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5日)發表網誌,指過去幾年政府已為發展項目收回及清理約30公頃棕地,約400個業務經營者受影響,她預計直至2026年,將進一步收回及清理200公頃棕地。

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袁承業表示,自2019年起,當局已協助超過20個作業者取得規劃許可,當中包括物流、汽車維修、製木廠、建造業等經營者,地政總署亦已批出17個在遷置土地上興建構築物的豁免書。

發展局正加強整理較大機會可容納棕地作業地帶的參考資料,目標是在今年第一季提供有關資料。

地政總署助理署長趙莉莉指,除私人土地外,署方亦致力物色更多適合的政府土地,以讓受影響者參與短期租約的投標。過去2年,已先後批出8幅約18,500平方米的用地,另外3幅共約4,500平方米的用地亦已完成招標,並於今年2月內交付土地予中標者。

她又說,為了讓受影響作業者有足夠時間作重置安排,地政總署同事會儘早及主動接觸受影響作業者,告知他們具體的遷出日期及政府提供協助的各個途徑,

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則表示,政府亦致力推動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的發展,今年起會陸續為首批5幅位於洪水橋和元朗的有關土地進行招標。@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