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美國對中共實施技術出口管制,以及清零政策導致中國經濟下滑後,中共當局開啟了對歐洲的外交攻勢。間諜氣球事件和俄烏戰爭又促使中共為避免孤立,加倍拉攏歐洲,分化歐美關係。

專家表示,俄國入侵烏克蘭是西方看清中共的一個真正轉折點,歐洲不會把中共語氣上的轉變,當作其戰略目標和軌跡的積極變化。俄烏戰爭已經使大西洋兩岸關係出現前所未有的親密關係,歐洲並沒有顯示出與美國保持距離的任何跡象。目前世界兩大陣營處於纏鬥狀態。

慕尼黑安全會議 王毅離間美歐失敗

中共一直從與美國競爭的角度來看待俄烏戰爭,北京仍然把與歐盟的關係,視為是自身與美國地緣政治競爭的一部份。

在2月18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攻擊美國,試圖將法國、德國和意大利與美國區別開來。王不點名指責華盛頓說,「一些勢力」熱衷於將戰爭拖下去,並將白宮對中共氣球的回應斥為「歇斯底里」。

但王毅忽視的是,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在慶祝跨大西洋在烏克蘭問題上團結的氣氛下召開的,俄烏戰爭已將美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歐洲並沒有顯示出與美國保持距離的任何跡象,也沒有在對烏克蘭軍事支持上有所退縮。曾經猶豫不決的德國總理朔爾茨,敦促歐洲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現代化坦克,法國總統馬克龍否定了立即與克里姆林宮進行和平談判的想法。

在慕尼黑會議上,除了王毅承諾將很快提交一份「和平」解決文件外,中共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東西,任何嚴肅的歐洲政策制定者,都不會認為中共這個「和平」文件會產生積極效果。隨後在俄烏戰周年紀念日,中共發表的12點和平計劃不出意外地獲得西方的批評和冷遇。

人們普遍懷疑中共所謂的「和平」解決方案。北京為莫斯科提供了外交掩護,不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也不稱其為「入侵」。雖然中共一再呼籲「和平」,但習近平始終站在普京一邊,抵制西方孤立莫斯科的壓力。

2023年2月18日,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Odd ANDERSEN / AFP)
2023年2月18日,中共最高外交官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Odd ANDERSEN / AFP)

德國明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彭濤告訴大紀元,「這不是甚麼和平倡議,只是表明了中國(中共)立場,沒有具體可以實施的措施,讓美國和北約國家停止單方面的制裁,根本做不到。從法律上,也說不過去。因為按照國際法,俄羅斯對烏克蘭無主權,就應該無條件退出去,包括克里米亞。」

「中國(中共)那一套是矛盾的,提出和平倡議說要停戰,或者說停止(美歐)軍援(烏克蘭),這不助長了侵略者的野心嗎?助長了將它國領土佔領的合法性。你呼籲尊重烏克蘭的主權,但是你又不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又不要求俄羅斯撤出烏克蘭,這個和平倡議實際上無法行使。」彭濤說。

美國聖湯馬士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對大紀元表示,「中國(中共)覺得大家好像尊重它,給它個舞台,它自己很天真,還覺得這是南北韓問題。每一次朝鮮半島出現問題的時候,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還是會願意跟中國(中共)來交流,可是烏克蘭跟俄羅斯就不是這樣。」

「我覺得西歐國家其實看得很清楚,就是中國(中共)只是放話而已,並沒有要做甚麼事情。」

葉耀元認為,王毅在慕尼黑的發言、去俄羅斯、習近平提出的「和平」倡議,歐洲國家和美國都沒有甚麼表示,他們覺得沒有用。以前的時候,中共可能透過一些話術來想辦法去籠絡,可是近年來,這種可能性越來越低了,效果越來越差了。

對華關係 歐洲緊跟美國

在俄烏戰爭爆發前,歐洲強調多邊主義、外交自主,戰爭爆發後,歐盟在對華政策緊跟美國。如果北京真為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的話,美歐將對中共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

3月2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中共有向俄羅斯輸送武器的舉動,「不僅美國,我們的盟友和夥伴都有可用的工具」。

同天,歐洲官員們也在加強了針對北京的警告,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德國議會上針對中共講話時說,「不要向俄羅斯侵略者提供武器。」

荷蘭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表示, 「如果各國越過(軍援俄羅斯)這條線,就會產生後果」。

2023年3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 (Photo by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2023年3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 (Photo by Win McNamee/Getty Images)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預計很快會前往華盛頓,中共可能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問題,預計成為她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的重要議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真正的轉折點就在俄國入侵烏克蘭。俄烏戰爭後,民主國家就是已經覺醒,進一步對北京圍堵,北京就面對一個十字路口,不願意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又想要兩面討好。如果徹底的跟莫斯科結合,變成新的軸心,那麼跟民主國家對抗將公開化。」

葉耀元表示,「幾天前,美國國會眾議院金融委員會、外交委員會提出一系列抗共法案。這些歐洲國家都看在眼裏,也就是美中之間競爭越來越白熱化之後,事實上,他們可以猶豫的空間越來越小。」

葉耀元說,歐洲大部份的投資都是從美國來的,也就是從經濟考慮上來說,雖然中國不是他們想要棄捨的一個市場,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會因為中國市場,而去拋棄跟美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對歐洲強國來說,現在必須慢慢地往美國更靠近一點,雖然雞蛋不會通通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但可能會有更多放在美國那裏,跟中國(中共)的合作會越來越少。

2月28日,歐洲議會禁止在員工手機上使用TikTok,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此前已經禁止使用TikTok,這一決定也追隨了美國。

2月7日,歐盟外交政策主管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歐盟將推出一個新的平台,以打擊俄羅斯和中共的虛假資訊活動。

歐洲也在台灣問題上跟隨美國,越來越多的歐洲議員、官員訪問台灣,並與美國討論若中共入侵台灣,美歐如何聯手制裁。
「你看到這些動作就會知道,事實上現在歐洲其實跟美國還是站在同一個陣線。」葉耀元說。

中共重新包裝言辭也無助改善中歐關係

中共對歐洲發動的外交攻勢中,引人注目一項就是中共新任駐歐盟大使傅聰的外交示好活動,傅聰被派往布魯塞爾,其任務是修復中共因多年戰狼外交、制裁、經濟脅迫、人權分歧以及對俄烏戰爭含糊其辭而受損的中歐關係。

北京還試圖在自己和莫斯科之間拉開一些言語上的距離,以避免對與西方關係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敦促普京不要使用核武器。但除了語言風格上的改變、言辭上的重新包裝外,中共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空洞的誘惑力攻勢,變得如此顯眼,以至於接近於鬧劇程度。」一位德國官員說,「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更友好的語氣,但在實質上他們沒有移動一毫米。」

2023年2月25日,歐盟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十套制裁方案,以施壓俄羅斯儘快結束戰爭。圖為2023年2月9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布魯塞爾的新聞發布會上握手。(LUDOVIC MARI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25日,歐盟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十套制裁方案,以施壓俄羅斯儘快結束戰爭。圖為2023年2月9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右)、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布魯塞爾的新聞發布會上握手。(LUDOVIC MARIN/AFP via Getty Images)

分析人士指出,布魯塞爾和成員國不應該把中共的語氣轉變,當作其戰略目標和軌跡的積極變化。目前指導北京對歐盟的政策有三個目標,沒有一個是建設性的:一是阻止歐盟跟隨美國領導的遏制中共政策;二是取消中國獲得歐盟技術的限制;三是降低中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的限制。

中共駐歐盟大使傅聰提議,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話題從雙邊議程中刪除,雙方同時解除從2021年起開始的相互制裁,解封《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德國外交部回應說,歐盟的制裁是定期審查的,主要是看中共人權方面是否有得到改善。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對「日經新聞」說,鑒於新疆的情況「沒有甚麼變化」,中共最近推動投資協定是「不現實的」。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業務部的執行編輯挪亞‧巴金(Noah Barkin)說,《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已經 「被深度凍結了近兩年,而且很可能會繼續凍結。」

巴金說:「北京和布魯塞爾的一些官員希望恢復它,但沒有明顯途徑,除非中國(中共)單方面取消對歐盟立法者的制裁,但這是不可能的。我的感覺是,我們已經從(德國前總理)默克爾時代走了過來,當時確保更好的中國市場准入是唯一的優先事項,中國經濟不再像以前那樣具有吸引力,歐洲現在尋求全面多樣化和韌性的經濟模式。」

世界兩大陣營處於「纏鬥狀態」

專家們表示,北京可能會說這是西方的「冷戰思維」,但中共的世界觀正是以這種思維為特徵。中共最終將歐盟視為「西方」的一部份,必然會與之進行系統的競爭和地緣政治鬥爭。

在中國共產黨組織的一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最近稱讚中共的發展模式,是發展中國家的藍圖,它推翻了「現代化意味著西方化的神話」,並為「全新的人類文明形式」奠定了基礎。而這樣一種對待國際體系的方法,使得歐盟不可能與之有任何建設性的長期議程。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告訴大紀元,「現在它不是一個決戰狀態,而是纏鬥狀態,在各個領域避免熱戰,在資訊戰,經濟戰,科技戰,特別是像晶片之類的高科技領域。美國、歐洲特別是德國,還不想跟中國(中共)撤底攤牌。因為脫鉤還沒有完成,也不想讓中共這時候全部投向俄國的陣營,增加他們在烏克蘭戰爭的風險。一旦冷戰轉成熱戰,不管怎樣,要死人,死很多人,所以他們目前才是採用這麼一種策略。」#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