍事、經濟與科技交流日益頻繁的時候, 目前學者、在中日有廣闊人脈的商人、獨立記者都是高危份子,中國將會繼續用《反間諜法》任意拘捕,或多或少有「人質外交」的成份。@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