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曆新年臨近之際,新冠病毒疫情仍在中國大陸肆虐。有醫院的護士告訴《大紀元》,由於染疫患者暴增,醫院超負荷運轉,醫護人員染疫後仍帶病上崗,已不堪重負。

護士:患者激增 醫院床位緊張

湖南省婁底市一家二甲綜合醫院呼吸內科的護士小陳1月17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醫院患者爆滿,外科等門診都騰出來,接診新冠患者。

她說:「我們這裏是縣城裏的二甲醫院,急診科不收住院。我們現在外科、神經外科、婦科全部都空出來了,接收新冠患者。這些科室一般都接收輕一點的。我們的科室有七十多個床位,全住滿了。

「病人真是一床難求啊,就光排(隊等)那些住院的通知單,就要排好長時間,每天都能看到,哎!床位不夠,他們來了,我們沒有床位,也不知道往哪裏安排呀,看病比較難。」

藥物短缺 醫院沒有藥

小陳說,醫院裏藥物嚴重短缺。「藥很緊張,藥房、醫院都沒有藥,開藥也開不出來,現在就阿茲夫定片,一個病人只能開5粒,布洛芬啊甚麼的,完全就沒有,美國進口的新冠藥我根本就沒看見過,也沒聽醫生說過。那時候病人家屬拿來球蛋白要求給病人打,(我)問她們多少錢買的,說3,000元一瓶,家屬說,有錢還買不到,還得託關係。」

小陳舉例說,「有一次,一個家屬一直纏著一名醫生,要開球蛋白。但醫生說,醫院裏沒有藥呀,怎麼開呀?家屬也不理解,這麼大一個醫院,怎麼連個球蛋白都沒有?醫院裏就是沒藥啊,我們也不知道為甚麼。」

大量醫護染疫 人手短缺

小陳表示,近期醫護人員也大面積染疫,導致人手短缺。

小陳說:「自從放開疫情管控後,我的天!來了好多病人,醫院都爆滿了。醫院的醫護一下子都陽了。那時候,只有兩個護士上班,她們倆人沒感染,就穿防護服上班。因為我們三班倒,科室人手少,沒有人來幫忙的。

「就只有她倆人上班。期間不吃飯,不喝水,從早上七點多一直幹到下午3點鐘我們接班。還要處理醫囑,給病人打針,處理好多事情,打針時穿防護服,有手套根本就不好打。

「我也感染了,只休了兩天,就上夜班了。夜班只有兩個護士上班,那時候七八十個病人,下來之後,腰都不行了。」

據小陳介紹,沒放開防疫前,一般有5個護士值班,一個人管15個病人。「那時也很累的,一個人根本就管不了這麼多人,這邊在給病人打吊針,那邊就有人催換藥了,要是慢了點,病人就不高興了,護士每天心情都很焦慮的。」

小陳說,染疫後體力明顯下降。「這次(染疫)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挺大的,心率很快,感覺都快跳出嗓子眼了,胸口很悶,稍微跑一下,就感覺呼吸困難。陽之前我還天天跑步呢,陽了後爬個樓梯都費力。」

小陳披露,他們醫護全部打過疫苗,仍然大面積感染。「我們全部打了疫苗,那時是強制性的,全部都得打。」

醫院超負荷運轉 CT機累崩了

護士小陳還說,「那時候,CT機負荷過重,都停止掃瞄了,CT室只接收急診危重病人,住院病人的檢查和平診的,都不給做檢查了。

「機子負荷過重還可以『罷工休息』,減少工作量,護士熬不住了硬熬,死扛,挺不住了也得挺著,工作量一點也不會減少,只能死拼,只要有口氣,就得堅持幹活。」

小陳說,呼吸科主任的妻子染疫後轉成白肺。「我們主任的妻子都感染了,患了白肺。那些老年人白肺比較多,年輕人還好,老年人平時有基礎病的,感染後就會加重了,死亡就增多了。」

醫護超負荷工作 身體吃不消

小陳坦承,連續超負荷工作,已使身體透支,吃不消了。「我們現在一天到晚都是上班,現在是一個晚班和夜班連著上,沒有人換班的話,還得往上頂,我們這個科的護士沒有一個身體是正常的。有一個癌症的同事,手術幾天後,護士長就讓她來上班了。

「我們這個行業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我的收入(每月)只有4,000元(人民幣,下同),我們科室有一個護士幹了十多年,還沒達到6,000元。」

醫生:夜班一晚送走三位老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林醫生日前告訴《大紀元》,大批重症病人在醫院離世。「12月底的一天,夜班一晚上就送走三個老人,高齡老人一旦發展到肺部,基本無救。年輕人發展到肺部的機率也挺大的。」

遼寧省本溪市二甲傳染病醫院的宋醫生日前告訴《大紀元》,在他接診的染疫患者中,很多已轉成肺炎,「這不是上呼吸道感染,不是Omicron感染」。

「在12月25號那天,我坐診發熱門診6個小時,看了將近30個病人,21個收住院,做肺部CT(檢查)的22個,全部合併肺炎。我發現大多患者肺部都有陰影,我是震驚的。我看了22個患者,22個有陰影,現在家屬都在搶免疫球蛋白,這個具體的作用不確定。」他說。#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