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數字近日反彈,每日新增約一萬宗確診個案,醫務衛生局副局長李夏茵稱現時防疫措施不會放寬和不會收緊,但不排除「走回頭路」。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形容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是「七傷拳」,未能令病毒「清零」,但經濟先「清零」;時事評論員李慧玲批評特首李家超早前多次強調為了「不走回頭路」而拒絕放寬入境檢疫規定至「0+0」,其實只是藉口,因為一旦疫情反彈,政府也會出爾反爾。

衛生防護中心分別在本月1日及2日公布新增10,137宗和9,996宗確診個案,李夏茵在本月1日疫情記者會上形容現時疫情升溫中,政府會繼續根據科學數據制定防疫措施,現時防疫措施不會放寬、但亦未到要收緊地步,但她認為已經到達一個需要謹慎和小心的水平。李夏茵又指,沒有人希望在防疫措施方面走回頭路,但政府亦不會堅持不走回頭路而令市民健康受損,因此不會排除其可能性。

衛生防護中心指,本港確診數字自11月中開始持續上升,處於較高水平,甚至大幅高於8月底和9月初的高峰。過去一星期確診數字較前一星期增長8.4%,其中本地感染有上升趨勢,輸入個案維持平穩。死亡個案有明顯升幅,過去一星期較前一星期增幅超過四成。學校方面,學生和教職員確診個案數目較前一星期,錄得大約一成增長。

當被記者問及香港何時能像台灣般廢除室外口罩令時,李夏茵稱不便評論「第二啲國家」(其它國家)的防疫措施,強調戴口罩是最低成本的防感染方法,現時討論取消口罩令是不適合。有記者追問香港廢除口罩令的準則,李夏茵回答稱「不是一粒數字可以決定行動」,暫時較有空間放寬社交距離規定,但需要視乎本港的防疫屏障。

另一方面,《路透社》1日報道,知情人士稱,中共即將進行明顯的政策轉向,當局將公布的措施包括:減少大規模和定期的核酸檢測,允許陽性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在一定條件下居家隔離。

鄺俊宇: 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是「七傷拳」

民主派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1日在其YouTube頻道上形容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是「七傷拳」,以往都未能夠令病毒「清零」,但經濟首先「清零」。他分析指,多位醫學專家認為COVID-19病毒已變成風土病,再加上需要急切挽救香港經濟,所以香港防疫措施在短期內不收緊又不放寬,「夾在中間」。

李慧玲:港府出爾反爾

關於李夏茵稱不排除「走回頭路」,資深傳媒人李慧玲1日在其YouTube頻道上指有市民擔心是否將會收緊堂食時間和人數、入境旅遊是否須要去酒店隔離,但李夏茵沒有交代清楚甚麼情況下會收緊防疫措施。李慧玲表示特首李家超早前多次強調為了「不走回頭路」而不放寬入境檢疫規定至「0+0」,但現在李夏茵又稱不排除「走回頭路」,令市民難以理解。

李慧玲表示自己早已指出政府所謂「不走回頭路」之說法薄弱無力,只是政府當時拒絕放寬的藉口,因為一旦疫情有強烈反彈,政府也必定會因時制宜「走回頭路」。她質疑這類出爾反爾的例子經常發生,反映政府並非深思熟慮、不負責任,叫市民怎樣相信政府。

李慧玲又引述多個國家的例子指出,COVID-19病毒殺傷力低,像傷風感冒,就算COVID-19疫情升溫,也不會收緊防疫措施。

李錦洪:孫春蘭口風轉變

資深傳媒人梁家權2日在網台節目《D100新聞天地》上分析指,雖然香港政府已經有一段長時間沒有提及「動態清零」這個詞語,但「0+3」仍然是「緊箍咒」,「團進團出」是笑話,「旅行團數目一隻手數得哂」。另一位主持、資深傳媒人李錦洪在節目上指出,負責抗疫的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近日口風改變了,同樣沒有提及「動態清零」這個字眼,更首次提到Omicron病毒的殺傷力正在減弱,似乎為中共放寬防疫措施「開路」。

新加坡不公布每日確診數字 台灣取消室外口罩令

由11月7日起,新加坡政府不再公布每日確診人數,改為公布過去7日的移動平均數字,醫院亦不會再特別為COVID-19患者預留床位。

由本月1日起,台灣政府放寬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例如,取消室外空間和場所佩戴口罩之規定;在室內進行運動、唱歌、直播、錄影、主持、報道、致詞、演講等活動時,亦毋須配戴口罩。

香港是世界上極少數仍然實施戶外口罩令的地區,政府11月24日公布,經審視最新疫情走勢,維持現行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至本月14日。◇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