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連任後遭遇黨內強勁逆流 舊部疏離

雖然,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最大的敵對勢力——江派的核心江澤民已經死了,但近來習近平在黨內鬥爭中卻屢屢受挫,就連他曾經委以重任的中共副總理劉鶴也與他漸行漸遠。

12月15日劉鶴在「第五輪中歐工商領袖及前高官的對話會」上以書面致辭時說,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針對當前的不利局面,官方正在考慮推行新的舉措來幫助房地產行業擺脫困境,改善房企的資產負債狀況,以及引導市場恢復信心。

劉鶴的此番致辭也是在承認,中國房地產行業已經陷入危機,房企債務纏身,並且整個房地產市場處於蕭條、缺乏信心的狀態。

然而,很多業界人士都把導致中國房地產行業陷入危機的直接原因,歸咎於由習近平主導頒布的「三條紅線」政策,以及習近平的「房住不炒」政策。劉鶴的言論暗含著否定習近平堅持的房地產政策之意。

劉鶴原是習近平的親信,曾在美中爆發貿易戰之初,作為習近平的全權代表與美國特朗普政府接洽談判。但他並沒有像主管中共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王滬寧那樣,在中共二十大上被習近平破格留任或者陞遷。預計,劉鶴將在明年初中共召開兩會時卸任。

在劉鶴暗批現行房地產政策的當天(12月15日),中共還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在這次會議上遭遇強勁逆流,在黨內鬥爭中受挫。這次會議不再提及習近平過去堅持的「內循環」、「共同富裕」等經濟政策。

在會後中共官方發布的會議記要中,沒有習近平或其他與會中共領導人的講話,僅用「會議指出」、「會議強調」、「會議認為」等語句引導接續的內容。而習近平被淹沒在這些語句之下沒有被突出,更沒有體現出那些內容是來自於習近平或者是其他的中共領導人。

評論人士鍾原認為,這次中共經濟會議全面的「修正」了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上做的報告,即:否定了習近平的經濟政策。

鍾原12月17日在大紀元撰文說,中共經濟工作會議從「內循環」回到「雙循環」,還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並且說要「針對社會上對我們(中共)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

中共說的「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這次中共經濟會議還聲稱,「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實下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幹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

鍾原表示,這等於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論又變相否定了,把「自力更生」也換成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在不久前中國爆發的「白紙革命」中,一些民眾要求「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而後習近平當局結束了極端嚴厲的防疫「清零」政策。外界普遍認為,「清零」結束、社會解封意味著習近平的防疫政策失敗,他將面臨黨內追責的危機。也有評論人士認為,目前中共政權內憂外困,岌岌可危,再有甚麼動盪說不定就會倒台。

江派是習近平最大、最危險的政敵,儘管江派核心江澤民已經死了,但江派二號核心曾慶紅仍在幕後操縱江派勢力。江澤民死後習近平當局先是發聲明說,不會為其舉辦遺體告別儀式,但到最後又舉辦了,即已顯示出,曾慶紅仍在挾持江派殘餘勢力與習近平抗衡。

鍾原表示,中共一貫強調算政治帳忽略經濟賬,如今又算起了經濟賬,實際還是政治帳。「白紙革命」的效應進一步顯現,中共真的怕了,習近平也因此承受巨大的黨內追責壓力。

中國理財公司光環不再 資金競相外逃

在中國肆虐三年的疫情不僅加劇了中共內部分崩離析,權力鬥爭公開化,也讓中國財富迅速流失。昔日耀眼的理財公司如今早已褪色,而越演越烈的資金外逃現象,又導致中國大陸經濟體量加速失血。

中共當局針對金融領域頒布的《資管新規》已實施一年,中國的理財公司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業績大幅萎縮,幾乎是全行業進入急凍狀態。

據證券時報報道,進入11月以來,債市出現大拋售,連帶著理財淨值也急跌,理財公司面臨不同程度的產品贖回壓力。

截至今年11月末,十家頭部理財公司的產品管理規模約為1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單月縮減近6,300億元(皆以子公司經營規模計算)。

這十家理財公司分別是,招銀、興銀、光大、平安、信銀,以及五家中共國有大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其中,僅有兩家股份行理財公司的規模為正增長。

然而,根據廣發證券最新的統計數據,進入12月後理財公司的處境將更加艱難,預計有2.5萬億元定期開放銀行理財產品集中到期,這無疑會加重本就艱難的償付壓力。

同時,「普益標準」全量理財監測數據顯示,最近三個月,全市場理財產品存量規模呈逐月下降趨勢,從10月末的31.84萬億元,降至11月末的30.9萬億元,而到12月9日存量規模再次下降到30.72萬億元。

一位財經方面的油管主播12月14日表示,中國大陸的銀行理財產品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他認為,這些理財產品只是在收割「韭菜」。

這位財經主播說,「現在要為過去十幾年來只漲不跌埋下的窟窿來買單,今天理財就是為過去買單。」

在理財公司陷入困境之際,中國境內資金正在尋找一切途徑外逃,其中也包括不被中共政府允許的渠道。比如,近年來,利用虛擬貨幣轉移資產已漸漸成為外逃資金的主流渠道。

中共官媒《每日經濟新聞》12月11日報道稱,內蒙古通遼市公安局發現一個利用網絡區塊鏈兌換數字虛擬貨幣的洗錢組織,共抓獲63人,收繳涉案現金、固定資產、轉出區塊鏈數碼貨幣、以及凍結資金總計約1.3億元。而該組織利用虛擬貨幣交易的洗錢金額則高達120億元。

三個月前,湖南省衡陽縣公安局發現利用虛擬貨幣洗錢組織所涉及的金額更大。該組織自2018年以來通過虛擬貨幣洗錢,四年時間洗錢金額高達400億元。

一位匿名的原中國金融業高管12月16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據她所知,現在中國較大的非法產業大多都是通過虛擬貨幣的方式轉移資金。「這是資金外逃的主流方式,連地下錢莊都這麼走錢,好幾年了。」所以官方發現的應該只是極少的一部份,而中共打擊虛擬貨幣也是出於防止資金外逃的動機。

據中共公安部發布的消息,2021年共查辦與虛擬貨幣洗錢相關的案件259起,收繳虛擬貨幣總計價值110多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引述專家的觀點表示,傳統洗錢方式一般通過金融機構進行交易,金融機構對賬戶持有人和資金來源合法性的審查更加完善,溯源能力強。而虛擬貨幣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交易匿名,使得資金流動方向很難監測。另一方面,中國禁止虛擬貨幣發行融資和兌換,而其它國家允許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的自由兌換,因此虛擬貨幣極易被用於跨境洗錢。

買賣交易虛擬貨幣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合法的,但早在2021年9月以後,中共便全面禁止與虛擬貨幣結算和提供有關的服務,違反者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在中共官媒的各種報道中,一提到虛擬貨幣,往往與各種犯罪活動聯繫到一起。而實際上,虛擬貨幣只是一個工具,由於中共嚴格的外匯管制,人們正常轉移資金到國外都很困難,所以即使是合法的收入,也有可能會通過虛擬貨幣的方式轉移出去,這是中國人無奈的選擇。

美國零售下跌 加大中共穩經濟構想的難度

儘管12月16日結束的中共財經會議定下的基調是「穩」——穩外貿、穩內需、穩就業,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中共的「穩」字大概率會落空。因為中國的最大出口國——美國的零售額開始明顯下跌。

美國是中國今年前11個月最大的出口國,但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份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額下跌0.6%,為預期跌幅的兩倍,創下了年內的最大跌幅,而中國前11個月累計出口增長僅約為去年同期的30%。美國的消費走低將直接影響中國出口經濟,讓中共更難以實現「穩外貿」的構想。

今年前11個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為5,360萬億美元,超過歐盟的5,184萬億美元和東盟的5,150萬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前11個月的出口累計增長9.1%,而去年同期為30.7%,即今年的增長不及去年的30%。

北美投資策略專家Mike Sun12月19日告訴大紀元表示,美國零售業走低對中國出口經濟的影響很大。Mike說,據不完全統計,浙江寧波紡織品出口下滑明顯,已有工廠提前放假,有些工廠甚至是永久性「放假」。

中共官媒「第一財經」11月底報道稱,今年11月和12月不少服裝紡織工廠有了提前放假的準備。以往每年的最後兩個月是中國服裝紡織廠趕交訂單的忙碌季節,還要給來年採購備貨。但現在,往年的好景已不再。

然而,中國出口經濟承壓的困境似乎不會在短期內有明顯改變。美國商務部12月15日公布的10月份製造業和貿易庫存數據顯示,10月底的製造業和貿易庫存為2.47億美元,比9月底增長0.3%,比去年10月增長16.5%。顯然,美國庫存增加,對進口的需求就會回落,讓中共實現「穩外貿」的構想雪上加霜。

同時,經歷了3年嚴厲疫情封控之後,中國社會財富大幅縮水。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為,在疫情期間,中國民間財富幾乎被中共掏空,民眾的購買力嚴重不足,對拉動內需作用不大。

謝田:中國老百姓(在疫情封控期間)沒有能從政府拿到錢,相反的,長期的封閉導致很多人把自己的積蓄都花光了,現在解封以後,根本沒有錢去購買,沒有多餘的錢(消費),他們也擔心下一次會再封閉。這是從消費者購買力,供銷需求方面看中國經濟,沒有通過消費促進經濟的動力。

謝田還表示,中共實施嚴厲的封控政策導致國際產業鏈正在重組,一些外資企業加速撤離中國,向其它地區轉移,這也讓國際的大財團等對中國經濟展望持消極態度。

與此同時,11月的中國城鎮人口失業率再度攀升,根據中共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今年11月份,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達到5.7%,較10月上升0.2個百分點,較2021年11月份5%的失業率增長了0.7個百分點。

從2022年3月以來,大城市失業率持續高於整體調查失業率。今年11月份,中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增加了0.7個百分點達到6.7%,與4月份上海疫情爆發相當,僅次於5月大城市的失業率水平。

進入2022年以來,中國多地疫情反覆封控措施不斷,導致大量小企業與私營企業沒能熬過防疫封控。

中國「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今年中國餐飲相關企業倒閉49.6萬家,零售相關企業倒閉190萬家,兒童相關企業的倒閉數量為2萬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